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506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包括底板、用于放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的上板、设置于底板上的立板和锥齿轮减速装置、设置于立板上且与上板连接的导向装置以及与上板连接且用于将来自锥齿轮减速装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上板的直线运动的螺纹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上板的高度可调节,可以满足不同长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的疲劳试验要求,具有使用方便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的优点。运行稳定可靠的优点。运行稳定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转向系统生产设备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具有多种型号,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在生产后需要在疲劳试验搭载工装上进行疲劳试验,不种型号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的长度大小不同。
[0003]现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在进行疲劳试验过程中,由于疲劳试验搭载工装的工装台都是固定的,导致每款产品进行试验前安装的中心高度与油缸高度不一致造成试验中产品磨损异常甚至会影响试验结果,因此需要通过油缸顶端的大手轮24来手动调节两边油缸25的高度至同一水平,带来的弊端是常此以往会造成设备的松动、使用寿命变短以及油缸自身重量调节较为吃力造成效率低下,如图5所示。
[0004]并且现有工装台高度过高,这样还可能造成试验过程中油缸不稳定而产生疲劳试验的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目的是提高疲劳试验效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包括底板、用于放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的上板、设置于底板上的立板和锥齿轮减速装置、设置于立板上且与上板连接的导向装置以及与上板连接且用于将来自锥齿轮减速装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上板的直线运动的螺纹传动装置。
[0007]所述锥齿轮减速装置包括与所述螺纹传动装置连接的从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连接的轮杆、与轮杆连接的手轮和设置于手轮上的手柄。
[0008]所述锥齿轮减速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副齿轮定位板和设置于副齿轮定位板上的第一轴承,所述从动锥齿轮设置于第一轴承上。
[0009]所述锥齿轮减速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副齿轮定位板上的主齿轮定位板和设置于主齿轮定位板上的第二轴承,所述主动锥齿轮设置于第二轴承上。
[0010]所述螺纹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上板连接的传动螺母和与传动螺母构成螺旋传动的传动螺杆,传动螺杆与所述锥齿轮减速装置连接。
[0011]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与所述上板连接的推动板和与推动板连接且套设于所述立板上的调节板,调节板设置两个。
[0012]所述立板和所述导向装置均设置两个,立板上设置让所述上板嵌入的导向槽。
[0013]所述底板上设置支撑板,支撑板与所述立板连接。
[0014]所述底板上设置加强板,加强板与所述立板连接且加强板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
间。
[0015]所述上板上设置U型槽,U型槽内设置用于固定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的梯形滑块。
[0016]本技术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上板的高度可调节,可以满足不同长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的疲劳试验要求,具有使用方便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18]图1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的轴测图。
[0019]图2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工装的俯视图。
[0020]图3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锥齿轮减速装置局部剖视图。
[0021]图4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螺纹传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5是现有疲劳试验设备及工装结构的正视图;
[0023]图中标记为:1、底板;2、第一轴承;3、垫片;4、从动锥齿轮;5、支撑板;6、立板;7、上板;8、梯形滑块;9、推动板;10、M5无头螺栓;11、传动螺母;12、传动螺杆;13、限位块;14、加强板;15、调节板;16、主动锥齿轮;17、第二轴承;18、轮杆;19、手轮;20、手柄;21、主齿轮定位板;22、锁紧螺母;23、副齿轮固定板;24、大手轮;25、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包括底板1、用于放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的上板7、设置于底板1上的立板6和锥齿轮减速装置、设置于立板6上且与上板7连接的导向装置以及与上板7连接且用于将来自锥齿轮减速装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上板7的直线运动的螺纹传动装置。
[0026]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4所示,底板1和上板7均为水平设置,立板6为竖直设置,立板6用于充当导轨和起到支撑作用,上板7的高度可调节,锥齿轮减速装置包括与螺纹传动装置连接的从动锥齿轮4、与从动锥齿轮4相啮合的主动锥齿轮16、与主动锥齿轮16连接的轮杆18、与轮杆18连接的手轮19和设置于手轮19上的手柄20。轮杆18为水平设置,轮杆18的一端是在主动锥齿轮16的中心处与主动锥齿轮16固定连接,手轮19是在轮杆18的另一端与轮杆18固定连接,手柄20与手轮19固定连接,手柄20用于让操作人员握持,操作人员转动手柄20,带动主动锥齿轮16进行转动,主动锥齿轮16带动从动锥齿轮4进行转动,将旋转运动传递至螺纹传动装置,螺纹传动装置带动上板7沿竖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实现上板7的高度的调节。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锥齿轮减速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底板1上的副齿轮定位板和设置于副齿轮定位板上的第一轴承2,从动锥齿轮4设置于第一轴承2上。副齿轮定位板固定设置于底板1上,第一轴承2的内圈上设置垫片3,垫片3位于从动锥齿轮4和第一轴承2的内圈之
间,从动锥齿轮4的轴线为竖直线。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锥齿轮减速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副齿轮定位板上的主齿轮定位板21和设置于主齿轮定位板21上的第二轴承17,主动锥齿轮16设置于第二轴承17上。主齿轮定位板21为竖直设置于副齿轮定位板上,第二轴承17对主动锥齿轮16提供支撑。
[0029]如图1和图4所示,螺纹传动装置包括与上板7连接的传动螺母11和与传动螺母11构成螺旋传动的传动螺杆12,传动螺杆12与锥齿轮减速装置连接。传动螺杆12为竖直设置,传动螺杆12的下端与从动锥齿轮4连接,从动锥齿轮4带动传动螺杆12进行转动,传动螺杆12的外圆面设置外螺纹,传动螺母11设置内螺纹,传动螺母11位于上板7的下方且两者为固定连接。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导向装置包括与上板7连接的推动板9和与推动板9连接且套设于立板6上的调节板15,调节板15设置两个。推动板9位于上板7的下方,推动板9与上板7固定连接,两个推动板9为沿上板7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调节板15为L形结构,两个调节板15通过多个螺栓与一个推动板9连接。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用于放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的上板、设置于底板上的立板和锥齿轮减速装置、设置于立板上且与上板连接的导向装置以及与上板连接且用于将来自锥齿轮减速装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上板的直线运动的螺纹传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减速装置包括与所述螺纹传动装置连接的从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连接的轮杆、与轮杆连接的手轮和设置于手轮上的手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减速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副齿轮定位板和设置于副齿轮定位板上的第一轴承,所述从动锥齿轮设置于第一轴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搭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减速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副齿轮定位板上的主齿轮定位板和设置于主齿轮定位板上的第二轴承,所述主动锥齿轮设置于第二轴承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汽车电动助力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团结陈顺袁鲁平何建民杨小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德孚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