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应急取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851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泊车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应急取车方法。所述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包括能够使停放在其上的车辆首尾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停车交换位,所述最前面的停车交换位的前方为停车厅前出口;其最后面的停车交换位的后方为停车厅后入口,每个停车交换位的左侧和右侧为停车厅左出入口和右出入口,且两侧都设有车行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实际存取车情况动态分配每个停车交换位的存车功能和取车功能,避免资源浪费和用户无效排队;将停车机器人通道旁边的车行道临时征用为停车交换位,并采用封闭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取车方法进行管理,短时增加了至少50%的停车交换位,提高了取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应急取车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泊车
,尤其是一种智能停车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应急取车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的普及,停车日益成为头等大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停放更多的车辆一直以来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为了提高车辆停放效率和停车场利用率,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智能停车机器人,利用智能停车机器人将需要停放的车辆移动到系统分配的停车位,再利用智能停车机器人将需要提取的车辆移送到取车位,极大地方便的用户车辆的存放。同时,利用智能机器人的特点,减少了通道面积和转弯半径,提高了停车面积的利用率,理论上可提高车辆存放率30%以上,提高存取效率50%以上,在一些大型停车场和高档住宅、写字楼具有很好的推广利用前景。目前,这种应用了智能停车机器人的停车场为了方便用户存取车,采用了一种配套的停车交换厅。一般来说,这种停车交换厅包括用于停车或取车的空间和用于机器人停放和进入的通道空间。目前,停车交换厅都是单独设计,并排放置。为了避免用于在存车和取车是发生冲突,用于存车的停车厅和用于取车的停车厅一般是分开的,每个停车厅的实际功能是固定的。当遇到存车高峰时,例如上班前,会出现用于取车的停车厅无人使用,而用于存车的停车厅则在排队;而遇到取车高峰时,例如下班时,会出现用于存车的停车厅无人使用,而用于取车的停车厅则在排队。没有合理使用资源,取车效率低。尤其是在待存车辆较多时,上述停车交换厅的存车效率很低,用户等待时间较长。特别是,在上班时间段内,居住所存附近的停车场将迎来一个取车的高峰期,在下班时间段,办公场所附近的停车场将迎来一个取车的高峰期。如何加快取车速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设计一种具有新型组合方式的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该停车厅能够动态分配用于存车或取车功能的停车厅,且不需要用户转弯或提前转弯,直接就可以进入或驶出停车厅,不需要设计转弯半径占用空间,方便用户存取车,合理分配停车厅资源,提高存取车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感。同时,在露天的开放结构中停车和启动,会让用户更有安全感,视野更开阔,有利于缓解烦躁感和疲惫感,停车和启动的速度更快,更便于驾驶技术不熟练的用户停车。因而,将停车交换厅设计成开放结构是一种未来的趋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基于上述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应急取车方法。通过临时征用车行道,作为临时停车交换位,加快取车速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所述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包括能够使停放在其上的车辆首尾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停车交换位,所述最前面的停车交换位的前方为停车厅前出口,通向停车场出口;其最后面的停车交换位的后方为停车厅后入口,通向停车场入口,每个停车交换位的左侧和右侧为停车厅左出入口和右出入口。所述停车厅左出入口通向车行道和人行道,所述停车厅右出入口通向停车机器人通道和车行道,或者停车厅右出入口通向车行道和人行道,所述停车厅左出入口通向停车机器人通道和车行道。进一步的,所述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可设置多排串联式停车厅,相邻的两排串联式停车厅中间共用一条车行道和人行道,或者共用一条停车机器人通道和车行道。上述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每一个停车交换位都可以通过位于其左侧、右侧的两个出入口和后入口进入,或通过位于其左侧、右侧的两个出入口和前出口驶出。当串联的停车交换位中的某一停车交换位已经被占用了,那么位于其后面的车辆可以通过其所在停车交换位的左侧、右侧的两个出入口中的一个进入或驶出该停车交换位,这样就不会因为前方的一个或多个停车交换位已经被占用就无法继续前进。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停车交换位包括与车辆外形匹配且面积大于车辆投影面积的停车位110,所述的停车位110的一个角的外侧安装有立柱130,所述立柱130包括垂直立柱131和与垂直立柱相垂直的两个水平杆,包括与停车交换位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水平杆132和与停车交换位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杆133;在立柱130上安装有人机交互终端260、行车指示灯240、车辆检测装置220和广播系统270。进一步的,在所述停车位110上设有用于判定计算车辆轴距的检测刻度线112,检测刻度线112围成停车交换位110;安装于第一水平杆132和第二水平杆133上的车辆检测装置220将采集的车辆与检测刻度线112的图像送入后台中央处理器210进行图像分析计算出车辆轴距并发送给停车机器人。进一步的,所述的行车指示灯240包括绿色通行指示灯241和红色禁行指示灯242,绿色通行指示灯241和红色禁行指示灯242分开设置或合并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停车位110为经过处理的符合停车规范的地面或加装在地面之上的适于停车的钢质或工程塑料平板。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130上还安装有停车引导装置250,停车引导装置250由安装于第一水平杆132和第二水平杆133上的摄像装置251和安装于第二水平杆133上的显示器252组成,摄像装置251将车辆在停车交换位110上的位置摄取后送入显示器252。进一步的,所述的串联式停车厅100连接有人机交互系统200,人机交互系统200用于控制行车指示灯240、人机交互终端260、车辆检测装置220、广播系统270、中央处理器210以及停车引导装置250。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刻度线112为喷涂在停车位110上的喷涂线或带有刻度线的地垫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适用于的上述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应急取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内容;进入应急取车状态;所述应急取车状态,包括:将停车机器人通道旁的车行道划分为数个区域,每个区域作为一个临时停车交换位,整个车行道作为一个临时串联式停车厅,每个临时停车交换位与相邻的停车交换位采用同一套系统;原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采用半封闭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取车方法实现取车控制,临时串联式停车厅,采用封闭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取车方法实现取车控制。进一步的,所述半封闭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取车方法,包括如下内容;根据预设的功能分配算法,分配所有停车交换位的存车功能或取车功能;收到用户确定取车的信号后,获取该用户待取车辆所在停车位的编号及该车辆的轴距;获取未占用的分配了取车功能的停车交换位的编号及驶出对应停车交换位的方式;根据预设的取车分配算法,确定该待取车辆将会停放的停车交换位的编号,并显示该停车交换位的编号及驶出对应停车交换位的方式;将该待取车辆从所在停车位搬运到对应的停车交换位。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取车方法,包括如下内容:根据预设的功能分配算法,分配所有停车交换位的存车功能或取车功能;收到用户确定取车的信号后,获取该驾驶员待取车辆所在停车位的编号及该车辆的轴距;获取未占用的分配了取车功能的停车交换位的编号;根据预设的取车分配算法,确定该待取车辆将会停放的停车交换位的编号,并显示;将该待取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包括能够使停放在其上的车辆首尾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停车交换位,所述最前面的停车交换位的前方为停车厅前出口,通向停车场出口;其最后面的停车交换位的后方为停车厅后入口,通向停车场入口,每个停车交换位的左侧和右侧为停车厅左出入口和右出入口;所述停车厅左出入口通向车行道和人行道,所述停车厅右出入口通向停车机器人通道和车行道,或者停车厅右出入口通向车行道和人行道,所述停车厅左出入口通向停车机器人通道和车行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包括能够使停放在其上的车辆首尾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停车交换位,所述最前面的停车交换位的前方为停车厅前出口,通向停车场出口;其最后面的停车交换位的后方为停车厅后入口,通向停车场入口,每个停车交换位的左侧和右侧为停车厅左出入口和右出入口;所述停车厅左出入口通向车行道和人行道,所述停车厅右出入口通向停车机器人通道和车行道,或者停车厅右出入口通向车行道和人行道,所述停车厅左出入口通向停车机器人通道和车行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可设置多排串联式停车厅,相邻的两排串联式停车厅中间共用一条车行道和人行道,或者共用一条停车机器人通道和车行道。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应急取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进入应急取车状态;
所述应急取车状态,包括:
将停车机器人通道旁的车行道划分为数个区域,每个区域作为一个临时停车交换位,整个车行道作为一个临时串联式停车厅,每个临时停车交换位与相邻的停车交换位采用同一套系统;
原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采用半封闭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取车方法实现取车控制,临时串联式停车厅,采用封闭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取车方法实现取车控制。


