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热均匀的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20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受热均匀的烘箱,其包括箱体,在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鼓风机,在箱体的三个内侧壁上位于靠近待干燥的物体一侧分别设置有一块导风板,在导风板上均布有多个出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烘箱还包括与鼓风机的吹风口连接的进风管道,进风管道包括三个长度相等的分支管道。在进风管道的与风道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导风接口连接块,导风接口连接块与导风板固定连接,在导风接口连接块内设置有呈“冂”字形的导风风道,在导风接口连接块内还设置有与导风风道相连通的进风风道,进风风道与进风管道相连通。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烘箱,能确保从各个侧壁吹向待干燥物体的排风量接近,且各个出风口出风均匀,能实现对物体均匀干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受热均匀的烘箱
本技术涉及烘箱
,具体涉及一种受热均匀的烘箱。
技术介绍
烘箱是一种能够实现对物体快速干燥的设备。通常,烘箱由加热元件、排风机和封闭的干燥腔组成,在干燥腔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待干燥物品的置物架体。其中,排风机用来将烘箱内部的湿气和烟气排送到烘箱外部而实现对物体进行干燥的效果。但是,现有的烘箱通常仅设置一个排风机,因而极易造成位于烘箱的不同侧壁的出风量和出风速度相差较大,甚至会造成位于同一侧壁的各个出风口吹出的风力不均匀,并造成吹送到待干燥的物体表面的气流不均,因而难以实现对物体的均匀干燥,降低了干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热均匀的烘箱,其能确保从烘箱的各个侧壁吹向待干燥物体的排风量接近,且各个出风口出风均匀,能实现对物体均匀干燥的效果。本技术的受热均匀的烘箱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一侧的门体,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鼓风机,在所述箱体的各个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块导风板,还包括与所述鼓风机的吹风口连接的进风管道,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风道,所述进风管道包括与位于所述箱体的各个内侧壁的所述风道相连通的分支管道,各个所述分支管道的长度相等,在所述导风板的靠近所述箱体的中心一侧设置有多个出风孔。本技术的烘箱通过在各个内侧壁上均设置一块导风板,且进风管道的分支管道分别与各块导风板和其所设置的内侧壁之间的风道相连通,由此,从鼓风机吹入的空气能通过进风管道的各个分支管道均匀的吹向各个侧壁,从而实现从烘箱的各个侧壁吹出的风力均匀,干燥效率高。进一步的,在所述进风管道的与所述风道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导风接口连接块,所述导风接口连接块与所述导风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导风接口连接块内设置有呈“冂”字形的导风风道,在所述导风接口连接块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导风风道相连通的进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进风管道相连通。因而,在导风风道的作用下,能将进入同一导风板的气流分成两股吹入风道内,由此提高了从同一块导风板上吹出的气流均匀度。更进一步的,所述导风风道的两个出风口与其所在的箱体的内侧壁的纵向中轴线的距离相等。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导风板上对应于每个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有若干导风筋条,各个所述导风筋条以所述出风口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因而,在导风筋条的作用下,使得吹出的气流更加均匀。更进一步的,在各个所述导风板的靠近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相连接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沿着各个所述导风板的纵向中轴线设置。因而,在隔离板的作用下能够减少设置于同一块导风板上的两个出风口排出的风力的相互干扰。更进一步的,各个所述分支管道呈“T”字形设置。更进一步的,沿着各个所述导风板的周向方向设置有朝向其所设置的箱体的内侧壁延伸的连接缘,所述导风接口连接块固定于所述连接缘的上表面,在所述连接缘上对应于所述导风风道的两个出风口处设置有进风口,每个所述导风板的连接缘在靠近其所设置的箱体的内侧壁的表面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焊接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烘箱在去掉一侧侧壁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烘箱在去掉后侧壁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导风板与连接缘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导风接口连接块在沿其长度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导风接口连接块在沿其宽度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导风板、导风筋条与隔离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箱体、2-门体、3-鼓风机、4-导风板、41-出风孔、42-连接缘、421-进风口、43-隔离板、44-导风筋条、5-进风管道、6-导风接口连接块、61-导风风道、611-出风口、62-进风风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受热均匀的烘箱包括箱体1和设置于箱体1一侧的门体2,在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鼓风机3,在箱体1的各个内侧壁上均布有若干电加热元件(图中未画出),电加热元件可以为任意现有技术中用于烘箱的电阻丝或是电加热管,在箱体1的三个内侧壁上位于靠近待干燥的物体一侧分别设置有一块导风板4,在导风板4上均布有多个出风孔41。