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476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包括一个由折射率为1.4~1.75的光学透明材料制成的透明基板,透明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折射率为1.4~1.7的上扩散涂层,上扩散涂层内设置有折射率为1.4~1.75的上扩散粒子,特点是上扩散粒子相互之间紧密接触分布在上表面上,上扩散粒子的最大几何尺寸为1~100微米,上扩散涂层的厚度为上扩散粒子最大尺寸的1/8~7/8,优点在于通过控制上扩散涂层中上扩散粒子的尺寸、形状和排列,并通过控制涂敷层的厚度而使这种光学扩散薄膜具有更高的聚光能力,应用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它具有较少的组合组件数量,并具有较高的光学均匀度和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薄膜,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光学扩散薄膜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广告灯箱,照明灯具,移动通讯 设备按键等需要光源的装置上以提供均匀照明。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的快速发展和在移 动通讯设备显示、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台式电脑显示器以及大尺寸液晶电视的广泛应用, 对显示装置中光学扩散薄膜的性能要求日趋提高,主要集中在提高亮度和照明均匀度 上。现有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扩散薄膜多为采用压延技术生产的单层带有图案 的有机薄膜和采用涂敷方式生产的多层薄膜,其中在采用涂敷方式生产的多层薄膜的涂 敷层中含有不同尺寸的散射粒子。图1为传统的采用涂敷方式生产的光学扩散薄膜的结 构示意图,此光学扩散薄膜主要包括透明基板10,上涂敷层20及上散射粒子40和下涂 敷层30及下散射粒子50。传统的采用涂敷方式生产的光学扩散薄膜主要依靠涂敷层中 随机散布且不同尺寸的散射粒子对进入涂层内的入射光线进行充分散射,以使出射光线 的方向随机分布,从而将入射的不均匀光场均匀化,并对薄膜下背光模组元件的瑕疵进 行遮盖。同时,由于一些尺寸较大的粒子的顶部突出于涂层表面,形成对光线具有一定 聚光作用的曲面21,从而使此种光学扩散片具有一定的聚光能力。然而在此设计中,由 于只有少数尺寸较大的粒子突出于涂层,所以这种薄膜的聚光能力十分有限。而且粒子 的形状,尺寸分布很广,虽能增加薄膜的光学扩散能力,但同时损失了薄膜的聚光能力, 使得直接使用这种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光学均匀度和亮度的光学扩 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包括一个由折 射率为1.4 L75的光学透明材料制成的透明基板,所述的透明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 折射率为1.4 1.7的上扩散涂层,所述的上扩散涂层内设置有折射率为1.4 1.75 的上扩散粒子,,所述的上扩散粒子相互之间紧密接触分布在所述的上表面上,所述的 上扩散粒子的最大几何尺寸为1 100微米,所述的上扩散涂层的厚度为上扩散粒子最 大尺寸的1/8 7/8。所述的基板材料为玻璃、PET、 PC、 PMMA和PS中的一种,所述的上扩散粒子的材料 为硅化合物、硅氧烷树脂Tospearl、 PS和PMMA中的一种。所述的上扩散粒子的形状为球形或椭球型,也可以是金字塔型和其他多面体型。所述的上扩散粒子为单一直径的球形粒子,所述的上扩散粒子的排列方式为矩形排 列或六边型排列,也可以是其它的规则排列。所述的上扩散粒子由以下直径的球形粒子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成,5pm: 1.21%, 7.5pm: 3.84%, lOpra: 8.20%, 12.5pm: 5.77%, 15pra: 15.92%, 17.5pm: 7.7%, 20nm: 19.03%, 22.5,: 16.35%, 25,: 9.61%, 27.5, 6.83%, 30,: 5.54%,所述的上扩 散粒子的排列方式为随机排列。所述的上扩散涂层的厚度为所述的上扩散粒子的最大直径的1/2。