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的动力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69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的动力平台,涉及预制构件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适用于需要高温养护的大规模生产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力平台是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中的无动力成组立模配合使用,通过布置在底架上的下推拉装置将进入平台内腔的无动力成组立模推出或者将外部导轨上的无动力成组立模拉入平台内腔,实现无动力成组立模的步进式移动,为无动力成组立模提供行走动力。这样能够使每台无动力成组立模节省一套行走动力,极大地节约设备成本,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同时也省去大量的电路连接,大大简化安装,便于操作和维修;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传统动力式成组立模进入高温养护环境发生电器故障的安全隐患,实现安全运行和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的动力平台
本技术涉及预制构件生产的
,更具体讲是一种适用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的动力平台,尤其适用于需要高温养护的大规模生产线。
技术介绍
预制构件的大规模批量生产需要借助成组立模生产线来实现,即利用成批的成组立模沿既定导轨依次运行到各工位完成对应的插芯、注浆、上成型、抽芯、脱模出板等工序。目前的成组立模生产线都是成组立模主动运行生产工艺:即在生产线中上述大多数工序都是借助功能主机来完成的,例如插芯、抽芯的功能主机是抽芯机,注浆的功能主机是注浆机,上成型的功能主机是上成型机或者复合在抽芯机顶部的上成型机构,脱模出板的功能主机是出板机;而成组立模的运行动力布置在成组立模的模体上,成组立模为自身带运动动力的动力式成组立模,即每台动力式成组立模均安装有一套行走动力机构。由于大规模生产线中动力式成组立模的台数较多,则对应需要的行走动力机构数量庞大,设备成本高、消耗能源多;同时势必存在大量的电路连接,安装繁琐、不便于操作和维修;更重要的是动力式成组立模进入高温养护环境存在着电器故障的安全隐患,难以实现安全运行和安全生产。如果采用无动力成组立模配合动力平台的工艺模式,则可以顺利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因此,本技术急需设计出一种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中的无动力成组立模(同日申请的技术)配合使用的动力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适用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的动力平台。本技术的动力平台是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中的无动力成组立模配合使用,通过布置在底架上的下推拉装置将进入平台内腔的无动力成组立模推出或者将外部导轨上的无动力成组立模拉入平台内腔,实现无动力成组立模的步进式移动,为无动力成组立模提供行走动力。这样能够使每台无动力成组立模节省一套行走动力,极大地节约了设备成本,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也省去了大量的电路连接,大大简化了安装,便于操作和维修;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传统动力式成组立模进入高温养护环境发生电器故障的安全隐患,实现安全运行和安全生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的动力平台包括下底面装配有两个主动行走轮和两个被动行走轮的底架(作为本技术的安装基础,且能够沿摆渡坑导轨在摆渡坑内进行摆渡,帮助生产线中的无动力成组立模顺利地从一条导轨切换到另一条导轨,保证无动力成组立模顺利运行到各成型工位完成对应的成型工序,进而最终生产出所需的预制构件),以左右对称方式安装在底架外侧的两套呈L型框架结构的平台架(作为操作平台),以左右前后均对称的方式沿纵长方向布置在底架中部的两套下推拉装置(将进入平台内腔的无动力成组立模推出或者将外部导轨上的无动力成组立模拉入平台内腔,实现无动力成组立模的步进式移动,为无动力成组立模提供行走动力。这样能够使每台无动力成组立模节省一套行走动力,极大地节约了设备成本,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也省去了大量的电路连接,大大简化了安装,便于操作和维修;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传统动力式成组立模进入高温养护环境发生电器故障的安全隐患,实现安全运行和安全生产),以左右对称方式沿纵长方向铺设在底架上方的两条模车导轨(当平台架摆渡到模车导轨与生产线中的地基导轨正对的对接位置时,可以使无动力成组立模顺利实现从地基导轨到模车导轨的移动过渡,进而再借助平台架摆渡到后续工位所在的地基轨道上),以左右前后上下均对称的方式安装在底架两端的两套上定位组件和两套下定位组件(当平台架摆渡到模车导轨与生产线中的地基导轨正对的对接位置时,通过下定位组件实现平台架与摆渡坑导轨的定位,便于后续的推拉操作;当无动力成组立模被拉入平台内腔后,两者通过上定位组件进行定位,便于后续摆渡转运或后续推出);所述下推拉装置是由推拉杆、驱动推拉杆的推拉油缸、安装在推拉杆一端的推拉钩头构成(推拉油缸在伸长或回缩的过程中,带动着推拉杆和推拉钩头同步移动,而推拉钩头又传力给无动力成组立模上的推拉定位套,进而将无动力成组立模拉入或推出平台架的内腔,实现无动力成组立模的步进式移动,为无动力成组立模提供行走动力);所述推拉钩头、上定位组件、下定位组件的结构相同,均是由定位油缸、连接在定位油缸缸杆自由端的定位柱以及用于定位柱限位的导向套构成(定位柱在定位油缸的带动下沿导向套的内腔上下滑动,定位柱伸出导向套的内腔进行定位、缩回导向套的内腔进行归位,根据需要灵活切换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本技术中所述推拉钩头、上定位组件中的定位柱外伸方向朝上(因为与这两个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套均安装在无动力成组立模的模架底部,位置均高于这两个定位柱的安装位置),下定位组件中的定位柱外伸方向朝下(因为此定位柱是与摆渡坑中的地基定位套相匹配,此定位柱的安装位置高于地基定位套)。