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024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8
在活塞带(62)的外周部,在配置在缸体(11)内之前的自然状态下,在靠近活塞杆的前端部的一侧或远离前端部的一侧形成有大径部(102),在远离前端部的一侧或靠近前端部的一侧形成有直径比大径部(102)小的中径部(106),在大径部(102)与中径部(106)之间形成有直径比中径部(106)小的小径部(1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缓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缓冲器。本申请基于2018年5月21日在日本提出的日本特愿2018-097304号要求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作为缓冲装置等中使用的活塞部,有将形成有环形突部的活塞环覆盖在活塞主体上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768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缓冲器中,通过施加于活塞杆的径向的力,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摩擦力发生变化。希望提高摩擦力的增加相对于该径向的力的增加的比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冲器,能够提高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摩擦力的增加相对于施加于活塞杆的径向的力的增加的比率。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在活塞带的外周部,在配置在缸体内之前的自然状态下,在靠近活塞杆的前端部的一侧形成有大径部,在远离所述前端部的一侧形成有直径比所述大径部小的中径部,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中径部之间形成有直径比该中径部小的小径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在活塞带的外周部,在配置在缸体内之前的自然状态下,在靠近活塞杆的前端部的一侧形成有中径部,在远离所述前端部的一侧形成有直径比所述中径部大的大径部,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中径部之间形成有直径比该中径部小的小径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高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摩擦力的增加相对于施加于活塞杆的径向的力的增加的比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剖视图。图2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的外周部的剖视图,是表示向缸体内配置前的状态的图。图2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的外周部的剖视图,是表示向缸体内配置后的活塞杆未受到径向的力的状态的图。图3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的外周部的向缸体内配置后的剖视图,是表示活塞杆受到的径向的力小的状态的图。图3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的外周部的向缸体内配置后的剖视图,是表示活塞杆受到的径向的力大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摩擦系数相对于PTFE(聚四氟乙烯)的表面压力的关系的特性线图。图5是表示活塞与缸体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相对于施加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等的活塞杆的径向的力(横向力)的关系的特性线图。图6A是缓冲器的活塞向缸体内的配置状态的剖视图,是表示比较例1的图。图6B是缓冲器的活塞向缸体内的配置状态的剖视图,是表示比较例2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0是用于汽车、铁路车辆的悬架装置的缓冲器。如图1所示,缓冲器10具有封入有工作流体的缸体11。缸体11由圆筒状的内筒12和直径大于内筒12且设置在内筒12的外侧的有底筒状的外筒13构成。在内筒12与外筒13之间形成有储液室14。外筒13在轴向一侧具有底部15,轴向另一侧为开口部16,开口部16成为缸体11的开口部。活塞17能够滑动地被插入到缸体11的内筒12内。该活塞17将缸体11的内筒12内划分为一侧室18和另一侧室19。在缸体11内,在一侧室18以及另一侧室19内封入有作为工作流体的工作液,在储液室14内封入有作为工作流体的工作液以及气体。金属制的活塞杆20与活塞17连结。活塞杆20的轴向一侧的基端部21被插入到缸体11内,轴向另一侧的前端部22相比缸体11的轴向的一端即内筒12以及外筒13的轴向的一端向外部突出。活塞17利用螺母23固定于活塞杆20的基端部21。活塞17与活塞杆20一体地移动。在缸体11的内侧,在活塞杆20突出的外筒13的开口部16侧配置有环形的杆引导件25和环形的密封部件26,在外筒13的底部15侧设置有座阀28。