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014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进的斜向对比度和良好的显示均匀性同时不会引起由于偏光片的收缩应力或者背光的热所导致的相位差值的偏移或者不均匀的液晶面板。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包括:液晶单元、排列在液晶单元两侧的偏光片、排列在一个偏光片和液晶单元之间的第一光学元件以及排列在另一个偏光片和液晶单元之间的第二光学元件,其中,第一光学元件包括含有降冰片烯类树脂并且满足以下表达式(1)和(2)的相位差膜;第二光学元件基本上具有光学各向同性。240nm≤Re[590]≤350nm…(1);0.20≤Rth[590]/Re[590]≤0.8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液晶单元、偏光片和光学元件的液晶面板。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均使用该液晶面板的液晶电视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配有平面切换(IPS)模式液晶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通过在不施加电场的情况下在基本水平配向的液晶分子上施加水平方向的电场以使该液晶分子旋转大约45°,从而对透光率(白色显示)和遮光率(黑色显示)加以控制。配有IPS模式液晶单元的传统液晶显示装置的问题在于从与偏光片的吸收轴成45°角(方位角45°、135°、225°或315°)的斜向观察,屏幕的对比度降低。已经有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技术被公开,其包括使用折射率分布为nx>nz>ny(其中nx、ny和nz分别代表在膜的慢轴方向、快轴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折射率)的λ/2板,以改进斜向的显示性能(例如JP11-305217A)。然而,所公开的技术在斜向对比度和色移方面的改进不充分,并且期望进一步改进显示性能。迄今,已经使用例如聚碳酸酯类树脂、多芳基化物类树脂或者聚酯类树脂作为折射率分布为nx>nz>ny的λ/2板(例如JP 04-305602 A或JP 05-157911 A)。然而,芳香族聚合物膜的光弹性系数大,并且其相位差值容易因应力而改变。因此,芳香族聚合物膜的问题在于显示均匀性如下所述地降低。在附着于液晶单元和偏光片之间的芳香族聚合物膜暴露在高温的情况下,由于偏光片的收缩应力,相位差值可能偏离设计值。此外,由于背光的热所产生的不均匀应力可能引起相位差值的不均匀。同时,例如降冰片烯类树脂膜的脂肪族树脂膜的光弹性系数小。然而,脂肪族树脂膜几乎不引起相位差,期望的相位差值不能如在芳香族聚合物膜中那样在低拉伸比下、乃至在高拉伸比下,通过拉伸而得到。在高拉伸比下进行拉伸会导致膜破裂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传统技术(例如,JP 2001-215332 A)得到具有小光弹性系数和nx>ny>nz关系的脂肪族树脂膜的相位差膜,但是迄今尚未得到具有nx>nz>ny关系的相位差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做出的,而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斜向对比度的液晶单元的液晶面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均具有良好的显示均匀性而不会由于偏光片的收缩应力或背光的热引起相位差值不均匀的液晶单元的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包括液晶单元、排列在该液晶单元两侧的偏光片、排列在一个偏光片和该液晶单元之间排列的第一光学元件、以及排列在另一个偏光片和该液晶单元之间的第二光学元件,其中第一光学元件包括含有满足下列表达式(1)和(2)的降冰片烯类树脂的相位差膜;而第二光学元件基本上具有光学各向同性240nm≤Re≤350nm …(1)0.20≤Rth/Re≤0.80 …(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光学元件的慢轴与一个偏光片的吸收轴基本平行或基本垂直。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液晶单元包括含有在不存在电场的情况下均匀配向的液晶分子的液晶层。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液晶单元的折射率分布为nx>ny=nz。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液晶单元包括IPS模式、FFS模式和FLC模式之一。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液晶单元的初始配向方向与第二光学元件所排列一侧的偏光片的吸收轴方向基本平行。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液晶单元的初始配向方向与该液晶单元背光侧上排列的偏光片的吸收轴方向基本平行。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液晶单元的初始配向方向与该液晶单元背光侧上排列的偏光片的吸收轴方向基本垂直。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光学元件的波长色散性为0.81至1.10。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光学元件包括含有降冰片烯类树脂的单层相位差膜。或者,第一光学元件包括包含含有降冰片烯类树脂的相位差膜的层积体。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降冰片烯类树脂含有降冰片烯类单体的开环聚合物和/或开环共聚物。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降冰片烯类树脂含有通过对降冰片烯类单体的开环聚合物或者开环共聚物进行加氢而得到的树脂,并且至少含有由通式(I)、(II)和/或(III)表示的重复单元 在通式(I)、(II)和(III)中,R1至R14均独立地代表氢、卤、卤代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链烯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羰基、芳基、芳烷基、芳烷氧基、羟烷基、氰基、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酰氧基或者其取代衍生物;n代表2或更大的整数。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相位差膜在23℃下使用波长为590nm的光测量的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为2.0×10-13至2.0×10-11m2/N。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光学元件满足以下表达式(3)和(4)0nm≤Re≤10nm …(3)-10nm≤Rth≤20nm …(4)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光学元件包括至少一种选自纤维素类树脂、降冰片烯类树脂以及含有异丁烯和N-甲基马来酰亚胺的交替共聚物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的聚合物膜。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光学元件包括通过对满足下列表达式(7)和(8)的阴极C板和满足下列表达式(9)和(10)的阳极C板进行层积而制备的层积膜0nm<Re≤10nm …(7)20nm<Rth≤400nm…(8)0nm<Re≤10nm …(9)-400nm≤Rth<-20nm …(10)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液晶面板进一步包括各偏光片外侧的保护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晶电视。该液晶电视包括上述液晶面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液晶面板。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配有满足下示表达式(1)和(2)的排列在一个偏光片和液晶单元之间的第一光学元件和基本上是光学各向同性的排列在另一个偏光片和液晶单元之间的第二光学元件,从而增强了该液晶显示装置斜向的对比度。包括含有降冰片烯类树脂的相位差膜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光学元件具有小的光弹性系数,从而防止由于偏光片的收缩应力或者液晶面板背光的热而导致相位差值的不均匀。迄今尚术得到光弹性系数小并且折射率分布为nx>nz>ny的相位差膜。然而,在本专利技术中,具有预定收缩比的可收缩膜被附着到含有降冰片烯类树脂的聚合物膜的一侧或两侧,然后对所得制品进行热拉伸,从而得到光弹性系数小而折射率分布为nx>nz>ny并且满足下示表达式(1)和(2)的相位差膜。因此,该液晶显示装置的良好显示性能能够长时间保持。240nm≤Re≤350nm …(1)0.20≤Rth/Re≤0.80 …(2)(在表达式(1)和(2)中,Re和Rth分别代表通过在23℃下使用波长为590nm的光测量的膜的面内相位差和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2A是图1的液晶面板的透视示意图,图2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的透视示意图;图3A至3H均是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第一光学元件的典型优选实施方式的透视示意图(包括其与偏光片吸收轴的关系);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相位差膜的典型生产方法的原理;图5A和5B均是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第二光学元件的典型优选实施方式的透视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面板,包括:    液晶单元;    排列在所述液晶单元两侧的偏光片;    排列在一个偏光片和所述液晶单元之间的第一光学元件;和    排列在另一个偏光片和所述液晶单元之间的第二光学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包括含有满足下列表达式(1)和(2)的降冰片烯类树脂的相位差膜;并且    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基本上具有光学各向同性:    240nm≤Re[590]≤350nm  …(1)    0.20≤Rth[590]/Re[590]≤0.80  …(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与田健治矢野周治小石直树林政毅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