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逯玉红专利>正文

一种山茶籽油提取制备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26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山茶籽油提取制备系统及方法,包括框体、进给轧油装置、工作台和收集过滤装置,所述的框体的上端设置有进给轧油装置,框体的中部安装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收集过滤装置,收集过滤装置放置在框体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市场上出售的山茶籽油通常是采用化学浸出的方法制备出来的,采用化学浸出法制备山茶籽油的方法可能会存在以下弊端:采用化学浸出法制备出的山茶籽油往往需要经过多道化学工序处理后才能食用,经过多道化学处理后,不但油脂中的部分天然成分被破坏,导致山茶籽油的质量降低,还可能造成化学溶剂的残留,影响山茶籽油的口感,从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等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茶籽油提取制备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山茶油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茶籽油提取制备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山茶籽是一种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成熟种子,从山茶籽中提取的油脂称为山茶籽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人体易吸收,且有很高的要用价值,长期内服有利于降低血脂,预防高血压,外用可以营养肌肤,抗紫外线,减少皱纹。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山茶籽油通常是采用化学浸出的方法制备出来的,采用化学浸出法制备山茶籽油的方法可能会存在以下弊端:采用化学浸出法制备出的山茶籽油往往需要经过多道化学工序处理后才能食用,经过多道化学处理后,不但油脂中的部分天然成分被破坏,导致山茶籽油的质量降低,还可能造成化学溶剂的残留,影响山茶籽油的口感,从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市场上出售的山茶籽油通常是采用化学浸出的方法制备出来的,采用化学浸出法制备山茶籽油的方法可能会存在以下弊端:采用化学浸出法制备出的山茶籽油往往需要经过多道化学工序处理后才能食用,经过多道化学处理后,不但油脂中的部分天然成分被破坏,导致山茶籽油的质量降低,还可能造成化学溶剂的残留,影响山茶籽油的口感,从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等难题。(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山茶籽油提取制备系统,包括框体、进给轧油装置、工作台和收集过滤装置,所述的框体的上端设置有进给轧油装置,框体的中部安装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收集过滤装置,收集过滤装置放置在框体的底部;其中:所述的进给轧油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动曲轴、滚轮、固定板、升降板、滑杆、螺旋弹簧、连接柱和压盘,其中所述的框体上端的左右侧壁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曲轴,传动曲轴的右端通过联轴器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机座安装在框体的外部右侧壁上端,传动曲轴上左右对称设置有滚轮,传动曲轴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框体的侧壁上,固定板和传动曲轴之间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左右两端对称穿设有滑杆,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板和升降板之间的滑杆上活动套设有螺旋弹簧,滑杆内侧的升降板的下端面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下端穿过固定板且固定安装有压盘;所述的工作台包括支撑板、电动滑块、底座、工作内筒、内筒支架、往复气缸、工作外筒、旋转电机、出油管和固定盘,其中所述的框体的中部左右侧壁上对称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开设有矩形滑道,矩形滑道内放置有电动滑块,电动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上端中部开设圆台状的工作槽,工作槽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工作槽的底部设置有工作外筒,工作外筒的下方的底座内部开设有圆柱槽,圆柱槽的底部通过电机机座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键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的上端面和工作外筒的下端面为固定连接,工作外筒的内部设置有工作内筒,工作内筒的上端的左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内筒支架,内筒支架的下端面开设有半圆形圆槽,半圆形圆槽和往复气缸的上端为相互贴合状态,往复气缸的下端通过气缸底座安装在工作外筒两侧的底座上,底座的内端内部倾斜开设有圆形出油孔,圆形出油孔内安装有出油管,出油管和工作槽相连通;所述的收集过滤装置包括收集油箱、安装块、振动机构、过滤网支架和过滤网,其中所述的框体的底部放置有收集油箱,收集油箱的上端左右对称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内部安装有振动机构,振动机构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支架,过滤网支架上设置有过滤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滚轮正下方的升降板上设置有半圆形凸