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60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其中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两个相拼接的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包括第一缓冲层、信号线和基板;第一缓冲层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拼接区和第二拼接区;第一缓冲层设置在基板之上,且基板和第一拼接区对应的部分剥离;信号线设置在第一缓冲层之上;至少两个相拼接的显示模块包括第一显示模块和第二显示模块;第二显示模块的第一拼接区和第一显示模块的第二拼接区拼接形成拼接区域;在拼接区域内,第二显示模块的信号线与第一显示模块的信号线接触。本申请仅在基板的正面布线,即可实现两个显示模块拼接;且无需要对两个显示模块分别布置驱动IC,仅需要在显示面板的端部布置驱动IC,驱动IC数量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微型或小型(micro/mini)LED相比于其他的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等离子显示板(plasmadisplaypanel,PDP)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宽色域、大视角、低功耗、长寿命、超薄和柔性显示等优点,是目前显示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技术。尤其是在一些指挥系统、会议室和影院等,对于大尺寸显示的需求愈来愈烈。目前大尺寸显示只能通过小尺寸的显示面板拼接来实现。目前,将多个LED显示模块拼接成一个大尺寸显示面板幕时,将LED显示模块的信号走线放置于玻璃基板(substrate)的背面,通过在玻璃基板的背面单独绑定(bonding)驱动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从而实现拼接。然而,采用上述的方案拼接时,玻璃基板的正面和背面均需要布线,那么在正面走线时,背面容易被划伤,在背面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相拼接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第一缓冲层、信号线和基板;/n所述第一缓冲层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拼接区和第二拼接区;所述第一缓冲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之上,且所述基板和所述第一拼接区对应的部分剥离;所述信号线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层之上;/n至少两个相拼接的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第一显示模块和第二显示模块;所述第二显示模块的第一拼接区和所述第一显示模块的第二拼接区拼接形成拼接区域;在所述拼接区域内,所述第二显示模块的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显示模块的信号线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相拼接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第一缓冲层、信号线和基板;
所述第一缓冲层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拼接区和第二拼接区;所述第一缓冲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之上,且所述基板和所述第一拼接区对应的部分剥离;所述信号线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层之上;
至少两个相拼接的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第一显示模块和第二显示模块;所述第二显示模块的第一拼接区和所述第一显示模块的第二拼接区拼接形成拼接区域;在所述拼接区域内,所述第二显示模块的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显示模块的信号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区设承载凸起,设置在所述承载凸起上的信号线和所述承载凸起形成连接凸起;所述第二拼接区设对接穿孔,设置在所述对接穿孔上的信号线裸露;
所述第二显示模块的连接凸起插设于所述第一显示模块的对接穿孔内;所述第二显示模块设置在所述承载凸起上的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显示模块设置在所述对接穿孔上的信号线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凸起的横截面和所述对接穿孔的横截面均为梯形、三角形、半圆形或方形中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第二缓冲层;
所述承载凸起的两侧具有挖空区域;在所述挖空区域,所述信号线设置在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泽付剑波邵刚秦佳袁山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