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其制造方法及显示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492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使显示装置至少具备一个显示单元,该单元具备至少具有第1电极和第2电极并在内部封入互不混合的第1液体和第2液体的容器,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任一个与第1液体及第2液体电绝缘,第1液体具有导电性或极性,通过对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一方或两方施加电压,使第1液体和第2液体的位置变化,以能够进行显示,其中,在第1液体和第2液体移动后的位置停止施加电压后,还保持移动后的第1液体和第2液体的位置,以显现存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了电泳的显示装置、其制造方法和使用了显 示装置的显示介质,尤其是涉及在停止施加电压后也可维持显示状态 的显示装置、其制造方法及显示介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开发了一种显示装置,将容纳电泳粒子和分散介质的微胶嚢(microcapsule)作为电泳显示元件夹入2个电极之间,利用通过对 该电泳显示元件施加电压而使电泳粒子在微胶嚢中向具有不同极性的 电极电泳的现象(特开2002-357853号公报、特开2002-333643号公报)。 在该显示装置中,通过使用使分散介质为黄色、品红色(magenta)、 青色(cyan)的各色微胶嚢,按每个颜色夹入各电极之间,可执行彩 色显示。另外,开发了一种利用如下现象的显示装置在相向具备表面为 疏水性的电极和表面为亲水性的电极的多个单元内,封入水和着色 油,在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下,着色油覆盖疏水性电极面地存在,若在 电极间施加电压,则着色油移动聚积到疏水性电极的规定处(国际公开 WO 2004/104670公报、国际公开WO 2004/068208号公:报、国际公开 WO 2004/104671号公报)。在该显示装置中,通过使用黄色、品红色、 青色的着色油,可执行彩色显示。可是,特开2002-357853号公报、特开2002-333643号公报中公开 的现有显示装置存在难以不产生缺陷地排列微胶嚢并会降低图像品质 的问题。另外,在国际公开WO 2004/104670公报、国际公开WO 2004/068208公报、国际公开WO 2004/104671公报中公开的现有显示 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即,通过电压施加移动聚积到疏水性电极的规 定处的油在停止电压施加时,会扩散到疏水性电极面上,没有所谓的 存储性。因此,必需始终通电,会妨碍功耗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响应快、功耗低的显示装置、其制造 方法及显示介质。为实现这种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至少具备1个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具备至少具有第1电极和第2电极并在内部封入互不混合 (non-miscible)的第1液体和第2液体的容器,所述第1电极和第2 电极的任一个与所述第1液体及第2液体电绝缘,所述第1液体具有 导电性或极性,通过对所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一方或两方施加电 压,使所述第1液体和第2液体的位置变化,以能够进行显示,其中, 在所述第1液体和第2液体移动后的位置停止施加电压后,还保持移 动后的所述第1液体和第2液体的位置,以显现存储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构成为具有液体保持单元,在所述第l 液体和第2液体移动后的位置停止施加电压后,保持移动后的所述笫1 液体和第2液体的位置。在该方式下,更可靠地保持移动后的第1液体和第2液体。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所述容器具备至少一方是透明基体材 料的1组基体材料;以形成液体封入空间的方式相向保持所述1纽基 体材料的壁部;在一方基体材料的所述液体封入空间侧在电气上互相 独立地配设的第1A电极和第1B电极;配设在该笫1A电极和第1B电 极的边界部位的中间隔壁;以及配设在所述液体封入空间的另 一方基 板侧的第2电极,所述第1A电极和第1B电极与所述第1液体及笫2 液体电绝缘,通过对所述第1A电极和所述笫2电极施加电压、或对所 述第1B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施加电压,使第2液体能越过所述中间隔 壁而在所述第1A电极上和第1B电极上之间移动,所述中间隔壁是液 体保持单元。在该方式下,通过对第1A电极和第2电极施加电压或对第1B电 极和笫2电极施加电压,可执行响应快的显示,另外,利用作为液体 保持单元的中间隔壁,更可靠地保持移动后的第1液体和第2液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构成为所述第1液体对所述壁部的可湿 性(wettability)比所述第1液体对所述第1A电极及所述第IB电极的 可湿性大。