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浮态动态平衡控制的船用走轨式门式起重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08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浮态动态平衡控制的船用走轨式门式起重机结构。其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设有U形的船坞,所述船坞两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中间轨道板,两个中间轨道板上端面设有主上轨道,两个中间轨道板下端面设有主下轨道,船坞内横跨设置起重机门架,所述起重机门架两端固设支撑架,支撑架内转动连接多个上滚轮,多个上滚轮下端面共同滚动连接在中间轨道板的主上轨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保证起重机不发生倾覆,同时具备了浮态动态平衡调节功能,能够确保应用本起重机结构的船舶、海洋平台等的浮态保持稳定,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与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浮态动态平衡控制的船用走轨式门式起重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
,尤其是一种带浮态动态平衡控制的船用走轨式门式起重机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对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发展十分重视,随着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与进步,我国需要各种大型船舶与海洋工程类装备,其中包括了船用起重机等一些关键性的装备。现有技术中,船用起重机形式相对单一,并且缺乏走轨式起重机这类灵活性强的结构形式。现有技术中,船用起重机都为固定单臂式结构,其灵活性差,吊重范围也有限,且吊臂覆盖距离有限,对于大跨距吊重往往还需布置多台固定式单臂起重机,成本较高。走轨式门式起重机具有吊重大、作业范围大、灵活性强等特点,但用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上,会造成船舶、浮船坞或海洋平台浮态发生较大的变化,且走轨式门式起重机用于海上船舶、平台等,会产生易倾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带浮态动态平衡控制的船用走轨式门式起重机结构,能够用于船舶、浮船坞或者海洋平台,使其具备门式起重机大吊重能力;同时保证起重机不会发生倾覆,还能动态平衡控制浮态,在吊重时保证船舶、浮船坞或海洋平台的整体浮态不变,有效保证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浮态动态平衡控制的船用走轨式门式起重机结构,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设有U形的船坞,所述船坞两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中间轨道板,两个中间轨道板上端面设有主上轨道,两个中间轨道板下端面设有主下轨道,船坞内横跨设置起重机门架,所述起重机门架两端固设支撑架,支撑架内转动连接多个上滚轮,多个上滚轮沿着支撑架长度方向形成一排分布设置,多个上滚轮下端面共同滚动连接在中间轨道板的主上轨道上;所述支撑架下方设有平衡配载模块,中间轨道板前后端分别设有平衡轮,平衡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船坞侧壁上;所述支撑架前端固定连接第一牵引钢丝一端,第一牵引钢丝另一端绕过支撑架前端的平衡轮后反向延伸到平衡配载模块前端并固定连接平衡配载模块前端,支撑架后端固定连接第二牵引钢丝一端,第二牵引钢丝另一端绕过支撑架后端的平衡轮后反向延伸到平衡配载模块后端并固定连接平衡配载模块后端;所述平衡配载模块内转动连接多个下滚轮,多个下滚轮沿着平衡配载模块长度方向形成一排分布设置,多个下滚轮上端面共同连接在中间轨道板的主下轨道上。进一步的,中间轨道板横截面为T形。进一步的,中间轨道板正上方设有横截面为L形的上轨道板,上轨道板的侧面固定连接在船坞侧壁上,上轨道板下端面设有辅助上轨道,多个上滚轮上端面共同滚动连接在上轨道板的辅助上轨道上。进一步的,中间轨道板正下方设有横截面为L形的下轨道板,下轨道板的侧面固定在船坞侧壁上,下轨道板上端面设有辅助下轨道,多个下滚轮下端面共同滚动连接在下轨道板的辅助下轨道上。进一步的,下轨道板下方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主支撑板,多个主支撑板沿着下轨道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个主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下轨道板下端面,多个主支撑板下端延伸到船坞底部,多个主支撑板中部设有水平设置的辅助支撑板,辅助支撑板从船坞侧壁前端延伸到船坞侧壁后端,辅助支撑板和多个主支撑板共同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平衡配载模块内设有储水腔,平衡配载模块侧壁上设有与储水腔连通的进水口,进水口上连接水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能够有效保证起重机不发生倾覆,同时具备了浮态动态平衡调节功能,能够确保应用本起重机结构的船舶、海洋平台等的浮态保持稳定,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与实用性;具有很强的通用性,方便布置于各类大型船舶、浮船坞以及海洋平台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工程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视角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视角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去掉船体后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船体结构图。其中:1、船体;2、起重机门架;3、平衡轮;4、上滚轮;5、上轨道板;6、中间轨道板;7、下轨道板;8、主支撑板;9、第一牵引钢丝;10、辅助支撑板;11、第二牵引钢丝;12、支撑架;13、平衡配载模块;14、下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船体1,船体1内设有U形的船坞,船坞两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横截面为T形的中间轨道板6,两个中间轨道板6上端面设有主上轨道,两个中间轨道板6下端面设有主下轨道。