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积水的生态停车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67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7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停车场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易积水的生态停车场,其包括植草砖和排水管,还包括围绕停车位设置的路沿石,停车位的地面倾斜设置,停车位远离行车道的一侧低于另一侧,路沿石背向停车位的一侧设有种植土层,种植土层的上表面设有蓄水槽,路沿石上沿自身厚度方向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蓄水槽的侧壁之间设有泄洪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停车位不易积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易积水的生态停车场
本技术涉及停车场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不易积水的生态停车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停车场为了实现生态停车场的改造目标,主要有两个技术要点:在停车场路面层上增设植被层,以提高生态效益;优化停车场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率。在进行雨水收集的过程中,需要对石油以及轮胎残留物质等垃圾进行过滤,才能对收集的雨水再利用。公告号为CN2074995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停车场,每个停车位的地面层由下至上依次为基础、反滤层、排水层、隔离层、滤水层和植草砖;基础为压实的素土,反滤层和隔离层为长丝无纺土工布,排水层内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为HDPE开孔管,植草砖中间的孔内填充有腐殖土。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此停车场在实际使用中,随着停车场的使用时间增加,行车会逐渐将停车位的路面压实,导致停车位内的雨水不易渗至排水层,使得停车位容易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积水的生态停车场,其具有使停车位不易积水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不易积水的生态停车场,包括植草砖和排水管,还包括围绕停车位设置的路沿石,所述停车位的地面倾斜设置,所述停车位远离行车道的一侧低于另一侧,所述路沿石背向停车位的一侧设有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的上表面设有蓄水槽,所述路沿石上沿自身厚度方向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蓄水槽的侧壁之间设有泄洪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路沿石上设置排水孔,并将排水孔与蓄水槽连通,当停车位上有积水时,积水可以通过排水孔快速流入蓄水槽内,在蓄水槽内蓄积的雨水可以用于浇灌种植土层的植物,利用此方案可以使停车位上不易积水,并为停车场内的植物生长提供水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孔的侧壁底面高于植草砖的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水孔的侧壁底面设置为高于植草砖的上表面,停车位内的杂物沉在积水底部,不易随水冲入排水孔,进而降低排水孔被堵塞的概率,保证排水孔的排水效率,进而使得停车位上不易积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孔靠近停车位的一端设有过滤网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水孔内设置过滤网一,可以降低杂物随水流进入蓄水槽的概率,降低蓄水槽被充填大量杂物的概率,降低杂物对蓄水槽的蓄水能力的影响,进而在收集雨水时保证蓄水槽能正常发挥蓄水作用,使得停车位上不易积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孔内转动架设有扇叶,所述扇叶的旋转轴线与排水孔的轴线平行,所述扇叶朝向过滤网一的一侧设有刷毛,所述刷毛与过滤网一相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水孔内转动架设扇叶,并在扇叶靠近过滤网一的一侧设置刷毛,积水通过排水孔流向蓄水槽时,会带动扇叶旋转,同时刷毛持续刮刷过滤网一,将过滤网一上贴附的杂物刷落,使得过滤网一不易被杂物堵塞,则停车位上的雨水可以从排水孔中顺利地流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蓄水槽的槽口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盖板的顶面上设有用于遮挡进水孔的遮板,所述遮板与盖板顶面之间有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蓄水槽的槽口设置盖板,并在盖板上设置进水孔和遮板,则落在种植土层上的雨水不需要流向停车位,通过进水孔即可流入蓄水槽。降低了排水孔处理积水的压力,使得停车位上不易积水。