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29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5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厢结构。该车厢结构具有:车厢(10);扶手(50f、50r),其为倒U字形,且具有沿着车厢(10)的顶面(19a)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上部(51f、51r)、和被连接于上部(51f、51r)的两端并从上部(51f、51r)的两端起沿着车厢的左右的侧面(19b)而向车辆下方向延伸的左右的纵部(52f、52r),在所述车厢结构中,扶手(50f、50r)的左右的纵部(52f、52r)分别被固定在车厢(10)的左右的侧面(19b)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厢结构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6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9-121329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整体、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在内,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厢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被安装在车厢内的扶手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公共汽车等的合乘车辆中,安装有用于车厢内的站立的乘客抓住、或者用于辅助乘客的上下的扶手。这种扶手被安装在车厢的内部装饰部件上的情况居多(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8-2823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另外,扶手存在当乘客欲保持姿态而将之抓住之际,于固定部处被施加有较大的载荷的情况。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将扶手安装在车厢的内部装饰部件上的结构中,存在扶手的固定强度不足的情况。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高被设置在车厢内的扶手的固定强度。本公开的车厢结构的特征在于,具有:车厢;扶手,其为倒U字形,且具有沿着所述车厢的顶面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上部、和被连接于所述上部的两端并从所述上部的两端起沿着所述车厢的左右的侧面而向车辆下方向延伸的左右的纵部,在所述车厢结构中,所述扶手的左右的所述纵部分别被固定在所述车厢的左右的侧面上。如此,由于将扶手设为由上部和左右的纵部而构成的倒U字型,并将左右的纵部固定在车厢的侧面上,因此能够提高扶手的固定强度。此外,即使在车厢的顶棚部分的强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沿着顶面来对扶手的上部进行配置。在本公开的车厢结构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扶手分别被配置在所述车厢的前方侧和后方侧,前方侧的所述扶手的所述上部和后方侧的所述扶手的所述上部通过连接部件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连接。通过对倒U字状的扶手进行前后配置并在上部处对前后的扶手进行连接,能够将两个扶手设为一体结构,从而能够提高扶手整体的强度。在本公开的车厢结构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所述连接部件上安装有吊环。在乘客抓住吊环之际的载荷会被传递至前后的扶手的左右的纵部上,从而由前后两个扶手整体来承接。由此,能够将来自吊环的载荷分散并进行承接。此外,即使在车厢的顶棚部分的强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吊环配置在顶棚的附近处。在本公开的车厢结构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车厢具有:左右的纵框架部件,其沿着左右的侧面而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构成所述车厢的骨架;左右的纵内部装饰部件,其分别对左右的所述纵框架部件的车厢内侧面进行覆盖,所述扶手的左右的所述纵部分别被固定在左右的所述纵内部装饰部件上。通过将扶手固定在对纵框架部件进行覆盖的纵内部装饰部件上,从而即使在左右的侧壁面较少的车辆中也能够牢固地对扶手进行固定。在本公开的车厢结构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扶手具有从左右的所述纵部的下端起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别延伸的左右的横部,左右的所述横部分别被固定在所述车厢的左右的侧面上。如此,通过在扶手上设置横部,并将横部固定在车厢的侧面上,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扶手的固定强度。在本公开的车厢结构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车厢具有:左右的横框架部件,其沿着左右的侧面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构成所述车厢的骨架;左右的横内部装饰部件,其分别对左右的所述横框架部件的车厢内侧面进行覆盖,所述扶手的左右的所述横部分别被固定在左右的所述横内部装饰部件上。通过将扶手固定在对横框架部件进行覆盖的横内部装饰部件上,从而即使在左右的侧壁面较少的车辆中也能够牢固地对扶手进行固定。本公开能够提高被设置在车厢内的扶手的固定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具有实施方式的车厢结构的车厢的骨架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从车厢内对实施方式的车厢结构进行观察时的透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的放大立体图。图4为图3所示的B-B剖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实施方式的车厢结构30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来对具有车厢结构30的电动公共汽车100进行说明。各附图所示的箭头标记FR、箭头标记UP、箭头标记LH分别表示车辆的前方向(行进方向)、上方向、左方向。此外,各箭头标记FR、UP、LH的相反方向表示车辆后方向、下方向、右方向。以下,在仅使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只要没有事先特别说明,则设为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如图1所示,电动公共汽车100由车厢10、被设置在车厢10的侧面上的上下车用的车门20、以及利用未图示的电机而被驱动的车轮25而构成。