船坞内横跨设置起重机门架2,起重机门架2两端固设支撑架12,支撑架12内转动连接多个上滚轮4,多个上滚轮4沿着支撑架12长度方向形成一排分布设置,多个上滚轮4下端面共同滚动连接在中间轨道板6的主上轨道上。支撑架12通过上滚轮4和主上轨道的配合实现在船坞侧壁上的行走移动。在具体应用时,船体1能够采用船舶、浮船坞或海洋平台等具体结构。为了提高支撑架12前后行走移动的稳定性,如图1和图2所示,中间轨道板6正上方设有横截面为L形的上轨道板5,上轨道板5的侧面固定连接在船坞侧壁上。上轨道板5下端面设有辅助上轨道,多个上滚轮4上端面共同滚动连接在上轨道板5的辅助上轨道上。通过上轨道板5和中间轨道板6对上滚轮4的夹持作用,提高了上滚轮4行走时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支撑架12下方设有平衡配载模块13。平衡配载模块13内设有储水腔,平衡配载模块13侧壁上设有与储水腔连通的进水口,进水口上连接水泵,在使用时,根据需要通过水泵向储水腔内泵水或向储水腔外泵水,从而调节平衡配载模块13的质量,用以平衡吊机起吊不同重量物体所引起的浮态变化。中间轨道板6前后端分别设有平衡轮3,平衡轮3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船坞侧壁上。支撑架12前端固定连接第一牵引钢丝9一端,第一牵引钢丝9另一端绕过支撑架12前端的平衡轮3后反向延伸到平衡配载模块13前端并固定连接平衡配载模块13前端。支撑架12后端固定连接第二牵引钢丝11一端,第二牵引钢丝11另一端绕过支撑架12后端的平衡轮3后反向延伸到平衡配载模块13后端并固定连接平衡配载模块13后端。平衡配载模块13能够随起重机门架2的移动而进行反向移动,以保证船舶、浮船坞或海洋平台的整体浮态保持动态平衡。进行大吊重货物吊运时,平衡配载模块13能够进行配载调节来调节重量以保证浮态平衡,可采用加注或排出配载水,或者增减压载块的方式进行调节。浮态平衡控制结构可与船舶、浮船坞或者海洋平台的压载水结构连接,以实现平衡配载模块13的配载以及压载水结构的调节,从而保证船舶、浮船坞或海洋平台的整体浮态平衡。如图3所示,平衡配载模块13内转动连接多个下滚轮14,多个下滚轮14沿着平衡配载模块13长度方向形成一排分布设置,多个下滚轮14上端面共同连接在中间轨道板6的主下轨道上。平衡配载模块13通过下滚轮14和主下轨道的配合实现在船坞侧壁上的行走移动。为了提高平衡配载模块13前后行走移动时的稳定性,如图1和图2所示,中间轨道板6正下方设有横截面为L形的下轨道板7,下轨道板7的侧面固定在船坞侧壁上。下轨道板7上端面设有辅助下轨道,多个下滚轮14下端面共同滚动连接在下轨道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浮态动态平衡控制的船用走轨式门式起重机结构,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内设有U形的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坞两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中间轨道板(6),两个中间轨道板(6)上端面设有主上轨道,两个中间轨道板(6)下端面设有主下轨道,船坞内横跨设置起重机门架(2),所述起重机门架(2)两端固设支撑架(12),支撑架(12)内转动连接多个上滚轮(4),多个上滚轮(4)沿着支撑架(12)长度方向形成一排分布设置,多个上滚轮(4)下端面共同滚动连接在中间轨道板(6)的主上轨道上;所述支撑架(12)下方设有平衡配载模块(13),中间轨道板(6)前后端分别设有平衡轮(3),平衡轮(3)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船坞侧壁上;所述支撑架(12)前端固定连接第一牵引钢丝(9)一端,第一牵引钢丝(9)另一端绕过支撑架(12)前端的平衡轮(3)后反向延伸到平衡配载模块(13)前端并固定连接平衡配载模块(13)前端,支撑架(12)后端固定连接第二牵引钢丝(11)一端,第二牵引钢丝(11)另一端绕过支撑架(12)后端的平衡轮(3)后反向延伸到平衡配载模块(13)后端并固定连接平衡配载模块(13)后端;所述平衡配载模块(13)内转动连接多个下滚轮(14),多个下滚轮(14)沿着平衡配载模块(13)长度方向形成一排分布设置,多个下滚轮(14)上端面共同连接在中间轨道板(6)的主下轨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浮态动态平衡控制的船用走轨式门式起重机结构,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内设有U形的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坞两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中间轨道板(6),两个中间轨道板(6)上端面设有主上轨道,两个中间轨道板(6)下端面设有主下轨道,船坞内横跨设置起重机门架(2),所述起重机门架(2)两端固设支撑架(12),支撑架(12)内转动连接多个上滚轮(4),多个上滚轮(4)沿着支撑架(12)长度方向形成一排分布设置,多个上滚轮(4)下端面共同滚动连接在中间轨道板(6)的主上轨道上;所述支撑架(12)下方设有平衡配载模块(13),中间轨道板(6)前后端分别设有平衡轮(3),平衡轮(3)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船坞侧壁上;所述支撑架(12)前端固定连接第一牵引钢丝(9)一端,第一牵引钢丝(9)另一端绕过支撑架(12)前端的平衡轮(3)后反向延伸到平衡配载模块(13)前端并固定连接平衡配载模块(13)前端,支撑架(12)后端固定连接第二牵引钢丝(11)一端,第二牵引钢丝(11)另一端绕过支撑架(12)后端的平衡轮(3)后反向延伸到平衡配载模块(13)后端并固定连接平衡配载模块(13)后端;所述平衡配载模块(13)内转动连接多个下滚轮(14),多个下滚轮(14)沿着平衡配载模块(13)长度方向形成一排分布设置,多个下滚轮(14)上端面共同连接在中间轨道板(6)的主下轨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浮态动态平衡控制的船用走轨式门式起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轨道板(6)横截面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心愿陈彧超吴晓飞路振吴小峰张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