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中间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76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中间轴结构,涉及机动车的变速箱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变速箱由于中间轴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导致车辆的NHV指标较低的技术问题。包括轴本体,连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轴本体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空腔;导油器,连接于轴本体与变速箱壳体之间,导油器设置有第一导油通道与第二导油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导油器上的第一导油通道能够使油液通过轴本体上的空腔流入第一轴承中,满足第一轴承的润滑;又通过第二导油通道使油液直接满足第二轴承的润滑,简单的导油器结构设计既满足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充分润滑,同时又避免了在中间轴或者轴承内设计复杂导油管道的问题,提高了变速箱的NHV,并且有助于中间轴的生产制造和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箱中间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的变速箱
,具体来说,是指一种变速箱中间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多,石油资源日益匮乏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各国政府以及各大汽车厂商逐渐增大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及研究,在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车辆领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混动变速箱,噪音、震荡以及声振粗糙度(NHV)已成为车辆舒适感的重要指标。为了降低车辆的NHV,通常需要对变速箱内各个轴承进行润滑。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变速箱内的中间轴设计为轴向通孔的结构形式,再在中间轴上开设径向的导油管道来实现各轴承的润滑。此种中间轴的结构设计复杂,导致变速箱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变速箱由于需要考虑电机的安装位置,还要求变速箱总体布置的轴向尺寸尽可能短,但是传统中间轴结构的轴承与轴承之间相互并列设计,导致了中间轴的轴向尺寸较大,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变速箱的设计要求。此外,传统结构的中间轴和齿轮之间通常为间隙配合的花键连接,导致齿轮的定位精度低,传动误差(Te值)较大,还使得整车Tip-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箱中间轴结构,连接在变速箱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n轴本体(9),连接有使第一齿轮(4)相对于变速箱壳体转动的第一轴承(3)以及使第二齿轮(5)相对于变速箱壳体转动的第二轴承(6),所述轴本体(9)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空腔(91);以及,/n导油器(8),连接于所述轴本体(9)与变速箱壳体之间,所述导油器(8)设置有第一导油通道(81)以及第二导油通道(82),所述第一导油通道(81)与所述空腔(91)连通以润滑所述第一轴承(3),所述第二导油通道(82)用于润滑所述第二轴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中间轴结构,连接在变速箱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本体(9),连接有使第一齿轮(4)相对于变速箱壳体转动的第一轴承(3)以及使第二齿轮(5)相对于变速箱壳体转动的第二轴承(6),所述轴本体(9)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空腔(91);以及,
导油器(8),连接于所述轴本体(9)与变速箱壳体之间,所述导油器(8)设置有第一导油通道(81)以及第二导油通道(82),所述第一导油通道(81)与所述空腔(91)连通以润滑所述第一轴承(3),所述第二导油通道(82)用于润滑所述第二轴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中间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4)与所述轴本体(9)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齿轮(5)与所述轴本体(9)之间通过花键(92)连接,所述第二齿轮(5)沿所述花键(92)滑动的靠近于所述第一齿轮(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中间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4)远离所述第二齿轮(5)一侧的轮面上设置有沉孔(41),所述第一轴承(3)全部或者部分的安装在所述沉孔(4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中间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5)靠近所述第一齿轮(4)一端的轴孔为光滑孔,所述第二齿轮(5)还与所述轴本体(9)之间过渡连接或者过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中间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本体(9)螺纹连接有T型结构的螺母(7),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士举唐琛郭振戈柯孟龙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