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同轴线扣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54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同轴线扣合装置,涉及压合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升降设置有冲压架,所述冲压架的底端设置有冲压头,所述冲压头与冲压架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冲压架进行升降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冲压头与冲压架之间设置的缓冲机构,在冲压行程中形成有缓冲行程,在缓冲行程内,工作人员可及时调整卡接环座与连接底座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有助于降低印制板与同轴线因冲压不当而产生的报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同轴线扣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合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半自动同轴线扣合装置。
技术介绍
射频同轴线,是用来传输射频信号。目前在通信行业,射频同轴线应用广泛,随着设备中各功能元件的模块化,需要将射频同轴线集成设计在印制电路板(以下简称印制板)上,实现多路信号的通断。现有技术中,对于同轴线与印制板的连接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同轴线的端部设置有卡接环座60,卡接环座60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接凸环601,对应地印制板上设置有连接底座70,连接底座70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卡接凸环601形成卡嵌配合的卡接环槽701,以实现同轴线与印制板的电性连接;实际安装中,需要由上至下地将卡接环座60卡嵌在卡接环槽701中。现有技术中,为加快射频同轴线与印制板之间连接的效率,采用一种扣合装置,如图8所示,包括工作台30、冲压头40和用于驱动冲压头实现升降冲压作业的驱动气缸50,工作台30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架301,驱动气缸50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支撑架301上,驱动气缸50的活塞杆呈竖直向下设置,冲压头40固定设置在驱动气缸50活塞杆的端部。采用上述方案,将射频同轴电缆与印制板的连接处放置在冲压头的下方,利用驱动气缸驱动冲压头实现冲压作业,然而,由于冲压速度过快且不可调节,若出现卡接环座与连接底座之间未对齐的情况下,无法及时对卡接环座的位置进行修正,导致产生较大的报废率,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半自动同轴线扣合装置,利用冲压头与冲压架之间设置的缓冲机构,在冲压行程中形成有缓冲行程,在缓冲行程内,工作人员可及时调整接环扣与连接底座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有助于降低印制板与同轴线因冲压不当而产生的报废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半自动同轴线扣合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升降设置有冲压架,所述冲压架的底端设置有冲压头,所述冲压头与冲压架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冲压架进行升降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将射频同轴电缆的卡接环座预置在印制板的连接底座中,然后将印制板放入冲压头的正下方,并对准连接底座的位置,利用驱动组件驱动冲压架进行升降运动,即形成有冲压行程,在冲压行程中,利用冲压头与冲压架之间设置的缓冲机构,在冲压行程中形成有缓冲行程,在缓冲行程内,在保持冲压头对卡接环座的抵接作用下,工作人员可及时调整卡接环座与连接底座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有助于降低印制板与同轴线因冲压不当而产生的报废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压缩弹簧和顶杆,所述冲压架上开设有滑移槽,所述冲压头插接滑移槽内并与滑移槽形成滑移配合,所述顶杆固定设置在冲压架上,且所述顶杆位于冲压头的正上方,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顶杆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冲压头,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冲压架,且所述顶杆与冲压头之间留有缓冲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驱动组件驱动冲压架进行升降运动,当冲压头抵接卡接环座时,此时,利用顶杆与冲压头之间留有的缓冲间隙形成缓冲行程,此时,冲压头在压缩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与卡接环座保持抵接,而此时的抵接力较小,工作人员可在此时及时调整卡接环座与连接底座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具体实现了缓冲行程的具体实现形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板、驱动电机和丝杆以及滑移座,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丝杆与安装板形成转动连接,且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呈竖直设置,所述丝杆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形成传动连接,所述滑移座通过螺纹连接在丝杆上并与安装板形成滑移配合,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固定设置在滑移座上,所述冲压架设置在升降杆长度方向远离滑移座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带动滑移座沿着丝杆的长度方向进行升降运动,进而带动升降杆进行升降运动,最终实现冲压架的升降运动,自动化程度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座通过线轨与安装板相连接并形成滑移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滑移座与安装板之间的线轨,提高了滑移座运动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在工作台的下方,所述丝杆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丝杆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向座,所述升降杆长度方向远离滑移座的一端穿过导向座并与导向座形成滑移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组件和导向组件均设置在工作台的下方,增加了工作台的操作面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冲压架包括固定架体和调节架体,所述固定架体固定设置在升降杆长度方向远离滑移座的一端,所述调节架体可调节设置在固定架体上,所述冲压头和缓冲机构设置在调节架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可调节调节架体在固定架体的位置关系,进而改变冲压头的位置,以改变冲压位置,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具体工况,调节冲压工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冲压头包括滑移块和按压头,所述滑移块与滑移槽形成滑移配合,所述按压头可拆卸设置在滑移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可根据卡接环座的不同更换对应的按压头,以提高该装置的适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并控制驱动电机转速,且所述光电开关靠近冲压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当工作人员需要调节卡接环座与夹连接底座之间的位置时,工作人员的手臂遮挡光电开关,进而降低驱动电机的转速,以延长缓冲行程,最终延长工作人员的调节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冲压头与冲压架之间设置的缓冲机构,在冲压行程中形成有缓冲行程,在缓冲行程内,工作人员可及时调整卡接环座与连接底座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有助于降低印制板与同轴线因冲压不当而产生的报废率;利用滑移块和安装板之间的线轨和导向座,大大提高了滑移座和升降杆运动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半自动同轴线扣合装置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半自动同轴线扣合装置除去支撑底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驱动组件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固定架体和调节架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主要体现调节架体内部与冲压头之间的配合关系;图6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现有技术中同轴线与印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图7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现有技术中卡接环座中的卡接凸环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现有技术中扣合装置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工作台;11、导向座;2、保护罩壳;3、冲压架;31、固定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同轴线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升降设置有冲压架(3),所述冲压架(3)的底端设置有冲压头(4),所述冲压头(4)与冲压架(3)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5),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冲压架(3)进行升降的驱动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同轴线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升降设置有冲压架(3),所述冲压架(3)的底端设置有冲压头(4),所述冲压头(4)与冲压架(3)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5),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冲压架(3)进行升降的驱动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同轴线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5)包括压缩弹簧(51)和顶杆(52),所述冲压架(3)上开设有滑移槽(322),所述冲压头(4)插接滑移槽(322)内并与滑移槽(322)形成滑移配合,所述顶杆(52)固定设置在冲压架(3)上,且所述顶杆(52)位于冲压头(4)的正上方,所述压缩弹簧(51)套设在顶杆(52)上,所述压缩弹簧(51)的一端抵接冲压头(4),所述压缩弹簧(51)的另一端抵接冲压架(3),且所述顶杆(52)与冲压头(4)之间留有缓冲间隙(5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同轴线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安装板(71)、驱动电机(72)和丝杆(73)以及滑移座(74),所述安装板(7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驱动电机(72)固定设置在安装板(71)上,所述丝杆(73)与安装板(71)形成转动连接,且所述丝杆(73)的长度方向呈竖直设置,所述丝杆(73)与驱动电机(72)的输出轴形成传动连接,所述滑移座(74)通过螺纹连接在丝杆(73)上并与安装板(71)形成滑移配合,所述驱动组件(7)还包括升降杆(75),所述升降杆(75)固定设置在滑移座(74)上,所述冲压架(3)设置在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广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先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