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内筒支架下端面开设的半圆形圆槽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工作内筒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向下倾斜的出油小孔,所述的工作内筒的下端面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不和工作外筒的底部相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工作外筒的下端周向开设有出油口,所述的工作外筒的下端面和工作槽的底部为滑动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振动机构包括往复电动推杆、移动滑块、顶升杆、振动弹簧、连接架和缓冲弹簧,其中所述的安装块的上端内部开设有开口向左的匚形槽,匚形槽的左端设置有往复电动推杆,往复电动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滑块,移动滑块的右端通过缓冲弹簧和安装块相连接,移动滑块的上端面滑动接触有顶升杆,顶升杆的上端通过振动弹簧固定连接在连接架的外端,连接架的内端固定连接在过滤网支架的侧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移动滑块的下端面和匚形槽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滚动钢珠;所述的移动滑块的上端面为波浪状。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山茶籽油提取制备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填装:通过人工将粉碎蒸炒后的山茶籽原料倒入工作内筒中,并进行初步压紧,通过电动滑块带动工作内筒运动至进给轧油装置的正下方;S2、压榨成油: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传动曲轴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板向下运动,从而安装在升降板上的连接柱向下运动,通过连接柱带动压盘向下运动,从而将工作内筒中山茶籽原料中的油脂挤压出来,并沿着工作内筒的外壁流进工作外筒内,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工作外筒间歇转动,从而将工作外筒内的毛油沿工作外筒的下端甩出,同时通过出油管将甩出的毛油输送至收集过滤装置;S3、过滤收集:通过收集油箱上端设置的过滤网对压榨出的毛油进行过滤,除去毛油中的颗粒杂质,通过收集油箱对过滤后的毛油进行收集;S4、料渣清理:榨油完成后,停止装置,通过人工将工作内筒取出并对工作内筒中的山茶籽料渣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将工作内筒放回原位。(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山茶籽油提取制备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进给轧油装置通过机械压榨的方法将山茶枝原料中的油脂轧制出来,经过滤提纯之后即可食用,相比于化学浸出的方法,本分明提供的机械轧油的方法没有化学溶剂的残留,且能够充分保持山茶籽油的原汁原味,保留各种营养成分;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山茶籽油提取制备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作台能够在轧油过程中通过工作外筒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工作内筒中产生的山茶籽毛油沿工作外筒的下端甩出,并通过出油管进行输送,整个轧油过程绿色无污染,能够提高山茶籽油的质量,更大程度的保留其营养价值;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山茶籽油提取制备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收集过滤装置通过振动机构带动过滤网进行上下振动的同时对下落的山茶籽毛油进行初步过滤,使山茶籽毛油能够在收集过程中除去其中的大部分杂质,从而有利于后续的过滤提纯加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底座、工作内筒、内筒支架、往复气缸、工作外筒、旋转电机、出油管和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图3的A向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收集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收集过滤装置的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茶籽油提取制备系统,包括框体(1)、进给轧油装置(2)、工作台(3)和收集过滤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给轧油装置(2),框体(1)的中部安装有工作台(3),工作台(3)的下方设置有收集过滤装置(4),收集过滤装置(4)放置在框体(1)的底部;其中:/n所述的进给轧油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传动曲轴(22)、滚轮(23)、固定板(24)、升降板(25)、滑杆(26)、螺旋弹簧(27)、连接柱(28)和压盘(29),其中所述的框体(1)上端的左右侧壁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曲轴(22),传动曲轴(22)的右端通过联轴器和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相连接,驱动电机(21)通过电机机座安装在框体(1)的外部右侧壁上端,传动曲轴(22)上左右对称设置有滚轮(23),传动曲轴(22)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24),固定板(24)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框体(1)的侧壁上,固定板(24)和传动曲轴(22)之间设置有升降板(25),升降板(25)的左右两端对称穿设有滑杆(26),滑杆(2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