所述的光学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基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折射率为1.4 1.7的下扩散涂层,所述的下扩散涂层内设置有折射率为1.4 1.75的下扩散粒子, 所述的下扩散粒子互不接触分散设置在所述的下表面上,所述的下扩散涂层的厚度为所 述的下扩散粒子最大尺寸的1/2 7/8,所述的下扩散粒子所占的面积之和与所述的下 扩散涂层的面积之比为1/1000 1/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发光的光源组件、液晶面板组件和至少一片光学 扩散薄膜,所述的光学扩散薄膜包括一个由折射率为1.4 1.75的光学透明材料制成 的透明基板,所述的透明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折射率为1.4 1.7的上扩散涂层,所 述的上扩散涂层内设置有折射率为1.4 1.75的上扩散粒子,所述的上扩散粒子相互 之间紧密接触分布在所述的上表面上,所述的上扩散粒子的最大几何尺寸为1 100微 米,所述的上扩散涂层的厚度为上扩散粒子最大尺寸的1/8 7/8。所述的光源组件包括光源、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的光源设置在所述的导光板的侧 面,所述的光源为冷阴极荧光灯、外部电极荧光灯、发光二极管和热阴极荧光灯中的至 少一种。所述的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扩散板和反射片,所述的光源设置在所述的扩散板与所 述的反射片之间,所述的光源为冷阴极荧光灯、外部电极荧光灯、发光二极管和热阴极 荧光灯中的至少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控制上扩散涂层中上扩散粒子的尺寸、形 状和排列,并通过控制涂敷层的厚度而使这种光学扩散薄膜具有更高的聚光能力;设置 有下扩散粒子的下扩散涂层使光学扩散薄膜在具体应用于显示装置中时和别的元件之 间形成一薄空气层;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它具有较少的组合 组件数量,并具有较高的光学均匀度和亮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光学扩散薄膜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光学扩散薄膜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光学扩散薄膜构成的显示装置的光学亮度的数据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光学扩散薄膜100主要包括一个透明基板110,—个包含 有圆形上扩散粒子140的上扩散涂层120和一个包含有圆形下扩散粒子150的下扩散涂 层130。在此具体实施示例中,上扩散涂层120中上扩散粒子140具有高度统一的粒径 30微米,并且被以最紧密的六角形排列方式排列在一起。上扩散涂层120的厚度被严格 控制在其内部的上扩散粒子的粒径的1/2,上扩散粒子140有一半被埋藏在上扩散涂层 120中,另一半裸露在上扩散涂层120之上,形成具有聚光效果的透镜结构,使从下面 传输过来的光线160向中心收集。下扩散涂层130中含有较小粒径8微米的下扩散粒子150,下扩散粒子150所占的面积之和与下扩散涂层130的面积之比为1/100,并且下扩 散粒子150被随机的稀疏的排列在下扩散涂层130中,使光学扩散薄膜100在具体应用 于背光模组中时和别的元件形成一薄空气层。实施例二如在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一样,光学扩散薄膜200同样包括一个透明 基板210, 一个包含有圆形上扩散粒子240的上扩散涂层220和一个包含有圆形下扩散粒 子250的下扩散涂层230。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光学扩散薄膜200的 上扩散涂层220的厚度被控制在上扩散粒子240粒径的7/8。通过控制上扩散涂层220 的厚度,使光学扩散薄膜200可以控制输出光线的中心视角亮度和视角范围。图4为本实施例的光学扩散薄膜的具体光学亮度表现。通过控制上扩散涂层220的 厚度从上扩散粒子240粒径的1/2至7/8,在分别使用l, 2, 3层光学扩散薄膜堆叠的 情况下,中心亮度呈递减趋向,并在上扩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包括一个由折射率为1.4~1.75的光学透明材料制成的透明基板,所述的透明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折射率为1.4~1.7的上扩散涂层,所述的上扩散涂层内设置有折射率为1.4~1.75的上扩散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扩散粒子相互之间紧密接触分布在所述的上表面上,所述的上扩散粒子的最大几何尺寸为1~100微米,所述的上扩散涂层的厚度为上扩散粒子最大尺寸的1/8~7/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根伟叶伍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高新区激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