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靠枕座椅固定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49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靠枕座椅固定架结构,包括架体、壳体、支撑臂、座椅固定部,壳体与架体之间设有座椅固定部,所述座椅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扣,第二固定扣,所述第一固定扣和第二固定扣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卡齿,第二固定卡齿,架体下方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对应卡齿和第二对应卡齿,所述第一对应卡齿与第一固定卡齿卡合,第二对应卡齿与第二固定卡齿卡合;通过在固定板上设有的第一对应卡齿和第二对应卡齿与汽车固定部上的第一固定卡齿,第二固定卡齿卡合实现了对于第一固定扣、第二固定扣的位置调整,作为一种新的连接结构以及其优化,稳固效果更好,通用性强,调节方式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靠枕座椅固定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靠枕座椅固定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存环境的日益改善,人们对于生活的健康舒适的要求增加,汽车的使用增加,汽车靠枕日渐被人们所青睐,人们对于靠枕的需求也越来越广。申请号为201810882291.X,专利名称汽车座椅以及汽车侧靠枕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提出了通过齿轮条实现固定扣的移动。现有技术方案中对于固定扣固定效果较差,固定的过程中受力后会有移位现象,容易出现部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靠枕座椅固定架结构,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靠枕座椅固定架结构,包括架体、壳体、支撑臂、座椅固定部,壳体与架体之间设有座椅固定部,所述座椅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扣,第二固定扣,所述第一固定扣和第二固定扣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卡齿,第二固定卡齿,架体下方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对应卡齿和第二对应卡齿,所述第一对应卡齿与第一固定卡齿卡合,第二对应卡齿与第二固定卡齿卡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架体上还设有滑槽,第一固定扣上设有第一滑动边和第二固定扣上设有第二滑动边;所述第一滑动边和第二滑动边可以在滑槽内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固定扣向第二固定扣方向延伸有第一滑动齿条,第二固定扣向第一固定扣方向延伸有第二滑动齿条,第一滑动齿条和第二滑动齿条之间设有滑动轮,滑动轮中心轴固定在架体上。r>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其中第一固定板与固定架上的固定一部铰接,第二固定板与固定架上的固定二部铰接;架体两侧设有挡板固定部,挡板固定部包括设置在架体上的固定槽、固定槽侧边设有的挡块和伸缩板,伸缩板侧边设有弹性装置,伸缩板上设有凸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开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其中第一固定板与固定架上的固定一部铰接,第二固定板与固定架上的固定二部铰接;固定板两端通过螺丝与架体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一部上设有第一凸柱,固定二部上设有第二凸柱,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转动孔;壳体在固定一部和固定二部处设有相应盖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架体中部设有挂件可滑动定位部,挂件通过螺母结构与架体件固定其中,挂件设有定位波点,挂件上设有折弯部。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汽车靠枕座椅固定架结构,通过在固定板上设有的第一对应卡齿和第二对应卡齿与汽车固定部上的第一固定卡齿,第二固定卡齿卡合实现了对于第一固定扣、第二固定扣的位置调整,作为一种新的连接结构以及其优化,稳固效果更好,通用性强,调节方式简单。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三;图4是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中标号:1、架体;2、壳体;3、支撑臂,4、座椅固定部;5、固定板;41、第一固定扣;42、第二固定扣;411、第一固定卡齿;421、第二固定卡齿;51、第一对应卡齿;52、第二对应卡齿;11、滑槽;412、第一滑动边;422、第二滑动边;413第一滑动齿条;423、第二滑动齿条;6、滑动轮;53、第一固定板;54、第二固定板;12、固定一部;13、固定二部;15、挡板固定部;151、固定槽;152、挡块;153、伸缩板;154、弹性装置;1531、凸块;8、螺丝;121、第一凸柱;131、第二凸柱;531、第一转动孔;541、第二转动孔;21、盖板;16、挂件固定部;7、挂件;21、折弯部;9、卡托;72、滑动定位波