本技术的烘箱还包括与鼓风机3的吹风口连接的进风管道5,进风管道5包括三个分支管道,且三个分支管道呈“T”字形设置,各个分支管道的长度相等,因而,从鼓风机3进入烘箱内的气流在进风管道5的分支管道的作用下被分成三股,并分别朝向烘箱的三个内侧壁的方向吹出,且吹向烘箱的每个侧壁的风力相同。在各个导风板4与箱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风道,在进风管道5的靠近导风板4的端部设置有导风接口连接块6。参见附图3所示,沿着各个导风板4的周向方向设置有朝向其所设置的箱体1的内侧壁延伸的连接缘42,导风接口连接块6固定于沿着导风板4的上边缘设置的连接缘42的上表面。每个导风板4的连接缘42在靠近其所设置的箱体1的内侧壁的表面与箱体1的内侧壁焊接连接。在导风板4与箱体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风道。参见附图4和图5所示,在导风接口连接块6内设置有呈“冂”字形的导风风道61,在导风接口连接块6内还设置有与导风风道61连通的进风风道62,导风风道61的两个出风口611朝向地面的方向设置,两个出风口611与其所在的箱体1的内侧壁的纵向中轴线的距离相等。进风风道62与进风管道5相连通。进风风道62的与导风风道61相连接处位于导风风道61的中心且与两个出风口611的距离相等。经进风管道5鼓入的空气能够经过导风接口连接块6的导风风道61进入风道内并经出风孔41吹入烘箱内部。经过进风管道5向每一块导风板4吹入的空气能在导风风道61的作用下被分成两股,因而,吹向箱体1的同侧内侧壁上的导风板4上的空气被均分成两股,因而能够使从出风孔41中吹出的风力更加均匀。本技术的导风风道61的两个出风口611的设置位置与其所在的内侧壁的纵向中轴线的距离为内侧壁的长度的四分之一为佳。此外,在各个导风板4的靠近箱体1的内侧壁一侧设置有与箱体1的内侧壁相连接的隔离板43,隔离板43沿着各个导风板4的纵向中轴线设置,由此,在隔离板43的作用下能够减少从两个出风口611排出的风力的相互干扰。且在同一块导风板4上的两个出风口611的可作用区域接近,因而吹风力均匀,由此实现均匀加热的效果。在设置于各个导风板4的上边缘的连接缘42的上表面对应于导风风道61的两个出风口611处设置有进风口421。参见附图6所示,在导风板4上对应于每个出风口611分别设置有若干导风筋条44,各个导风筋条44以出风口611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因而,经过进风管道5进入的风从导风风道61经过出风口611进入导风板4与箱体内侧壁之间的风道内,并在导风筋条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热均匀的烘箱,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一侧的门体,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鼓风机,在所述箱体的各个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块导风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鼓风机的吹风口连接的进风管道,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风道,所述进风管道包括与位于所述箱体的各个内侧壁的所述风道相连通的分支管道,各个所述分支管道的长度相等,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风道连通,在所述导风板的靠近所述箱体的中心一侧设置有多个出风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热均匀的烘箱,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一侧的门体,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鼓风机,在所述箱体的各个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块导风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鼓风机的吹风口连接的进风管道,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风道,所述进风管道包括与位于所述箱体的各个内侧壁的所述风道相连通的分支管道,各个所述分支管道的长度相等,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风道连通,在所述导风板的靠近所述箱体的中心一侧设置有多个出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热均匀的烘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管道的与所述风道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导风接口连接块,所述导风接口连接块与所述导风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导风接口连接块内设置有呈“冂”字形的导风风道,在所述导风接口连接块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导风风道相连通的进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进风管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热均匀的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风道的两个出风口与其所在的箱体的内侧壁的纵向中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云涛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中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