4)的上端面上,固定板(24)和升降板(25)之间的滑杆(26)上活动套设有螺旋弹簧(27),滑杆(26)内侧的升降板(25)的下端面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8),连接柱(28)的下端穿过固定板(24)且固定安装有压盘(29);/n所述的工作台(3)包括支撑板(31)、电动滑块(32)、底座(33)、工作内筒(34)、内筒支架(35)、往复气缸(36)、工作外筒(37)、旋转电机(38)、出油管(39)和固定盘(310),其中所述的框体(1)的中部左右侧壁上对称安装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的上端开设有矩形滑道,矩形滑道内放置有电动滑块(32),电动滑块(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底座(33),底座(33)的上端中部开设圆台状的工作槽,工作槽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工作槽的底部设置有工作外筒(37),工作外筒(37)的下方的底座(33)内部开设有圆柱槽,圆柱槽的底部通过电机机座安装有旋转电机(38),旋转电机(38)的输出轴上通过键连接有固定盘(310),固定盘(310)的上端面和工作外筒(37)的下端面为固定连接,工作外筒(37)的内部设置有工作内筒(34),工作内筒(34)的上端的左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内筒支架(35),内筒支架(35)的下端面开设有半圆形圆槽,半圆形圆槽和往复气缸(36)的上端为相互贴合状态,往复气缸(36)的下端通过气缸底座安装在工作外筒(37)两侧的底座(33)上,底座(33)的内端内部倾斜开设有圆形出油孔,圆形出油孔内安装有出油管(39),出油管(39)和工作槽相连通;/n所述的收集过滤装置(4)包括收集油箱(41)、安装块(42)、振动机构(43)、过滤网支架(44)和过滤网(45),其中所述的框体(1)的底部放置有收集油箱(41),收集油箱(41)的上端左右对称设置有安装块(42),安装块(42)的内部安装有振动机构(43),振动机构(4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支架(44),过滤网支架(44)上设置有过滤网(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茶籽油提取制备系统,包括框体(1)、进给轧油装置(2)、工作台(3)和收集过滤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给轧油装置(2),框体(1)的中部安装有工作台(3),工作台(3)的下方设置有收集过滤装置(4),收集过滤装置(4)放置在框体(1)的底部;其中:
所述的进给轧油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传动曲轴(22)、滚轮(23)、固定板(24)、升降板(25)、滑杆(26)、螺旋弹簧(27)、连接柱(28)和压盘(29),其中所述的框体(1)上端的左右侧壁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曲轴(22),传动曲轴(22)的右端通过联轴器和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相连接,驱动电机(21)通过电机机座安装在框体(1)的外部右侧壁上端,传动曲轴(22)上左右对称设置有滚轮(23),传动曲轴(22)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24),固定板(24)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框体(1)的侧壁上,固定板(24)和传动曲轴(22)之间设置有升降板(25),升降板(25)的左右两端对称穿设有滑杆(26),滑杆(2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4)的上端面上,固定板(24)和升降板(25)之间的滑杆(26)上活动套设有螺旋弹簧(27),滑杆(26)内侧的升降板(25)的下端面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8),连接柱(28)的下端穿过固定板(24)且固定安装有压盘(29);
所述的工作台(3)包括支撑板(31)、电动滑块(32)、底座(33)、工作内筒(34)、内筒支架(35)、往复气缸(36)、工作外筒(37)、旋转电机(38)、出油管(39)和固定盘(310),其中所述的框体(1)的中部左右侧壁上对称安装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的上端开设有矩形滑道,矩形滑道内放置有电动滑块(32),电动滑块(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底座(33),底座(33)的上端中部开设圆台状的工作槽,工作槽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工作槽的底部设置有工作外筒(37),工作外筒(37)的下方的底座(33)内部开设有圆柱槽,圆柱槽的底部通过电机机座安装有旋转电机(38),旋转电机(38)的输出轴上通过键连接有固定盘(310),固定盘(310)的上端面和工作外筒(37)的下端面为固定连接,工作外筒(37)的内部设置有工作内筒(34),工作内筒(34)的上端的左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内筒支架(35),内筒支架(35)的下端面开设有半圆形圆槽,半圆形圆槽和往复气缸(36)的上端为相互贴合状态,往复气缸(36)的下端通过气缸底座安装在工作外筒(37)两侧的底座(33)上,底座(33)的内端内部倾斜开设有圆形出油孔,圆形出油孔内安装有出油管(39),出油管(39)和工作槽相连通;
所述的收集过滤装置(4)包括收集油箱(41)、安装块(42)、振动机构(43)、过滤网支架(44)和过滤网(45),其中所述的框体(1)的底部放置有收集油箱(41),收集油箱(41)的上端左右对称设置有安装块(42),安装块(42)的内部安装有振动机构(43),振动机构(4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支架(44),过滤网支架(44)上设置有过滤网(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玉红马妮娜
申请(专利权)人:逯玉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