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60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Si衬底、绝缘层、Cu柱及钝化层,由于Si衬底与绝缘层具有第一高度差D1,Cu柱与绝缘层具有第二高度差D2,且第一高度差D1大于第二高度差D2,从而可有效避免对器件的电性能造成影响,避免绝缘层内外侧Cu金属的连接,以有效避免对器件的电性能造成影响,进一步的通过钝化层可有效覆盖Si衬底,以进一步的避免后续工艺中Si衬底形成导电通道,以起到良好的绝缘效果,从而可进一步的避免对器件的电性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半导体制造领域,涉及半导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集成电路的功能越来越强、性能和集成度越来越高,封装技术在集成电路产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整个电子系统的价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晶圆级封装(WLP)技术由于具有小型化、低成本、高集成度以及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能源效率等优点,因此,已成为高要求的移动/无线网络等电子设备的重要的封装方法,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封装技术之一。重新布线层(RDL),可对芯片的焊盘的焊区位置进行重新布局,并使新焊区按照阵列排布,因此,RDL在WLP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封装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高密度、小间距的RDL金属线。现有技术中,Cu金属作为导电材质被广泛应用在WLP工艺中,但由于Cu金属具有可锻性,在进行平坦化工艺后,容易残留Cu金属,而残留的Cu金属会对制备的高密度、小间距的器件的电性能造成影响。因此,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以提高器件的电性能,实属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平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包括:Si衬底、绝缘层、Cu柱及钝化层,其中,所述Cu柱位于所述Si衬底中,所述绝缘层包覆所述Cu柱的侧壁及底部并与所述Si衬底相接触,所述钝化层覆盖所述Si衬底、绝缘层及Cu柱,且所述Si衬底与所述绝缘层具有第一高度差,所述Cu柱与所述绝缘层具有第二高度差,且所述第一高度差大于所述第二高度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包括:Si衬底、绝缘层、Cu柱及钝化层,其中,所述Cu柱位于所述Si衬底中,所述绝缘层包覆所述Cu柱的侧壁及底部并与所述Si衬底相接触,所述钝化层覆盖所述Si衬底、绝缘层及Cu柱,且所述Si衬底与所述绝缘层具有第一高度差,所述Cu柱与所述绝缘层具有第二高度差,且所述第一高度差大于所述第二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差的范围包括2μm~5μm。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佳山周祖源薛兴涛林正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长电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