换言之,杆引导件25设置在缸体11的与底部15相反的一侧。杆引导件25限制活塞杆20的径向的移动并且对活塞杆20的轴向的移动进行引导。密封部件26堵塞缸体11的一端的开口部16侧,对内筒12内的工作液以及储液室14内的气体以及工作液向外部漏出进行限制。座阀28在其基体31形成有能够将另一侧室19与储液室14连通的液体通路32以及液体通路33。在基体31,利用铆钉37安装有能够对径向内侧的液体通路32进行开闭的盘阀35和能够对径向外侧的液体通路33进行开闭的盘阀36。盘阀35对经由液体通路32的工作液从储液室14向另一侧室19的流动进行限制,并且允许从另一侧室19向储液室14的流动。盘阀35是如下的衰减阀:在活塞杆20向减少来自缸体11的伸出量的收缩侧移动时,使工作液从另一侧室19向储液室14流动,此时产生衰减力。盘阀36对经由液体通路33的工作液从另一侧室19向储液室14的流动进行限制,并且允许从储液室14向另一侧室19的流动。盘阀36是如下的吸入阀:在活塞杆20向增加来自缸体11的伸出量的伸长侧移动时,使工作液实质上不产生衰减力地从储液室14向另一侧室19流动。在活塞杆20上,在被插入到内筒12内的一侧的基端部21,利用螺母23安装有上述活塞17和其两侧的盘阀41、42。在活塞17形成有能够将另一侧室19与一侧室18连通的液体通路43以及液体通路44。盘阀41能够对液体通路43进行开闭,盘阀42能够对液体通路44进行开闭。盘阀41对经由液体通路43的工作液从一侧室18向另一侧室19的流动进行限制,并且允许从另一侧室19向一侧室18的流动。盘阀41是如下的衰减阀:在活塞杆20向收缩侧移动时,使工作液从另一侧室19向一侧室18流动,此时产生衰减力。盘阀42对经由液体通路44的工作液从另一侧室19向一侧室18的流动进行限制,并且允许从一侧室18向另一侧室19的流动。盘阀42是如下的衰减阀:在活塞杆20向伸长侧移动时,使工作液从一侧室18向另一侧室19流动,此时产生衰减力。在活塞杆20的从缸体11伸出的一侧安装有罩部件51。罩部件51具有:固定于活塞杆20的从缸体11伸出的一侧的轴向的中途部位的圆板状的环形部件52;以及与环形部件52的外周侧接合并从环形部件52向缸体11的方向伸出的圆筒状的筒状部件53。筒状部件53在轴向上与缸体11重叠,覆盖缸体11的外周部和活塞杆20的从密封部件26突出的部分。在外筒13的底部15的外侧固定有安装环55。缓冲器10在安装于车辆时,例如,活塞杆20配置在上侧而连结于车身侧,安装环55配置在下侧而连结于车轮侧。当活塞杆20向伸长侧移动时,活塞17与其一体地向减小一侧室18的容积并增大另一侧室19的容积的方向移动。这样,设置于活塞17的盘阀42使工作液经由液体通路44从一侧室18向另一侧室19流动,此时产生衰减力。此时,座阀28的盘阀36使工作液实质上不产生衰减力地从储液室14向另一侧室19流动,向另一侧室19补充活塞杆20从缸体11突出的体积量的工作液。当活塞杆20向收缩侧移动时,活塞17与其一体地向减小另一侧室19的容积并增大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器,其中,所述缓冲器具备:/n有底筒状的缸体,所述缸体封入有工作流体;/n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基端部被插入到所述缸体内且前端部向所述缸体外突出;/n活塞,所述活塞固定在该活塞杆的所述基端部侧,将所述缸体内划分为一侧室和另一侧室;以及/n杆引导件,所述杆引导件设置在所述缸体的与底部相反的一侧,并对所述活塞杆进行引导,/n所述活塞由将其与所述缸体的内周部之间密封的活塞带构成外周部,/n在所述活塞带的外周部,在配置在所述缸体内之前的自然状态下,在靠近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前端部的一侧形成有大径部,在远离所述前端部的一侧形成有直径比所述大径部小的中径部,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中径部之间形成有直径比该中径部小的小径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1 JP 2018-0973041.一种缓冲器,其中,所述缓冲器具备:
有底筒状的缸体,所述缸体封入有工作流体;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基端部被插入到所述缸体内且前端部向所述缸体外突出;
活塞,所述活塞固定在该活塞杆的所述基端部侧,将所述缸体内划分为一侧室和另一侧室;以及
杆引导件,所述杆引导件设置在所述缸体的与底部相反的一侧,并对所述活塞杆进行引导,
所述活塞由将其与所述缸体的内周部之间密封的活塞带构成外周部,
在所述活塞带的外周部,在配置在所述缸体内之前的自然状态下,在靠近所述活塞杆的所述前端部的一侧形成有大径部,在远离所述前端部的一侧形成有直径比所述大径部小的中径部,在所述大径部与所述中径部之间形成有直径比该中径部小的小径部。


2.一种缓冲器,其中,所述缓冲器具备:
有底筒状的缸体,所述缸体封入有工作流体;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基端部被插入到所述缸体内且前端部向所述缸体外突出;
活塞,所述活塞固定在该活塞杆的所述基端部侧,将所述缸体内划分为一侧室和另一侧室;以及
杆引导件,所述杆引导件设置在所述缸体的与底部相反的一侧,并对所述活塞杆进行引导,
所述活塞由将其与所述缸体的内周部之间密封的活塞带构成外周部,
在所述活塞带的外周部,在配置在所述缸体内之前的自然状态下,在靠近所述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川道生佐藤博康中川礼士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