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附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靠枕座椅固定架结构,包括架体1、壳体2、支撑臂3、座椅固定部4,壳体2与架体1之间设有座椅固定部4,座椅固定架4用于与汽车座椅上的固定杆进行固定,所述座椅固定部4包括第一固定扣41,第二固定扣42,通过第一固定扣41,和第二固定扣42卡住汽车座椅上的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扣41和第二固定扣42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卡齿411,第二固定卡齿421,架体1下方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上设有第一对应卡齿51和第二对应卡齿52,所述第一对应卡齿51与第一固定卡齿411卡合,第二对应卡齿52与第二固定卡齿421卡合;通过固定板5上设有的第一对应卡齿51和第二对应卡齿52,实现对第一固定扣41和第二固定扣42的限位与固定;通过再固定板5实现了座椅固定部4的固定,稳固效果更好,且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对应卡齿51与第一固定卡齿411卡合位置和第二对应卡齿52与第二固定卡齿421卡合位置,实现不同汽车上汽车固定柱位置不同造成的固定问题。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为了更好的实现座椅固定部4上与固定板5连接的另外一侧,所述架体上还设有滑槽11,第一固定扣41上设有第一滑动边412和第二固定扣42上设有第二滑动边422;所述第一滑动边412和第二滑动边422可以在滑槽11内移动,通过滑槽11设计,更好的实现了第一固定扣41和第二固定扣42位置调整,调整好位置后再通过固定板5实现对于汽车固定部位置的固定。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案,第一固定扣41向第二固定扣42方向延伸有第一滑动齿条413,第二固定扣42向第一固定扣41方向延伸有第二滑动齿条423,第一滑动齿条413和第二滑动齿条423之间设有滑动轮6,滑动轮6中心轴固定在架体1上,通过第一滑动齿条413和第二滑动齿条423在滑动轮6上的相对移动调整第一固定扣41和第二固定扣42之间的相对位置;针对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固定板5上设有的第一对应卡齿51和第二对应卡齿52来实现座椅固定部的固定,为了更好的实现针对不同汽车固定柱位置实现调整,提出如下优化,所述固定板5包括第一固定板53和第二固定板54,其中第一固定板53与固定架1上的固定一部12铰接,第二固定板54与固定架上的固定二部13铰接;架体1两侧设有挡板固定部15,挡板固定部15包括设置在架体1上的固定槽151、固定槽151侧边设有的挡块152,固定槽151上设有伸缩板153,伸缩板153侧边设有弹性装置154,伸缩板153上设有凸块1531;第一固定板53和第二固定板54上设有固定开口55,通过按压伸缩板153可以实现固定板5与架体1间的脱离或固定,更方便的实现了第一固定板53和第二固定板54脱离架体后对于第一固定扣41和第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靠枕座椅固定架结构,包括架体、壳体、支撑臂、座椅固定部,壳体与架体之间设有座椅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扣,第二固定扣,所述第一固定扣和第二固定扣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卡齿,第二固定卡齿,架体下方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对应卡齿和第二对应卡齿,所述第一对应卡齿与第一固定卡齿卡合,第二对应卡齿与第二固定卡齿卡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靠枕座椅固定架结构,包括架体、壳体、支撑臂、座椅固定部,壳体与架体之间设有座椅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扣,第二固定扣,所述第一固定扣和第二固定扣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卡齿,第二固定卡齿,架体下方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对应卡齿和第二对应卡齿,所述第一对应卡齿与第一固定卡齿卡合,第二对应卡齿与第二固定卡齿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靠枕座椅固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还设有滑槽,第一固定扣上设有第一滑动边和第二固定扣上设有第二滑动边;所述第一滑动边和第二滑动边可以在滑槽内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靠枕座椅固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扣向第二固定扣方向延伸有第一滑动齿条,第二固定扣向第一固定扣方向延伸有第二滑动齿条,第一滑动齿条和第二滑动齿条之间设有滑动轮,滑动轮中心轴固定在架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靠枕座椅固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清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龙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