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工件铸造产生气孔的铸造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装置
,具体为一种防止工件铸造产生气孔的铸造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被铸金属有:铜、铁、铝、锡、铅等,普通铸型的材料是原砂、黏土、水玻璃、树脂及其他辅助材料。特种铸造的铸型包括: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原砂包括:石英砂、镁砂、锆砂、铬铁矿砂、镁橄榄石砂、兰晶石砂、石墨砂、铁砂等)。中国公开授权专利技术:CN208575237U公开了一种钢锭铸造装置,其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压板、螺杆、进剂管、进料管、单向阀和堵头结构,钢水能够通过进料管进入钢锭铸造罐体的上端,通过螺杆向下移动,在压板作用下,使钢水向下挤压,能够对钢锭模浇铸,同时通过进剂管能够添加钢包覆盖剂,达到对钢水的全覆盖,形成三层熔融结构,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和热辐射,吸附钢液表面有害夹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工件铸造产生气孔的铸造装置,包括第一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五壳体(10),所述第五壳体(10)的上表面连通有第三管体(13),所述第三管体(13)的外侧壁安装有入料斗(12),所述第五壳体(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六壳体(11),所述第三管体(13)的一端贯穿所述第六壳体(11)的上表面且连通有三个第六管体(24),三个所述第六管体(24)的一端均连通有第七壳体(22),三个所述第七壳体(22)的下表面均等距排列连通有第四管体(14),所述第四管体(14)的一端贯穿所述第六壳体(11)的内侧壁底部,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工件铸造产生气孔的铸造装置,包括第一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五壳体(10),所述第五壳体(10)的上表面连通有第三管体(13),所述第三管体(13)的外侧壁安装有入料斗(12),所述第五壳体(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六壳体(11),所述第三管体(13)的一端贯穿所述第六壳体(11)的上表面且连通有三个第六管体(24),三个所述第六管体(24)的一端均连通有第七壳体(22),三个所述第七壳体(22)的下表面均等距排列连通有第四管体(14),所述第四管体(14)的一端贯穿所述第六壳体(11)的内侧壁底部,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水箱(17),所述第五壳体(10)的两侧均嵌接有第三壳体(7),两个所述第三壳体(7)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板体(8),所述第一壳体(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5),两个所述第二壳体(5)的内侧壁均安装有气缸(25),两个所述气缸(25)的活塞杆均贯穿所述第二壳体(5)的内侧壁顶部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板体(8)的下表面,所述板体(8)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三个型腔模具(15),三个所述型腔模具(15)的上表面均焊接有第四壳体(9),三个所述第四壳体(9)的下表面均对称焊接有两个插杆(20),所述板体(8)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六个插槽(19),六个所述插杆(20)的外侧壁均插接于六个所述插槽(19)的内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工件铸造产生气孔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8)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16),所述第五壳体(10)的内侧壁底部对称嵌接有两个第二管体(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工件铸造产生气孔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1),四个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均焊接有底板(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工件铸造产生气孔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7)的前表面连通有第一管体(4),所述水箱(17)的前表面连通有第五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奇,杨中玮,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塑源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