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座椅扶手的多档位调节机构及汽车座椅扶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扶手调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座椅扶手的多档位调节机构及汽车座椅扶手。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水平的升级,人们对于汽车舒适性的追求越来越高,比如对座椅扶手的舒适性要求。扶手属于一种功能性配件,通常设置在座椅的侧部,用于支撑乘坐人员的手部,从而改善用户乘坐的舒适性。为使用户的乘坐空间灵活可变,部分扶手是以收折方式安装在座椅侧部的,在现有技术中,这些可收折的扶手大多是通过简单的转动装配来实现收折的,扶手无法进行档位调节,即扶手仅有初始点和终止使用点两个位置,从而导致扶手不能够满足不同体型的用户使用,舒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即便是少部分扶手具有多档位调节功能,但是这些具有多档位调节功能的扶手仍存在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高和容易损坏等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座椅扶手的多档位调节机构,结构简单,产品易于实现,扶手调节便利,能够满足不同体型的用户使用,舒适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座椅扶手的多档位调节机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具有装配腔的壳体总成,壳体总成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该转轴穿过所述装配腔,装配腔限定转轴的转动范围,并在所述转动范围内依次形成调节段和自由转动段;转轴上固套有驱动板,该驱动板位于装配腔内,驱动板上通过弹性元件活动地安装有锁止板,该锁止板外端设有外齿部,所述装配腔内在对应调节段区域设有能够与外齿部啮合的内齿部,所述内齿部和外齿部被构造为相互适应的单向齿结构;r>装配腔在对应内齿部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锁定导向部和解锁导向部,其中,锁定导向部位于内齿部远离调节段的一端;当锁止板随驱动板转动至锁定导向部位置时,在该锁定导向部作用下,锁止板沿驱动板径向向外运动,并与内齿部啮合,弹性元件朝着使外齿部和内齿部啮合的方向对锁止板施力,转轴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着锁定导向部到解锁导向部的方向在调节段内逐级转动;当锁止板转动至解锁导向部位置时,解锁导向部迫使锁止板沿驱动板径向向内运动,外齿部和内齿部分离,并使弹性元件朝着使锁止板向内运动的方向对其施力,转轴能够相对于壳体总成在所述转动范围内自由转动。采用上述结构,扶手支撑体固定安装在转轴,即可手动控制扶手转动收折和展开使用,其中在收折状态下,弹性元件的弹力使锁止板靠近驱动板,锁止板上的外齿部与壳体总成上的内齿部处于分离状态,此时扶手支撑体可在转动范围内自由转动,并且在收折状态下扶手支撑体通常位于座椅靠背的侧部上。用户需要使用扶手支撑体时,向下转动扶手支撑体,锁止板与锁定导向部发生碰撞,锁定导向部迫使弹性元件的弹力转向,弹性元件的弹力使锁止板朝远离驱动板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内齿部与外齿部啮合,即形成扶手的锁定,在锁定状态下,轻抬扶手支撑体,可以改变内齿部在外齿部上的啮合位置,从而调整扶手的使用高度,以满足不同体型的用户使用,舒适性好。同时,该款扶手调节机构通过较少的零部件实现了多档位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操控便利、产品易于实现、使用寿命长等技术优势。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元件为转向双扭力弹簧,其一端挂接在驱动板上,另一端挂接在锁止板上。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实现弹性元件的弹力转向。作为优选:所述内齿部的齿数大于外齿部的齿数。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实现多档位调节,并保证多档位调节具有较好的锁止力。作为优选:所述装配腔远离内齿部的一端设有预紧力卡槽,所述驱动板的侧壁上设有与预紧力卡槽相适应的卡柱。采用上述结构,扶手收折在座椅靠背的侧部时,卡柱嵌合在预紧力卡槽内,能够防止扶手支撑体向前脱出。作为优选:所述壳体总成由端部壳体、中间板和端部盖板扣合而成,其中所述中间板为空心结构,并位于端部壳体与端部盖板之间。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构成壳体总成内部的装配腔,使调节机构各部件的装配更为容易。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上依次设有连接部、与端部壳体转动配合的第一支撑部、与驱动板固定套接的花键齿、以及与端部盖板转动配合的第二支撑部。采用上述结构,便于装配。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板对应弹性元件的位置设有收置槽,收置槽的槽底上设有挂接孔。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装配弹性元件。作为优选:所述锁止板的前端设有前碰撞弧面,后端设有后碰撞弧面,所述锁定导向部为能够与前碰撞弧面滑动接触的曲面,所述解锁导向部为能够与后碰撞弧面滑动接触的支撑凸块。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控制锁止板克服弹性元件的阻力相对驱动板转动,即:保证锁止板更容易在锁止和解锁状态切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支撑体,其关键在于:还包括上述用于座椅扶手的多档位调节机构,所述扶手支撑体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的连接部上。