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应急取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封闭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取车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根据预设的功能分配算法,分配所有停车交换位的存车功能或取车功能;
收到用户确定取车的信号后,获取该用户待取车辆所在停车位的编号及该车辆的轴距;
获取未占用的分配了取车功能的停车交换位的编号及驶出对应停车交换位的方式;
根据预设的取车分配算法,确定该待取车辆将会停放的停车交换位的编号,并显示该停车交换位的编号及驶出对应停车交换位的方式;
将该待取车辆从所在停车位搬运到对应的停车交换位。


5.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应急取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存车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根据预设的功能分配算法,分配所有停车交换位的存车功能或取车功能;
收到用户确定取车的信号后,获取该驾驶员待取车辆所在停车位的编号及该车辆的轴距;
获取未占用的分配了取车功能的停车交换位的编号;
根据预设的取车分配算法,确定该待取车辆将会停放的停车交换位的编号,并显示;
将该待取车辆从所在停车位搬运到对应的停车交换位,开始计时,并发出请尽快离开,否则可能会采取惩罚措施的提示信息;
判断该待取车辆是否驶出该停车交换位,若否,则继续计时,若是,则停止计时。


6.根据权利要4或5所述的开放结构的串联式停车厅的应急取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功能分配算法,分配所有停车交换位的存车功能或取车功能,包括如下内容:
获取驶近停车厅的待存车辆的数量或密度,以及确认取车的数量或密度;
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宝华陈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小白兔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