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明专利>正文

一种骨传导座椅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243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8
一种骨传导座椅头枕,由头枕蒙皮和头枕内芯构成该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该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上相对人体头部一侧安装有新型电振动单元,该新型电振动单元至少由一个电振动器件和与其匹配的信号过滤机构构成,其中该电振动器件安装在信号过滤机构上朝向人体头部位置,该信号过滤机构与本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固定连接,该新型电振动单元与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相匹配,本专利首次使此类产品内部的振动能量被选择性过滤,因此可以在不减小电振动器件对人头部振动能量输出的情况下降低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产生的漏音现象,从而使听觉感受不变,克服了现有漏音解决方案直接降低电振动器件振动功率后会使用户听觉感受劣化问题,使市场前景极大广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传导座椅头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传导座椅头枕,主要用于交通工具上的驾乘人员接听车载免提电话和音乐、人机多媒体交互等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在先申请ZL201420259874.4已经公开了一种交通工具用个人听觉装置,该现有技术能够通过座椅头枕内安装的电振动单元把声波的机械振动通过人体头骨传递给使用者的听觉系统,其他人由于头部不能与该座椅头枕的电振动单元接触,所以该座椅头枕的声波振动无法传递给其他人,因此理论上其他人无法听见,从而解决了乘客之间因收听不同音频会相互干扰的难题。但是,由于电振动单元显然必须安装在头枕主体上才能传递到人体头部,因此当电振动单元对人体发出振动的时候也必然会引起头枕主体振动,该头枕主体的振动必然引起周边空气振动后变成旁边的人可以直接听到的声音,这就是漏音现象,这是此类产品的通病,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性的体现,目前的现有技术只能通过降低振动功率来解决,但是振动功率下降后使用者听到的声音就会变小,必然会影响听觉感受。这种漏音现象虽然一般都不大,需要侧耳倾听才能听到,几乎不会干扰到旁边的乘客,但是如果环境十分安静、距离又十分近的极端情况下这个漏音就可能被旁边的人听清,从而导致现有骨传导座椅头枕产品的私密性还不够十分完美、还有待提高。因此为了使此类产品具有更强大竞争力和更广阔市场前景,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解决漏音问题来提高产品的私密性能。现有技术解决漏音问题的技术原理是在遇到有较高私密性需求的使用场景时,直接限制或降低电振动单元的振动输出功率,该解决方案确实可以简单有效地提高私密性能,其不足之处是随着振动功率的降低使用者听到的声音会变小,听觉感受会随之劣化,甚至可能会听不清楚内容。可见,如果解决不好该私密性与振动功率这对矛盾,将会使此类产品未来市场空间受到限制;如果私密性与振动功率这对矛盾解决了,将会显著提高此类骨传导座椅头枕的用户体验和使用效果,将显著增强此类产品的竞争力、使市场前景得到极大广展,市场前景将十分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传导座椅头枕,该骨传导座椅头枕能够在振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漏音,不会影响使用者的听觉感受。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传导座椅头枕,由头枕蒙皮和该头枕蒙皮内的头枕内芯构成该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在该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上相对人体头部的一侧安装有新型电振动单元,其特征是:该新型电振动单元至少由一个电振动器件和与其匹配的信号过滤机构构成,其中该电振动器件安装在信号过滤机构上朝向人体头部的位置,该信号过滤机构与该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固定连接。该骨传导座椅头枕,其特征是:该信号过滤机构至少由一个充填有流动性物质的囊和该囊与人体头部相对一面覆盖的柔性层构成,该电振动器件与该柔性层机械连接,该囊与本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机械连接。该骨传导座椅头枕,其特征是:该信号过滤机构是由弹簧机构和固定弹簧机构的底座构成,该弹簧机构的弹性端与电振动器件固定连接、该弹簧机构的固定端与底座固定连接,该底座与本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固定连接。该骨传导座椅头枕,其特征是:该信号过滤机构是正面设有凹槽的块状弹性体,该凹槽的形状与电振动器件外形匹配用于嵌入该电振动器件,该信号过滤机构与本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固定连接。该骨传导座椅头枕,其特征是:该囊包括左囊袋和右囊袋,该左囊袋与右囊袋通过导管连接,该导管还与调压模块连接。该骨传导座椅头枕,其特征是:该电振动器件固定在摆臂的活动端,摆臂的固定端与底座转动连接,该底座与本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固定连接,该摆臂与囊上覆盖的柔性层机械接触,从而使囊变形后可以推动该摆臂运动。该骨传导座椅头枕,其特征是:该电振动器件直接固定在囊外部覆盖的柔性层上预制的凹槽中。该骨传导座椅头枕,其特征是:该新型电振动单元的正面轮廓大于等于本骨传导座椅头枕正面与人体头部接触的区域,使该新型电振动单元可对人体头部依靠进行支撑。该骨传导座椅头枕,其特征是:该电振动器件的背面有导热棒,该导热棒的另一端具有散热翅片。