采用上述结构,扶手通过较少的零部件实现了多档位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操控便利、产品易于实现、使用寿命长等技术优势。同时,扶手支撑体直接安装在转轴上,能够有效地防止扶手的转轴脱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扶手使用和收折方便,可操控性好,具有多档位调节,能够满足不同体型的用户使用,舒适性好,富有高级感。2、调节机构通过较少的零部件实现了多档位调节,具有结构简单、产品易于实现、使用寿命长等技术优势,市场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调节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7为调节结构对应扶手所处的几种状态,其中:图2中扶手处于收折状态,图4为锁止板前端即将与锁定导向部发生碰撞接触的示意图,图5为扶手处于展开使用状态,图7为锁止板后端与解锁导向部发生碰撞接触的示意图;图8为壳体总成中端部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座椅扶手的多档位调节机构,涉及的部件有:壳体总成1、转轴2、驱动板3和锁止板5,其中壳体总成1由端部壳体11、中间板12和端部盖板13扣合而成,中间板12为空心结构,并位于端部壳体11与端部盖板13之间。端部壳体11、中间板12和端部盖板13扣合在一起后,空心结构的中间板12使壳体总成1内部形成装配腔1a,转轴2转动安装在壳体总成1上,并穿过装配腔1a,装配腔1a限定转轴2的转动范围,并在所述转动范围内依次形成调节段a和自由转动段b;驱动板3固定套装在转轴2上,并位于装配腔1a内,锁止板5通过弹性元件4转动支撑在驱动板3上,转轴2转动时,锁止板5能够随驱动板3同步转动。再如图2和3所示,锁止板5上设有外齿部5a,装配腔1a内设有能够与外齿部5a啮合的内齿部1b,且内齿部1b的齿数大于外齿部5a的齿数,装配腔1a在对应内齿部1b两端的位置分设有锁定导向部1c和解锁导向部1d,锁止板5的前端设有前碰撞弧面5b,后端设有后碰撞弧面5c,锁定导向部1c为能够与前碰撞弧面5b滑动接触的曲面,解锁导向部1d为能够与后碰撞弧面5c滑动接触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座椅扶手的多档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装配腔(1a)的壳体总成(1),壳体总成(1)上转动安装有转轴(2),该转轴(2)穿过所述装配腔(1a),装配腔(1a)限定转轴(2)的转动范围,并在所述转动范围内依次形成调节段(a)和自由转动段(b);/n转轴(2)上固套有驱动板(3),该驱动板(3)位于装配腔(1a)内,驱动板(3)上通过弹性元件(4)活动地安装有锁止板(5),该锁止板(5)外端设有外齿部(5a),所述装配腔(1a)内在对应调节段(a)区域设有能够与外齿部(5a)啮合的内齿部(1b),所述内齿部(1b)和外齿部(5a)被构造为相互适应的单向齿结构;/n装配腔(1a)在对应内齿部(1b)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锁定导向部(1c)和解锁导向部(1d),其中,锁定导向部(1c)位于内齿部(1b)远离调节段(a)的一端;/n当锁止板(5)随驱动板(3)转动至锁定导向部(1c)位置时,在该锁定导向部(1c)作用下,锁止板(5)沿驱动板(3)径向向外运动,并与内齿部(1b)啮合,弹性元件(4)朝着使外齿部(5a)和内齿部(1b)啮合的方向对锁止板(5)施力,转轴(2)能够在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座椅扶手的多档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装配腔(1a)的壳体总成(1),壳体总成(1)上转动安装有转轴(2),该转轴(2)穿过所述装配腔(1a),装配腔(1a)限定转轴(2)的转动范围,并在所述转动范围内依次形成调节段(a)和自由转动段(b);
转轴(2)上固套有驱动板(3),该驱动板(3)位于装配腔(1a)内,驱动板(3)上通过弹性元件(4)活动地安装有锁止板(5),该锁止板(5)外端设有外齿部(5a),所述装配腔(1a)内在对应调节段(a)区域设有能够与外齿部(5a)啮合的内齿部(1b),所述内齿部(1b)和外齿部(5a)被构造为相互适应的单向齿结构;
装配腔(1a)在对应内齿部(1b)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锁定导向部(1c)和解锁导向部(1d),其中,锁定导向部(1c)位于内齿部(1b)远离调节段(a)的一端;
当锁止板(5)随驱动板(3)转动至锁定导向部(1c)位置时,在该锁定导向部(1c)作用下,锁止板(5)沿驱动板(3)径向向外运动,并与内齿部(1b)啮合,弹性元件(4)朝着使外齿部(5a)和内齿部(1b)啮合的方向对锁止板(5)施力,转轴(2)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着锁定导向部(1c)到解锁导向部(1d)的方向在调节段(a)内逐级转动;
当锁止板(5)转动至解锁导向部(1d)位置时,解锁导向部(1d)迫使锁止板(5)沿驱动板(3)径向向内运动,外齿部(5a)和内齿部(1b)分离,并使弹性元件(4)朝着使锁止板(5)向内运动的方向对其施力,转轴(2)能够相对于壳体总成(1)在所述转动范围内自由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椅扶手的多档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4)为转向双扭力弹簧,其一端挂接在驱动板(3)上,另一端挂接在锁止板(5)上。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军,邓新元,陆弋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