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411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和车辆,头枕组件包括:头枕;侧翼,侧翼分别通过连杆机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头枕的侧面;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侧翼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嵌入所述头枕内,所述第二连杆限定出朝所述头枕侧面敞开的插孔,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插孔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侧分别通过连杆机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头枕的侧面,侧翼与头枕的拆装方便,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
,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和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的侧翼设计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的追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该头枕组件使用方便,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个性需求。根据技术实施例用于车辆座椅的的头枕组件,包括:头枕;侧翼,侧翼分别通过连杆机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头枕的侧面;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侧翼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嵌入所述头枕内,所述第二连杆限定出朝所述头枕侧面敞开的插孔,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插孔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侧分别通过连杆机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头枕的侧面,侧翼与头枕的拆装方便,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固定位置和活动位置之间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连杆上。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杆的开口端设有止位凸缘,所述止位凸缘构设出一侧敞开且垂直于所述插孔轴线的导向槽,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导向槽内可活动,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构设出与所述插孔连通的通孔;卡凸,所述卡凸形成于所述本体部的内侧且突出于所述通孔的孔壁,所述第一连杆上形成有与所述卡凸配合的卡槽。可选示例中,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解锁部,所述解锁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外侧且所述解锁部至少一部分暴露在所述导向槽之外。进一步可选示例中,所述导向槽的壁面形成有限位槽,所述解锁部的外沿设有伸入所述限位槽的凸块。可选示例中,所述导向槽内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止抵在所述本体部的外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侧翼对应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杆。进一步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头枕内设有与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限定出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穿设所述定位孔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翼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杆可旋转,从而改变所述侧翼相对于所述头枕的位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头枕组件,由于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头枕组件的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且功能多样,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且功能多样。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头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头枕的透视图;图3为图1中头枕的侧视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一些实施例的连杆机构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为根据本实用一些实施例的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头枕组件100;头枕10;侧翼20;连杆机构30;第一连杆31;卡槽311;第二连杆32;止位凸缘321;导向槽3211;限位槽32111;插孔322;限位结构33;本体部331;通孔3311;卡凸332;解锁部333;凸块3331;复位弹簧33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100,该头枕组件100包括头枕10和侧翼20。其中,侧翼20通过连杆机构30可拆卸地连接于头枕10的侧面。也就是,侧翼20和头枕10为相对独立的两部分,如此,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配置具有不同功能的侧翼20,从而解决现有车辆座椅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换言之,侧翼20可以组装不同功能模块,使得其种类多样化,头枕10只需要预留侧翼20装配位置即可。其中,每个侧翼20内可以设有加热模块、音响模块或通风模块的其中之一。如图1所示,侧翼20可以包括位于头枕10左侧面的左侧翼20和位于头枕10右侧面的右侧翼20,左侧翼20和右侧翼20的形状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左侧翼20和右侧翼20的功能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了便于组装和拆卸侧翼20,如图2结合图3-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杆机构30包括: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其中,第一连杆31的一端与侧翼20连接。第二连杆32嵌入头枕10内且第二连杆32限定出朝头枕10侧面敞开的插孔322。这样,当需要装配侧翼20时,可以将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插入插孔322内,即将第一连杆31嵌套在第二连杆32的插孔322内。当不需要侧翼20时,可以将第一连杆31从第二连杆32内拔出来。换言之,侧翼20与头枕10的连接通过简单的拔插就可以实现,操作起来简单方便。简言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100,侧翼20分别通过连杆机构3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头枕10的侧面,侧翼20与头枕10的拆装方便,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在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结合图5所示,所述连杆机构30还包括:限位结构33,所述限位结构33在所述第一连杆31的固定位置和活动位置之间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连杆32上。也就是说,限位结构33相对于第二连杆32位置的可以改变,从而改变第二连杆32与第一连杆31的连接关系。在限位结构33位于固定位置时,第二连杆32相对第一连杆31固定不动,即侧翼20被装配在头枕10上,不能从头枕10上分离;在限位结构33位于活动位置时,第二连杆32相对于第一连杆31可活动,即侧翼20可以从头枕10上拆卸下来。换言之,通过限位结构33实现侧翼20与头枕10的锁合和分离,从而一方面保证侧翼20与头枕10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方便侧翼20从头枕10上分离开来。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连杆32的开口端设有止位凸缘321,所述止位凸缘321构设出一侧敞开且垂直于所述插孔322轴线的导向槽3211,所述限位结构33在所述导向槽3211内可活动。即第二连杆32的开口端设有用于容纳限位结构33的导向槽3211,该导向槽3211可以对限位结构33在固定位置和活动位置之间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具体地,该限位结构33包括:本体部331和卡凸332。其中,本体部331构设出与插孔322连通的通孔3311。也就是说,本体部331的通孔3311与第二连杆32的插孔322同轴设置。在限位结构33内置于导向槽3211内时,第一连杆31可以穿设通孔3311,再进入插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头枕;/n侧翼,侧翼分别通过连杆机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头枕的侧面;/n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n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侧翼连接;/n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嵌入所述头枕内,所述第二连杆限定出朝所述头枕侧面敞开的插孔,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插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枕;
侧翼,侧翼分别通过连杆机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头枕的侧面;
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侧翼连接;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嵌入所述头枕内,所述第二连杆限定出朝所述头枕侧面敞开的插孔,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插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固定位置和活动位置之间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连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开口端设有止位凸缘,所述止位凸缘构设出一侧敞开且垂直于所述插孔轴线的导向槽,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导向槽内可活动,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构设出与所述插孔连通的通孔;
卡凸,所述卡凸形成于所述本体部的内侧且突出于所述通孔的孔壁,所述第一连杆上形成有与所述卡凸配合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