该骨传导座椅头枕,其特征是:该新型电振动单元至少在安装有电振动器件的那一面覆盖有低共振蒙皮,该低共振蒙皮的共振频段与该电振动器件主要工作的振动频段不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样的:本专利改变了现有技术的产品结构,重新设计了新型电振动单元和与之结构相匹配的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其中,该新型电振动单元主要由电振动器件和与之相匹配的信号过滤机构构成主体部分,该电振动器件安装在与之相匹配的信号过滤机构上朝向人体头部方向的位置上,该信号过滤机构则安装在本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上朝向人体头部一侧的位置上,这样该新型电振动单元中的电振动器件就刚好可以处于人体头部后方位置,只要人体头部向后倚靠就可以直接压在电振动器件上使振动可以对人体头部直接传递。与此同时,由于该电振动器件与本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之间设置有信号过滤机构,该信号过滤机构具有弹簧缓冲结构、囊缓冲结构、块状弹性体结构,该信号过滤机构只对延振动能量传递方向上的振动发挥过滤作用,因此该信号过滤机构不会阻止电振动器件对人头部发出振动,只过滤电振动器件向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的振动能量,从而使漏音被抑制。显然,本专利与现有技术直接降低电振动器件振动功率的方案存在本质不同,本方案首次使此类产品内部的振动能量被选择性过滤,因此不需要降低电振动器件的振动功率就可以解决漏音问题,同时传递给使用者的振动能量不受影响,所以使用者听到的声音不会变小、听觉感受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将显著提高此类骨传导座椅头枕产品的用户体验和使用效果,使新一代的骨传导座椅头枕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幅增强、市场前景得到极大广展。附图说明图1是本产品实施例一的“X”形片簧结构方案示意图。图2是本产品实施例一的螺旋弹簧支撑摆臂结构方案示意图。图3是本产品实施例二的囊上直接安装电振动器件结构方案示意图。图4是本产品实施例二的摆臂与囊组合结构方案示意图。图5是本产品实施例三的信号过滤机构采用块状弹性体方案示意图。图6是本产品实施例三的头部靠垫式新型电振动单元结构方案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头枕蒙皮,2.头枕内芯,3.新型电振动单元,4.电振动器件,5.信号过滤机构,6.囊,7.低共振蒙皮,8.弹簧机构,9.柔性层,10.底座,11.调压模块,12.导热棒。具体实施方式本骨传导座椅头枕如附图1所示,头枕蒙皮1和该头枕蒙皮1内的头枕内芯2构成本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在本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上相对人体头部的一侧安装有至少一个新型电振动单元3。该新型电振动单元3的主体部分至少由一个电振动器件4和与其匹配的信号过滤机构5构成;当然,根据具体产品设计该新型电振动单元3还可以再外套一层低共振蒙皮7或者再内置其它传感器、电子开关、电子电路等部件,并且其中的信号过滤机构5根据具体产品要求可以采用弹簧缓冲结构、囊缓冲结构、块状弹性体结构以及它们的组合等不同设计方案,分别介绍如下:例一,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信号过滤机构5采用弹簧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传导座椅头枕,由头枕蒙皮(1)和该头枕蒙皮(1)内的头枕内芯(2)构成该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在该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上相对人体头部的一侧安装有新型电振动单元(3),其特征是:该新型电振动单元(3)至少由一个电振动器件(4)和与其匹配的信号过滤机构(5)构成,其中该电振动器件(4)安装在信号过滤机构(5)上朝向人体头部的位置,该信号过滤机构(5)与该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涉及一种骨传导座椅头枕,由头枕蒙皮(1)和该头枕蒙皮(1)内的头枕内芯(2)构成该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在该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上相对人体头部的一侧安装有新型电振动单元(3),其特征是:该新型电振动单元(3)至少由一个电振动器件(4)和与其匹配的信号过滤机构(5)构成,其中该电振动器件(4)安装在信号过滤机构(5)上朝向人体头部的位置,该信号过滤机构(5)与该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座椅头枕,其特征是:该信号过滤机构(5)至少由一个充填有流动性物质的囊(6)和该囊(6)与人体头部相对一面覆盖的柔性层(9)构成,该电振动器件(4)与该柔性层(9)机械连接,该囊(6)与本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机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座椅头枕,其特征是:该信号过滤机构(5)是由弹簧机构(8)和固定弹簧机构(8)的底座(10)构成,该弹簧机构(8)的弹性端与电振动器件(4)固定连接、该弹簧机构(8)的固定端与底座(10)固定连接,该底座(10)与本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座椅头枕,其特征是:该信号过滤机构(5)是正面设有凹槽的块状弹性体,该凹槽的形状与电振动器件(4)外形匹配用于嵌入该电振动器件(4),该信号过滤机构(5)与本骨传导座椅头枕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陈锋
申请(专利权)人:陈明陈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