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与其中的彩色滤光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315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多个间隔柱体。第一基板的下表面具有一遮光图案层,且遮光图案层具有多个预设槽孔。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下方并相距一预定间距。多个间隔柱体的第一端分别埋设于该些预设槽孔中,而多个间隔柱体的第二端向下延伸,顶触第二基板,以维持该预定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由二片基板所对组而成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彩色滤光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A,其为一现有液晶显示面板侧剖面视图。液晶显示面板10由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对组而成,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注入有液晶材料13,其中包含有许多液晶分子。第一基板11通常为一彩色滤光基板,其中,在基材111下表面形成有彩色滤光层112,包括有多个红色滤光单元112R、多个绿色滤光单元112G以及多个蓝色滤光单元112B,三者是以阵列排列的方式平均地分布在基材111下。第二基板12通常为一像素电极基板,在红色滤光单元112R、绿色滤光单元112G和蓝色滤光单元112B的正下方,各有一像素电极122形成于基材121上。其中,一个像素电极122与一个滤光单元(112R、112G或112B)所对应的区域通常被称为一个“次像素(sub-pixel)”。在每一次像素中,像素电极122可提供适当的电位,以调控其上方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藉此调控来自第二基板12下方的一背光源14的光线穿透率。如此一来,各个次像素可因不同的光线穿透率而提供一具有灰阶的画面。透过彩色滤光层112的滤光作用,则液晶显示面板10可提供具有色彩的画面。如图1A所示,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是利用间隔柱体16,来使得二者维持一预定间距,间隔柱体16通常是设置在一遮光图案层(blackmatrix)113的下方。而图1B则显示另一类似的现有技术,其中各元件皆与上述图1A所示的现有技术相同,仅其中的间隔柱体16的设置位置稍有不同,此种做法中,是将间隔柱体16形成在彩色滤光层112下表面,而非如图1A现有技术直接将间隔柱体16形成在遮光图案层113下表面,然而,仍然相同的是图1B的间隔柱体16仍然位于遮光图案层113下方的范围内。另,图1A及1B所述的现有结构还包括有一共同电极(图中未示),其形成于彩色滤光层112与遮光图案层113下。遮光图案层113是用来间隔红色滤光单元112R、绿色滤光单元112G与蓝色滤光单元112B。遮光图案层113不透光,将各个次像素区隔开来,因此可使得每一个次像素呈现更精确的色彩,而避免其间漏光现象。若自第一基板11上方正视液晶显示面板10,则遮光图案层113所在位置是为无效显示区域,而真正的有效显示区域则为不具有遮光图案层113的位置。正是因为遮光图案层113所在位置是无效显示区,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将间隔柱体16设置在遮光图案层113的下方,以避免间隔柱体16影响有效显示区的光学与影像显示效果。然而,如图1A及1B所示,间隔柱体16可能形成在彩色滤光层112表面或是遮光图案层113表面,当彩色滤光层112或是遮光图案层113厚度制作产生高低落差,则造成间隔柱体16产生高度不均匀的现象,影响间隔柱体16的弹性变形。间隔柱体16的主要功用在于维持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的该预定间距,因此其承受的应力主要是来自与第一基板11(或第二基板12)垂直的应力。如此一来,不但可能使得部分的间隔柱体16失去其原本应有的功能(维持该预定间距),而且可能会影响到有效显示区的光学与影像显示效果。因此,如何改善现有技术所具有的缺点,是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间隔柱体更大的高度,使之有更大的弹性力,以减少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间距变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使间隔柱体在工艺中更容易控制其厚度及均匀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于增加间隔柱体抗较大应力的能力与间隔柱体的稳固性,并减低对组位移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间距不均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在遮光区域中制作间隔柱体,以提高开口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中的像素电极基板与彩色滤光基板的制作方法。其中,显示面板至少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多个间隔柱体;第一基板可为彩色滤光基板。第一基板下表面具有一遮光图案层(blackmatrix),且遮光图案层具有多个预设槽孔。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下方并相距一预定间距。间隔柱体的第一端是埋设于预设槽孔中,而间隔柱体的第二端是向下延伸,以顶触第二基板,藉此可维持该预定间距。在第一基板中,遮光图案层将基材区分为多个透光区域和多个预设槽孔。当遮光图案层形成后,一彩色滤光层形成在基材下表面,其至少形成于该些透光区域中。第一基板还具有一共同电极层,形成于彩色滤光层与遮光图案层下。当共同电极层形成后,则形成间隔柱体于预设槽孔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实施例之中,对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各自的细部元件的功能与制作方法说明,并针对用以维持该预定间距的间隔柱体的设置方式与位置,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A为一现有液晶显示面板侧剖面视图;图1B为另一现有液晶显示面板侧剖面视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侧剖面视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侧剖面视图;图2C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侧剖面视图;图3为图2A的第二基板上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显示面板上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显示面板上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显示面板上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显示面板上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显示面板上视图;以及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显示面板上视图。简单符号说明液晶显示面板10 第一基板11、21基材111、121、211、221 彩色滤光层112、212 红色滤光单元112R、212R绿色滤光单元112G、212G蓝色滤光单元112B、212B遮光图案层113、213第二基板12、22像素电极122、222液晶材料13、213 背光源14、24间隔柱体16、26、26a、26b 显示面板20槽壁216 透光区域217预设槽孔218 共同电极层219信号线224 扫描线226薄膜晶体管227 液晶材料23栅极G 源极S漏极D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A,图2A为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侧剖面视图。显示面板20至少包括一第一基板21、一第二基板22以及多个间隔柱体26。第一基板21下表面具有一遮光图案层213,且遮光图案层213具有多个预设槽孔218。第二基板22设置于第一基板21下方并相距一预定间距。每一间隔柱体26的第一端埋设于预设槽孔218中,而间隔柱体26的第二端向下延伸,顶触第二基板22,以维持该预定间距。实施上,间隔柱体26可为光致抗蚀剂材料。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22之间注入有液晶材料23,其中包含有许多液晶分子。第一基板21可为一彩色滤光基板。其中,遮光图案层213将基材211区分为多个透光区域217和多个预设槽孔218。当遮光图案层213形成后,一彩色滤光层212形成在基材211下表面,其至少形成于该些透光区域217中。彩色滤光层212包括有多个红色滤光单元212R、多个绿色滤光单元212G以及多个蓝色滤光单元212B,三者是以阵列排列的方式平均地分布在基材211下。第一基板21更具有一共同电极层219,形成于彩色滤光层212与露出部分的遮光图案层213表面,如图2A所示,共同电极层219覆盖彩色滤光层212与部分遮光图案层213的表面。共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一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的下表面具有一遮光图案层,且该遮光图案层具有多个预设槽孔;一第二基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下方并相距一预定间距;以及多个间隔柱体,该些间隔柱体的一第一端埋设于该些预设槽孔中,而 该些间隔柱体的一第二端是向下延伸,顶触该第二基板,以维持该预定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婉蓉黄雪瑛郑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