车厢10通过骨架结构而被搭载在未图示的梯状框架之上。车厢10的骨架由柱11、上部侧面构件12、地板侧面构件14、下部侧面构件15、横向构件16、17和车顶构件18而构成。地板侧面构件14为,在车厢10的下部的宽度方向两端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部件。下部侧面构件15为,从地板侧面构件14的前端或后端起向上方向延伸并在车轮25的上方处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部件。横向构件16为在宽度方向上对下部侧面构件15的前端或者后端进行连接的部件,横向构件17为在宽度方向上对地板侧面构件14的前端或者后端进行连接的部件。柱11为,被安装在左右的地板侧面构件14上并于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部件。柱11分别被配置在车辆前方侧和车辆后方侧,在前后的柱11之间配置有车门20。左右的柱11的上端被连接为倒U字状并构成车顶部11r。上部侧面构件12为,与柱11连接并向车辆前方或后方延伸、且顶端与下部侧面构件15连接的部件。车顶构件18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柱11的车顶部11r进行连接的部件。在此,柱11为于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构成车厢10的骨架的纵框架部件,上部侧面构件12为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构成车厢10的骨架的横框架部件。接下来,在参照图2至4的同时对车厢结构30进行说明。车厢结构30包括车辆前侧的扶手50f、车辆后侧的扶手50r、对前侧的扶手50f和后侧的扶手50r进行连接的连接部件60、和被安装在连接部件60上的吊环61。车辆前侧的扶手50f为倒U字形,且具有沿着车厢10的顶面19a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上部51f、和与上部51f的两端被连接并从上部51f的两端起沿着车厢10的左右的侧面19b而在车辆下方向上延伸的左右的纵部52f。扶手50f的左右的纵部52f利用附件40而分别被固定在车厢10的前侧的左右的侧面19b上。与前侧的扶手50f同样地,车辆后侧的扶手50r具备上部51r和左右的纵部52r。扶手50r还具备从左右的纵部52r的下端起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左右的横部53。扶手50r的左右的纵部52r和左右的横部53利用附件40而分别被固定在车厢10的后侧的左右的侧面19b上。连接部件60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前侧的扶手50f和后侧的扶手50r的各上部51f、51r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在连接部件60上安装有吊环61。接下来,在参照图3、图4的同时对扶手50r的左侧部分的安装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厢结构,具有:/n车厢;/n扶手,其为倒U字形,且具有沿着所述车厢的顶面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上部、和被连接于所述上部的两端并从所述上部的两端起沿着所述车厢的左右的侧面而向车辆下方向延伸的左右的纵部,/n所述车厢结构的特征在于,/n所述扶手的左右的所述纵部分别被固定在所述车厢的左右的侧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8 JP 2019-1213291.一种车厢结构,具有:
车厢;
扶手,其为倒U字形,且具有沿着所述车厢的顶面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上部、和被连接于所述上部的两端并从所述上部的两端起沿着所述车厢的左右的侧面而向车辆下方向延伸的左右的纵部,
所述车厢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的左右的所述纵部分别被固定在所述车厢的左右的侧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分别被配置在所述车厢的前方侧和后方侧,
前方侧的所述扶手的所述上部和后方侧的所述扶手的所述上部通过连接部件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部件上安装有吊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具有:
左右的纵框架部件,其沿着左右的侧面而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构成所述车厢的骨架;
左右的纵内部装饰部件,其分别对左右的所述纵框架部件的车厢内侧面进行覆盖,
所述扶手的左右的所述纵部分别被固定在左右的所述纵内部装饰部件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具有:
左右的纵框架部件,其沿着左右的侧面而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构成所述车厢的骨架;
左右的纵内部装饰部件,其分别对左右的所述纵框架部件的车厢内侧面进行覆盖,
所述扶手的左右的所述纵部分别被固定在左右的所述纵内部装饰部件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具有:
左右的纵框架部件,其沿着左右的侧面而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构成所述车厢的骨架;
左右的纵内部装饰部件,其分别对左右的所述纵框架部件的车厢内侧面进行覆盖,
所述扶手的左右的所述纵部分别被固定在左右的所述纵内部装饰部件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具有分别从左右的所述纵部的下端起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的横部,
左右的所述横部分别被固定在所述车厢的左右的侧面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具有分别从左右的所述纵部的下端起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的横部,
左右的所述横部分别被固定在所述车厢的左右的侧面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具有分别从左右的所述纵部的下端起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的横部,
左右的所述横部分别被固定在所述车厢的左右的侧面上。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具有分别从左右的所述纵部的下端起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设楽正树山之内勇智服部亮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