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减震器多阀片结构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8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前减震器多阀片结构活塞,包括活塞柱,所述活塞柱的表面设置有活塞组件,活塞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活塞柱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的内壁与限位机构的表面接触,活塞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锁死螺母,锁死螺母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的内壁与限位机构的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在通过锁死螺母将活塞组件固定在活塞柱上后,拉动并转动限位柱,将限位柱插入至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此时,通过限位柱对锁死螺母进行限位,使锁死螺母无法转动,进而防止活塞柱上的活塞组件发生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减震器多阀片结构活塞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
,尤其涉及一种前减震器多阀片结构活塞。
技术介绍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目前,市场上的前减震器,大多通过锁死螺母将多阀片结构活塞固定在活塞柱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用于固定多阀片结构活塞的锁死螺母容易发生松动,进而使活塞柱上的多阀片结构活塞固定不牢固,导致减震器的减震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市场上的前减震器,大多通过锁死螺母将多阀片结构活塞固定在活塞柱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用于固定多阀片结构活塞的锁死螺母容易发生松动,进而使活塞柱上的多阀片结构活塞固定不牢固,导致减震器的减震效果降低,而提出的一种前减震器多阀片结构活塞。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减震器多阀片结构活塞,包括活塞柱,所述活塞柱的表面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的底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减震器多阀片结构活塞,包括活塞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柱(1)的表面设置有活塞组件(2),所述活塞组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3),所述活塞柱(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所述第一限位槽(4)的内壁与限位机构(3)的表面接触;/n所述活塞柱(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锁死螺母(5),所述锁死螺母(5)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6),所述第二限位槽(6)的内壁与限位机构(3)的表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减震器多阀片结构活塞,包括活塞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柱(1)的表面设置有活塞组件(2),所述活塞组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3),所述活塞柱(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所述第一限位槽(4)的内壁与限位机构(3)的表面接触;
所述活塞柱(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锁死螺母(5),所述锁死螺母(5)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6),所述第二限位槽(6)的内壁与限位机构(3)的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多阀片结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的上表面与活塞组件(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1)的左侧两侧均开设有凹槽(32),所述凹槽(3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3),所述支撑柱(3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转块(34),所述转块(34)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35),所述弹簧(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6),所述连接块(3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柱(37),所述第一限位槽(4)的内壁和第二限位槽(6)的内壁均与限位柱(37)的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多阀片结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7),所述活塞柱(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8),所述定位槽(8)的内壁与定位块(7)的表面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业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