设置遮板可以阻碍阳光照射蓄水槽内蓄积的水,降低蓄水槽内的水分蒸发量,提高积水的再利用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与遮板之间设有过滤网二,所述过滤网二环绕进水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盖板和遮板之间设置过滤网二,可以阻碍种植土层上的杂物进入蓄水槽,并在蓄水槽内沉积,降低杂物对蓄水槽的蓄水能力的影响,进而在收集雨水时保证蓄水槽能正常发挥蓄水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盖板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侧面倾斜设置,所述凸台的顶面面积小于底面面积,所述进水孔穿设在凸台的顶面上,所述遮板与凸台的顶面之间有间隙,所述过滤网二设置在凸台的顶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盖板上设置凸台,并将进水孔和过滤网二均设置在凸台的顶面上,且将凸台侧面倾斜设置,可以使过滤网二滤下的杂物沿凸台侧面滑落,减少杂物在蓄水槽内的沉积量,进而保证进水孔处理种植土层上积水的能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所述蓄水槽之间设有引流管连通,所述引流管为外包土工布的穿孔HDPE管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的蓄水槽之间设置外包土工布的穿孔HDPE管道作为引流管,可以有效利用每个蓄水槽对雨水进行收集,且蓄水槽内的水经过引流管可以渗入种植土层,为种植土层内的植物生长提供水分。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路沿石、排水孔、泄洪管和蓄水槽,可以起到使停车位上不易积水的效果;2.通过设置扇叶和刷毛,可以起到使过滤网不易被杂物堵塞的效果;3.通过设置侧面倾斜的凸台,可以起到保证进水孔处理种植土层上积水的能力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中蓄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停车位;11、基础;12、反滤层;13、排水层;131、排水管;14、隔离层;15、滤水层;16、植草砖;2、路沿石;21、排水孔;22、过滤网一;23、立柱;24、转动轴;25、扇叶;251、刷毛;26、泄洪管;3、种植土层;31、蓄水槽;32、水泥涂层;33、引流管;34、盖板;35、凸台;36、进水孔;37、过滤网二;38、遮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不易积水的生态停车场,包括种植土层3和六对停车位1,每对停车位1分别位于种植土层3的两侧,停车位1与种植土之间砌有路沿石2隔开,种植土层3上设有两个蓄水槽31,每个蓄水槽31分别对应于相邻的三对停车位1。参照图1,停车位1的土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基础11、反滤层12、排水层13、隔离层14、滤水层15和植草砖16。其中,基础11为压实的素土,反滤层12和隔离层14均为长丝无纺土工布,排水层13内部设置有排水管131,排水管131为沿停车位1长度方向设置的HDPE开孔管,滤水层15和植草砖16均倾斜设置,滤水层15和植草砖16朝向种植土层3一侧的高度低于另一侧的高度,植草砖16内种植有小草。停车位1内的雨水一部分通过下渗的方式流入排水管131被回收,雨水来不及下渗时将会在停车位1靠近种植土层3的一侧形成积水。参照图1和2,每个路沿石2朝向植草砖16的侧面上开设有六个排水孔21,六个排水孔21沿停车位1的宽度方向排列,每个排水孔21沿路沿石2的厚度方向设置,每个排水孔21分别对应于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积水的生态停车场,包括植草砖(16)和排水管(1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绕停车位(1)设置的路沿石(2),所述停车位(1)的地面倾斜设置,所述停车位(1)远离行车道的一侧低于另一侧,所述路沿石(2)背向停车位(1)的一侧设有种植土层(3),所述种植土层(3)的上表面设有蓄水槽(31),所述路沿石(2)上沿自身厚度方向设有排水孔(21),所述排水孔(21)与蓄水槽(31)的侧壁之间设有泄洪管(26)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积水的生态停车场,包括植草砖(16)和排水管(1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绕停车位(1)设置的路沿石(2),所述停车位(1)的地面倾斜设置,所述停车位(1)远离行车道的一侧低于另一侧,所述路沿石(2)背向停车位(1)的一侧设有种植土层(3),所述种植土层(3)的上表面设有蓄水槽(31),所述路沿石(2)上沿自身厚度方向设有排水孔(21),所述排水孔(21)与蓄水槽(31)的侧壁之间设有泄洪管(2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积水的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21)的侧壁底面高于植草砖(16)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积水的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21)靠近停车位(1)的一端设有过滤网一(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积水的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21)内转动架设有扇叶(25),所述扇叶(25)的旋转轴线与排水孔(21)的轴线平行,所述扇叶(25)朝向过滤网一(22)的一侧设有刷毛(251),所述刷毛(251)与过滤网一(22)相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宇衡赵亮居凯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