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套管类压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54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套管类压装装置。该装置包括:台架结构,所述台架结构包括:台架立柱、台架横梁和台架基板;所述台架横梁设置于所述台架立柱的第一端,所述台架基板设置于所述台架立柱的第二端;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台架基板上;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调节底座、支撑块和高度调节螺栓;所述支撑块用于支撑待压装第二零件;千斤顶,与所述支撑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台架横梁上;套管结构,与所述千斤顶同轴线放置,用于放置待压装第一零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解决了试制阶段样车装配验证过程中,人力压装费时费力的问题和安装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而形成的质量缺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套管类压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套管类压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大量不同类型的套管类零件压装,仅靠人力去压装,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安装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为更好的进行汽车生产,精准、高效的进行零部件装配,需要设计开发一套移动式套管类零件压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套管类压装装置,用于解决试制阶段样车装配验证过程中,人力压装费时费力的问题以及安装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而形成的质量缺陷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套管类压装装置,包括:台架结构,所述台架结构包括:台架立柱、台架横梁和台架基板;所述台架横梁设置于所述台架立柱的第一端,所述台架基板设置于所述台架立柱的第二端;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台架基板上;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调节底座、支撑块和高度调节螺栓;所述调节底座与所述台架基板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与所述调节底座配合;所述支撑块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块用于支撑待压装第二零件;千斤顶,与所述支撑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台架横梁上;套管结构,与所述千斤顶同轴线放置,用于放置待压装第一零件。可选的,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台架基板下方。可选的,所述台架结构还包括:台架加强梁,所述台架加强梁设置于所述台架横梁和所述台架立柱之间,用于加固所述台架结构。可选的,所述台架立柱与所述台架横梁和所述台架基板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可选的,所述千斤顶用法兰盘固定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台架横梁上。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台架基板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可选的,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与调节底座采用螺栓与内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从而实现高度调节。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布置可移动的千斤顶,解决了零件在装配过程中的人工压装力小的问题,通过采用高度可调节支撑结构,可根据零件的不同种类大小合理调节,解决了设备无法适用于多种车型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套管类压装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套管类压装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套管类压装装置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套管类压装装置的细节图。附图标记:台架立柱1;台架横梁2;台架基板3;台架加强梁4;调节底座5;支撑块6;高度调节螺栓7;千斤顶8;套管结构9;待压装第一零件10;待压装第二零件11;滚轮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请参考,图1-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套管类压装装置,包括:台架结构,所述台架结构包括:台架立柱1、台架横梁2和台架基板3;所述台架横梁2设置于所述台架立柱1的第一端,所述台架基板3设置于所述台架立柱1的第二端;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台架基板3上;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调节底座5、支撑块6和高度调节螺栓7;所述调节底座5与所述台架基板3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7与所述调节底座5配合;所述支撑块6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7连接;所述支撑块6用于支撑待压装第二零件;千斤顶8,与所述支撑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千斤顶8设置于所述台架横梁2上;套管结构9,与所述千斤顶8同轴线放置,用于放置待压装第一零件10。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布置可移动的千斤顶,解决了零件在装配过程中的人工压装力小的问题,通过采用高度可调节支撑结构,可根据零件的不同种类大小合理调节,解决了设备无法适用于多种车型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的,滚轮12,所述滚轮12设置于所述台架基板3下方。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滚轮使整个装置可移动,使得该装置可应用于多个产线,增强其灵活性。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台架结构还包括:台架加强梁4,所述台架加强梁4设置于所述台架横梁2和所述台架立柱1之间,用于加固所述台架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台架立柱1与所述台架横梁2和所述台架基板3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千斤顶8用法兰盘固定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台架横梁2上。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千斤顶作为动力源,使用费用低廉,并可根据零件不同种类大小,调节千斤顶压头与支撑平台的距离,以利于不同类型的套管类零件装配。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台架基板3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请参考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高度调节螺栓7与调节底座5采用螺栓与内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从而实现高度调节。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螺栓与内螺纹匹配结构,可通过螺纹旋转解决不同类型零件高度差异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对千斤顶和高度可调节支撑结构的设置,可实现不同种类套管类零件压装,不仅工装制造成本低,同时也能快捷有效的实现大压力,保证了压装效果。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套管类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台架结构,所述台架结构包括:台架立柱、台架横梁和台架基板;所述台架横梁设置于所述台架立柱的第一端,所述台架基板设置于所述台架立柱的第二端;/n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台架基板上;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调节底座、支撑块和高度调节螺栓;所述调节底座与所述台架基板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与所述调节底座配合;所述支撑块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块用于支撑待压装第二零件;/n千斤顶,与所述支撑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台架横梁上;/n套管结构,与所述千斤顶同轴线放置,用于放置待压装第一零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套管类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台架结构,所述台架结构包括:台架立柱、台架横梁和台架基板;所述台架横梁设置于所述台架立柱的第一端,所述台架基板设置于所述台架立柱的第二端;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台架基板上;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调节底座、支撑块和高度调节螺栓;所述调节底座与所述台架基板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与所述调节底座配合;所述支撑块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连接;所述支撑块用于支撑待压装第二零件;
千斤顶,与所述支撑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台架横梁上;
套管结构,与所述千斤顶同轴线放置,用于放置待压装第一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套管类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台架基板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