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茶油制备脱色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山茶油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茶油制备脱色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山茶籽是一种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成熟种子,从山茶籽中提取的油脂称为山茶籽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人体易吸收,长期内服有利于降低血脂,预防高血压,外用可以营养肌肤,抗紫外线,减少皱纹。山茶籽油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脱色,否则会影响口感和质感。目前,现有的山茶籽油在脱色过程中往往采用浸溶提取的方式进行脱色,即在加热条件下,将活性碳块投入到山茶籽油中,从而对山茶籽油进行脱色处理,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无法控制投入活性碳块的量,通常会造成山茶籽油脱色不完全从而需要二次脱色的现象,导致脱色时间较长,从而降低脱色的效率,或者活性碳块的投入量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导致脱色成本增加,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山茶籽油在脱色过程中往往采用浸溶提取的方式进行脱色,即在加热条件下,将活性碳块投入到山茶籽油中,从而对山茶籽油进行脱色处理,实际操作过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茶油制备脱色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山茶油制备脱色处理设备,该山茶油制备脱色处理设备包括框体(1)、脱色装置(2)、振动搅拌装置(3)、脱色锅(4)和加热装置(5),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山茶油制备脱色处理设备对山茶进行处理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nS1、破壳晒干:通过破壳机对采摘的新鲜生茶果进行破壳,并将破壳后的茶籽仁进行自然晒干,得到干茶籽仁;/nS2、粉碎蒸炒:将S1中得到的干茶籽仁原料放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并对粉碎后的干茶籽仁进行蒸炒至干茶籽仁的表面略感油腻为止;/nS3、压榨过滤:将S2中蒸炒好的的茶籽仁原料放入压榨机内进行压榨,得到初榨毛油,并通过过滤机对初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茶油制备脱色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山茶油制备脱色处理设备,该山茶油制备脱色处理设备包括框体(1)、脱色装置(2)、振动搅拌装置(3)、脱色锅(4)和加热装置(5),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山茶油制备脱色处理设备对山茶进行处理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
S1、破壳晒干:通过破壳机对采摘的新鲜生茶果进行破壳,并将破壳后的茶籽仁进行自然晒干,得到干茶籽仁;
S2、粉碎蒸炒:将S1中得到的干茶籽仁原料放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并对粉碎后的干茶籽仁进行蒸炒至干茶籽仁的表面略感油腻为止;
S3、压榨过滤:将S2中蒸炒好的的茶籽仁原料放入压榨机内进行压榨,得到初榨毛油,并通过过滤机对初榨毛油进行过滤,除去油中的大部分杂质;
S4、脱色处理:将S3中过滤后的毛油投入脱色锅(4)中,通过加热装置(5)对脱色锅(4)中的毛油进行加热处理,通过脱色装置(2)对高温状态下的毛油进行脱色处理;
S5、脱臭冬化:通过脱臭机器对S4中脱色处理后的山茶籽油进行脱臭处理,通过冬化装置对脱臭后的山茶籽油进行冬化处理,以出去油中的腊质,并进行再次过滤,得到高品质的山茶籽油;
其中,所述的框体(1)的上端设置有脱色装置(2),框体(1)的中部安装有脱色锅(4),脱色锅(4)上设置有振动搅拌装置(3),脱色锅(4)的下方放置有加热装置(5),加热装置(5)设置在框体(1)的底部;
所述的脱色装置(2)包括转动轴(21)、支撑板(22)、L形限位板(23)、连接弹簧(24)、电动推杆(25)、脱色板(26)和安装盘(27),其中所述的框架(11)的左右侧壁的上端对称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下端前后对称设置有安装盘(27),前后对称设置的安装盘(27)之间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转动轴(21),转动轴(2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2),两组支撑板(22)之间设置有脱色板(26),安装槽上端的框架(11)内部滑动安装有L形限位板(23),L形限位板(23)和框架(11)的上端面之间安装有连接弹簧(24),安装槽下端的框架(11)的内侧壁上倾斜设置有电动推杆(25);
所述的振动搅拌装置(3)包括第一安装块(31)、连接柱(32)、第二安装块(33)、振动弹簧(34)、顶杆(35)、推动气缸(36)、安装架(37)和搅拌机构(38),其中所述的框架(11)的左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31),第一安装块(31)的内部通过球铰接的方式和连接柱(32)的下端相连接,连接柱(32)的上端和脱色锅(4)的左端固定连接,框架(11)的右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33),第二安装块(33)的上端面左侧开设有圆形槽,圆形槽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