在该方式下,可抑制第2液体蔓延到液体封入空间的壁部。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构成为在所述第2电极的所述液体封入 空间侧具备薄膜,所述第2液体对该薄膜的可湿性比所述第2液体对 所述第1A电极及所述第IB电极的可湿性小。在本方式下,防止第2液体附着于笫2电极,且提高笫1液体的 浸润扩展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在与所述笫1液体及第2液体接触的所 述笫1A电极和笫1B电极的面上配设有亲油性的绝缘层。在本方式下,第1A电极面或第1B电极面与第2液体的可湿性非 常好,提高了第2液体的厚度均一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构成为所述第1液体对所述壁部的可湿 性比所述第1液体对所述绝缘层的可湿性大。在本方式下,可抑制笫2液体蔓延到液体封入空间的壁部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构成为在所述第2电极的所述液体封入 空间侧具备薄膜,所述第2液体对该薄膜的可湿性比所述笫2液体对 所述绝缘层的可湿性小。在本方式下,防止第2液体附着在第2电极上,且提高第1液体 的浸润扩展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构成为所述中间隔壁具有使停止施加电 压时位于所述第1A电极上或所述第1B电极上的所述第2液体不能越过的高度。在本方式下,移动后的第2液体被中间隔壁更可靠地保持。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所述容器具备至少一方是透明基体材 料的1组基体材料;以形成液体封入空间的方式相向保持所述1组基 体材料的壁部;在一方基体材料的所述液体封入空间侧在电气上互相 独立地配设的第1A电极和第1B电极;配设在该第1A电极和第1B电 极的边界部位并按沿所述基体材料面的方向分割所述液体封入空间的 中间隔壁;以及配设在所述液体封入空间的另一方基板侧的笫2电极, 所述第1A电极和笫1B电极与所述第1液体及第2液体电绝缘,所述 中间隔壁具有成为液体流路的开口部,通过对所述第1A电极和所述笫 2电极施加电压、或对所述第1B电极和所述笫2电极施加电压,使第 2液体能通过所述中间隔壁的开口部而在所述第1A电极上和第1B电 极上之间移动,所述中间隔壁是液体保持单元。在本方式下,通过对第1A电极和笫2电极施加电压、或对第1B 电极和第2电极施加电压,可执行响应快的显示,另外,利用具有开 口部的中间隔壁,更可靠地保持移动后的第1液体和第2液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构成为所述第1液体对所述壁部的可湿 性比所述第1液体对所述第1A电极及所述笫1B电极的可湿性大。在本方式下,可抑制第2液体蔓延到液体封入空间的壁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构成为在所述第2电极的所述液体封入 空间侧具备薄膜,所述第2液体对该薄膜的可湿性比所述第2液体对 所述第1A电极及所述第1B电极的可湿性小。在本方式下,防止笫2液体附着于笫2电极,且提高笫1液体的 浸润扩展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构成为在与所述第1液体及第2液体接 触的所述第1A电极和第1B电极的面上配设有亲油性的绝缘层。在本方式下,第1A电极面或第1B电极面与笫2液体的可湿性非 常好,提高了第2液体的厚度均一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构成为所述第1液体对所述壁部的可湿 性比所述第1液体对所述绝缘层的可湿性大。在本方式下,可抑制第2液体蔓延到液体封入空间的壁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构成为在所述第2电极的所述液体封入 空间侧具备薄膜,所述第2液体对该薄膜的可湿性比所述第2液体对 所述绝缘层的可湿性小。在本方式下,可防止第2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至少具备1个显示单元的显示装置,该单元具备至少具有第1电极和第2电极并在内部封入互不混合的第1液体和第2液体的容器,所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任一个与所述第1液体及第2液体电绝缘,所述第1液体具有导电性或极性,通过对所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一方或两方施加电压,使所述第1液体和第2液体的位置变化,以能够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液体和第2液体移动后的位置停止施加电压后,还保持移动后的所述第1液体和第2液体的位置,以显现存储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上佳奈美赤田正典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