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显示装置及其散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358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显示装置及其散热方法,该便携式显示装置能够防止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光源周围的温度集中升高。该便携式显示装置被构造有:液晶显示面板;背光组件,包括用于对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光源;模制框架,容纳液晶显示面板和光源并包围光源的至少两侧。模制框架的围绕光源的所述侧的至少一个区域形成有至少一个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液晶显示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讲,涉 及一种能够防止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光源周围的温度集中升高的便携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已经研发了能够减轻重量和减小体积的各种平板显示(FPD)装 置,而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的劣势就在于重量和体积。作为平板显示装置, 存在有液晶显示器(LCD )、场致发射显示器(FED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 ) 和发光显示器(LED)等。这里,液晶显示装置的优点在于尺寸小、重量轻和功率低,它作为能够 克服传统阴极射线管的缺陷的替换产品已经受到关注,目前已经将液晶显示 装置安装在便携式设备(如蜂窝式电话和便携式数字助理(PDA))以及大大 小小的产品(如监视器和TV)上。当前的便携式显示装置构造有液晶显示面板、背光组件、底座(bo加m chassis )、第一印刷电路板、第二印刷电路板和发光显示面板。显示视频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构造有第一基底、第二基底以及注入在第 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液晶。集成电路被嵌入到第二基底的 一侧。背光组件构造有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基底、导光板、反射板、光学 片和模制框架。发光二极管用作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并被安装在发光二极 管基底上。发光二极管基底将驱动信号供给到发光二极管。在发光二极管基 底上安装至少一个电路组件。导光板将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光供给到液晶显示 面板。因此,将发光二极管紧邻导光板设置。在模制框架中,容纳了液晶显示面板、构造有作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的 发光二极管基底、导光板、反射板和光学片。在当前的便携式显示装置中,由于发光二极管发光时产生的热会导致液 晶显示面板和集成电路发生故障。具体地讲,当前的便携式显示装置被设计为为了防止光泄漏,用模制框架围绕每个发光二极管的除了与导光板邻近的一侧之外的所有侧。然而, 在这种情况下,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不能顺畅地流通,使得发光二极管周围 持续保持在高温状态下。在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的集成电路所位于的且邻近于发光二极 管的区域中,液晶显示面板被局部加热,使得注入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 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液晶以及包括在集成电路中的元件会由于发光二极管周 围的高温而劣化。另外,在至少一个电路组件被安装在发光二极管基底上的 情况下,这个电路组件也会由于高温而劣化。因此,我们已经发现在将发光二极管用作液晶显示面板的光源的同时, 有必要通过驱散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来防止发光二极管周围的温度集中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便携式显示装置。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显示装置,该便携式显示装置能够使光源周围的空气流通,从而防止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光源(如发光二极管)周围的温度集中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显示装置被构造有液晶显示面板; 背光组件,包括用于对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光源;模制框架,包括在背光 组件中,用于容纳液晶显示面板和光源以及围绕光源的至少两侧。模制框架 的围绕光源的所述侧的至少一个区域被构造有至少一个孔。优选地,所述孔以管状形状形成并穿透模制框架。所述孔的截面是圓形。 背光组件还可构造有位于光源一侧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将光源提供的光提 供到液晶显示面板。模制框架可被形成为围绕光源的除了邻近于导光板的一 侧之外的所有侧。光源可为发光二极管。附图说明通过参照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变得更好理解,因而本专利技术 的更完整的理解和许多附带的优点将易于明了,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 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其中图l是示出当前的便携式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2是图1中示出的部分A的连接透视图3是沿图i中示出的线n-n,截取的液晶显示面板、背光组件及容纳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的底座的连接剖视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实施例的便携式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5是图4中示出的部分C的连接透视图6是示出在围绕发光二极管的模制框架中形成的孔的形状的一个示例 的视图7是沿图4中示出的线ni-m,截取的液晶显示面板、背光组件及容纳 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的底座的连接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示出当前的便携式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在图1中,在蜂窝式电话等中使用的双屏显示装置(dual display device)被构造有至少一个液晶 显示装置。图2是图1中示出的部分A的连接透视图,图3是沿图1中示出 的线n-n,截取的液晶显示面板、背光组件及容纳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的 底座的连接剖视图。为了方便,图2中没有示出发光二极管基底。参照图1和图2,当前的便携式显示装置60被构造有液晶显示面板4、 背光组件50、底座22、第一印刷电路板24、第二印刷电路板26和发光显示 面板30。液晶显示面板4为第一显示面板,它显示视频图像。为此,液晶显示面 板4被构造有第一基底4a、第二基底4b以及注入在第一基底4a和第二基底 4b之间的液晶(未示出)。第二基底4b被构造有以矩阵形状布置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以下,称作 TFT,未示出)。这里,TFT的源电极(未示出)连接到数据线(未示出), TFT的栅电极(未示出)连接到扫描线(未示出)。并且,TFT的漏电极(未 示出)连接到由导电材料(如透明的氧化铟锡(ITO))制成的像素电极(未 示出)。当对扫描线供应扫描信号时,TFT导通并将来自数据线的数据信号供应给像素电极。为此,集成电路6嵌入到第二基底4b的一侧上。从集成电路6供给数据信号和扫描信号。围绕集成电路6,保护层8被设置在第二基底4b上。第一基底4a被布置成与第二基底4b相对。由ITO制成的共电极被涂敷 在第一基底4a的整个表面上。将特定的电压施加到共电极,因而在共电极和 像素电极之间形成特定的电场。在该电场的作用下,注入在第一基底4a和第 二基底4b之间的液晶的阵列角(array angle)发生变化,由于阵列角的改变 而导致透光率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显示期望的图像。同时,尽管未示出,但是液晶显示面板4的上侧和下侧还分别设置有上 偏振板和下偏振板。背光组件50被构造有发光二极管12、发光二极管基底14、导光板18、 反射板20、光学片10和模制框架16。将发光二极管12以芯片的形状安装在发光二极管基底14上,并且发光 二极管12对应于从发光二极管基底14供应的驱动信号产生特定亮度的光。 换言之,发光二极管12用作包括液晶显示面板4和背光组件50的液晶显示 装置的光源。发光二极管基底14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24,发光二极管基底14相应 于从第一印刷电路板24供应的控制信号对发光二极管12供应驱动信号。在 发光二极管基底14上安装至少一个电路组件,例如安装对发光二极管12供 应驱动信号的电路组件13 。导光板18将从发光二极管12产生的光供应到液晶显示面板4。换言之, 导光板18将光供给到位于导光板18上侧的液晶显示面板4,同时从导光板 18的该侧供应光。这里,为了防止光泄漏和出现热点,将导光板18的厚度 设置成大于或等于发光二极管12的厚度。因此,导光板18的厚度被设置成 通常大于包括在背光组件50中的组件(如光学片10)的厚度。反射板20位于导光板18的后侧,将从导光板18入射的光再次供给到导 光板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组件,包括用于对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光源;模制框架,包括在背光组件中并保持地容纳液晶显示面板和光源以及围绕光源的至少两侧,并且模制框架的围绕光源所述侧的至少一个区域被至少一个孔穿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廷勋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