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8451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其包括自支撑的光学薄膜或者承载体及设置于承载体上的光学薄膜;所述光学薄膜包括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透明薄膜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微透镜结构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内且能够透过所述微透镜结构成像的嵌入式图文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的光学薄膜不需要基材层,厚度较小,所需材料少,易于制备成型,成本低,适合产业化生产,尤其是便于实际应用,例如在应用时更易裁切,从而利于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还能进一步优化用户之体验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成像的薄膜,特别是一种可成像的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特殊设计的光学结构而提供立体影像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全息影像技术在诸如身份证、银行卡、驾驶证、各类防伪标签等产品中已被普及。现有的一类成像元件的一侧具有印刷图案而另一侧具有与印刷图案配合的柱面透镜结构,通过这些透镜结构而呈现放大影像。现有的另一类成像元件包含与实质球面微透镜阵列耦合的微影像阵列,其中同样的通过微透镜阵列而展现微影像阵的放大影像。但该两类成像元件的厚度通常较大,制作困难,成像模糊且视野窄。针对这些缺陷而提出的改进方案之中涉及了一类成像膜材料,其使用正规二维阵列的非圆柱透镜以放大微影像、以经由多个个别的透镜/图标影像系统的联合作用而形成合成放大影像。但是,该类成像膜材料因需采用较厚的基材,故依然存在厚度大等问题,在应用时会产生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成像结构的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其包括自支撑的光学薄膜或者承载体及设置于承载体上的光学薄膜;所述光学薄膜包括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透明薄膜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微透镜结构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内且能够透过所述微透镜结构成像的嵌入式图文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可以是所述光学薄膜的相背的两侧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凹设有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形成所述图文结构。换言之,所述图文结构可以是由所述容纳结构自发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结构内填充有与所述透明薄膜层对光存在折射率差异的填充物,并由所述填充物形成所述图文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物选自与所述透明薄膜层对光存在折射率差异的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物的颜色与所述透明薄膜层的颜色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薄膜层包含一透明聚合物层,所述聚合物层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所述微透镜结构,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有所述图文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薄膜层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聚合物和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聚合物,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所述微透镜结构,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有所述图文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之间的相邻部位形成有融合部分,所述融合部分是由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融合形成的区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聚合物与所述第二聚合物之间对于光的折射率之差小于0.5。较为优选的,所述光学薄膜的厚度小于100微米,尤其优选在10微米以下。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结构包含一个或两个以上沟槽,所述沟槽用于填入填充物而形成所述图文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结构包含一个或两个以上微米级沟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文结构包含由填入所述容纳结构的沟槽的填充物形成的图案。进一步的,所述图文结构包含一个图案或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的图案。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图案是微米级的。进一步的,所述微透镜结构包含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可包含一个或两个以上微透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以上微透镜之间不存在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以上微透镜之间存在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结构或图文结构与所述微透镜结构匹配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结构或图文结构与所述微透镜结构所在位置相匹配;和/或,所述微透镜结构中的微透镜与所述容纳结构中的沟槽或所述图文结构中的图案一一对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结构或所述图文结构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微透镜结构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结构或所述图文结构的顶部与所述微透镜结构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2~150微米。进一步的,所述图文结构位于所述微透镜结构的焦平面附近,所述焦平面为过所述微透镜结构中微透镜的焦点且垂直于微透镜阵列主光轴的平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文结构的放大图像的成像区域分布于所述微透镜结构中与所述图文结构相背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结构表面设有反射结构,所述图文结构的放大图像的成像区域分布于所述图文结构中与所述微透镜结构相背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薄膜还包括用于对图文结构进行保护的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设于所述图文结构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为自支撑的光学薄膜,并且所述容纳结构内填充有导电材料,例如金属材料、非金属导电材料或其复合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薄膜为直接形成于承载体表面的光学薄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包括所述承载体、所述光学薄膜和能够将所述光学薄膜粘附至所述承载体的粘结层。亦即,所述光学薄膜贴附于所述承载体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承载体表面相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承载体表面相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体包括有价文件、电器壳体、包装材料、装饰材料、电子产品、家电、家具、标签、建筑物及其附属物(例如墙体装潢)中的任意一种,且不限于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至少包括:提供的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中的光学薄膜不需要基材层,厚度可以被控制在几十微米以下,甚至可以达到几微米,所需材料少,易于制备成型,成本低,适合产业化生产,尤其是便于实际应用,例如在应用时更易裁切,从而利于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还能进一步优化用户之体验感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表面设有光学薄膜的有价文件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表面设有光学薄膜的有价文件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表面设有光学薄膜的电器壳体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表面设有光学薄膜的手机壳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微透镜结构以及容纳结构的光学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微透镜结构以及图文结构的光学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一种光学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中一种光学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微透镜结构以及容纳结构的光学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微透镜结构以及图文结构的光学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第七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微透镜结构以及容纳结构的光学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第七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微透镜结构以及图文结构的光学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第八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微透镜结构以及容纳结构的光学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第八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微透镜结构以及图文结构的光学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自支撑的光学薄膜或者承载体及设置于承载体上的光学薄膜;所述光学薄膜包括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透明薄膜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微透镜结构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内且能够透过所述微透镜结构成像的嵌入式图文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自支撑的光学薄膜或者承载体及设置于承载体上的光学薄膜;所述光学薄膜包括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透明薄膜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微透镜结构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内且能够透过所述微透镜结构成像的嵌入式图文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凹设有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形成所述图文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结构内填充有与所述透明薄膜层对光存在折射率差异的填充物,并由所述填充物形成所述图文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的颜色与所述透明薄膜层的颜色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为自支撑的光学薄膜,并且所述容纳结构内填充有导电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包括所述承载体和直接形成于所述承载体表面的所述光学薄膜;或者所述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包括所述承载体、所述光学薄膜和能够将所述光学薄膜粘附至所述承载体的粘结层。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至少选自标签、有价文件、包装件、装饰品、电子设备和家具中的任意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光学薄膜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薄膜层为透明聚合物层,所述透明聚合物层包括具有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聚合物和具有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聚合物,所述第一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聚合物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