本技术中所述推拉钩头中的定位柱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中的无动力成组立模底架端部的推拉定位套相配套(能够实现力和运动的传递,推拉油缸在伸长或回缩的过程中,带动着推拉杆、推拉钩头、无动力成组立模同步移动,进而将无动力成组立模拉入或推出平台架的内腔,实现无动力成组立模的步进式移动,为无动力成组立模提供行走动力);所述上定位组件中的定位柱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中的无动力成组立模中底架上的摆渡定位套相配套(当无动力成组立模被拉入平台内腔后,能够实现无动力成组立模与平台架的定位,便于后续摆渡转运或后续推出);所述下定位组件中的定位柱与摆渡坑中的地基定位套相匹配(当平台架摆渡到模车导轨与生产线中的地基导轨正对的对接位置时,能够实现平台架与摆渡坑导轨的定位,便于后续的推拉操作)。本技术中所述推拉油缸布置在推拉杆的下方,推拉油缸的一端连接在底架的端横梁上、另一端与位于推拉杆中部向下延伸的合页板相连接。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的动力平台包括下底面装配有两个主动行走轮和两个被动行走轮的底架(作为本技术的安装基础,且能够沿摆渡坑导轨在摆渡坑内进行摆渡,帮助生产线中的无动力成组立模顺利地从一条导轨切换到另一条导轨,保证无动力成组立模顺利运行到各成型工位完成对应的成型工序,进而最终生产出所需的预制构件),以左右对称方式安装在底架外侧的两套呈L型框架结构的平台架(一方面作为操作平台,另一方面作为机架的支撑基础),骑跨在两个平台架上的机架(作为上推拉装置的安装基础),以左右对称方式挂装在机架内腔上部、且能够相对机架水平移动的上推拉装置,以左右前后均对称的方式沿纵长方向布置在底架中部的两套下推拉装置(将进入平台内腔的无动力成组立模推出或者将外部导轨上的无动力成组立模拉入平台内腔,实现无动力成组立模的步进式移动,为无动力成组立模提供行走动力。这样能够使每台无动力成组立模节省一套行走动力,极大地节约了设备成本,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也省去了大量的电路连接,大大简化了安装,便于操作和维修;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传统动力式成组立模进入高温养护环境发生电器故障的安全隐患,实现安全运行和安全生产),以左右对称方式沿纵长方向铺设在底架上方的两条模车导轨(当平台架摆渡到模车导轨与生产线中的地基导轨正对的对接位置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的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平台包括下底面装配有两个主动行走轮(1-1)和两个被动行走轮(1-2)的底架(1-3),以左右对称方式安装在底架(1-3)外侧的两套呈L型框架结构的平台架(1-4),以左右前后均对称的方式沿纵长方向布置在底架中部的两套下推拉装置(1-5),以左右对称方式沿纵长方向铺设在底架上方的两条模车导轨(1-6),以左右前后上下均对称的方式安装在底架两端的两套上定位组件(1-7)和两套下定位组件(1-8);所述下推拉装置(1-5)是由推拉杆(1-5-1)、驱动推拉杆的推拉油缸(1-5-2)、安装在推拉杆一端的推拉钩头(1-5-3)构成;所述推拉钩头(1-5-3)、上定位组件(1-7)、下定位组件(1-8)的结构相同,均是由定位油缸(1-9)、连接在定位油缸缸杆自由端的定位柱(1-10)以及用于定位柱限位的导向套(1-11)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的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平台包括下底面装配有两个主动行走轮(1-1)和两个被动行走轮(1-2)的底架(1-3),以左右对称方式安装在底架(1-3)外侧的两套呈L型框架结构的平台架(1-4),以左右前后均对称的方式沿纵长方向布置在底架中部的两套下推拉装置(1-5),以左右对称方式沿纵长方向铺设在底架上方的两条模车导轨(1-6),以左右前后上下均对称的方式安装在底架两端的两套上定位组件(1-7)和两套下定位组件(1-8);所述下推拉装置(1-5)是由推拉杆(1-5-1)、驱动推拉杆的推拉油缸(1-5-2)、安装在推拉杆一端的推拉钩头(1-5-3)构成;所述推拉钩头(1-5-3)、上定位组件(1-7)、下定位组件(1-8)的结构相同,均是由定位油缸(1-9)、连接在定位油缸缸杆自由端的定位柱(1-10)以及用于定位柱限位的导向套(1-11)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的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钩头(1-5-3)、上定位组件(1-7)中的定位柱(1-10)外伸方向朝上,下定位组件(1-8)中的定位柱(1-10)外伸方向朝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的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钩头(1-5-3)中的定位柱(1-10)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中的无动力成组立模底架端部的推拉定位套相配套;所述上定位组件(1-7)中的定位柱(1-10)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中的无动力成组立模中底架上的摆渡定位套相配套;所述下定位组件(1-8)中的定位柱(1-10)与摆渡坑中的地基定位套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的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油缸(1-5-2)布置在推拉杆(1-5-1)的下方,推拉油缸(1-5-2)的一端连接在底架(1-3)的端横梁上、另一端与位于推拉杆(1-5-1)中部向下延伸的合页板相连接。


5.一种适用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的动力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平台包括下底面装配有两个主动行走轮(1-1)和两个被动行走轮(1-2)的底架(1-3),以左右对称方式安装在底架(1-3)外侧的两套呈L型框架结构的平台架(1-4),骑跨在两个平台架(1-4)上的机架(1-12),以左右对称方式挂装在机架内腔上部、且能够相对机架(1-12)水平移动的上推拉装置(1-13),以左右前后均对称的方式沿纵长方向布置在底架中部的两套下推拉装置(1-5),以左右对称方式沿纵长方向铺设在底架上方的两条模车导轨(1-6),以左右前后上下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云升鲍威朱延华赵佳佳李太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玛纳房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