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润滑油冷却机构的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9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蜗轮减速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润滑油冷却机构的减速机。该减速机包括箱体,在箱体的右侧底端设有变速机,且箱体上设有与该变速机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通过在伺服电机与蜗杆之间加装变速机,使该减速机具有多级减速机构,能够调节减速机的减速效率,具有良好的减速稳定性和适用性,使用范围广;此外该减速机在注油嘴与放油阀之间加装有盘型散热管,其可将箱体内温度过高时的润滑油从放油阀放油口放出,流入盘型散热管内,在盘型散热管内部流通同时,润滑油内部含有热量传导至盘型散热管内,并通过盘型散热管将热量释放到空气中,降低润滑油热量,再通过注油嘴流入机箱内,保障了润滑油对蜗杆减速机内部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润滑油冷却机构的减速机
本技术属于蜗轮减速机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润滑油冷却机构的减速机。
技术介绍
蜗轮减速机为方箱型结构,箱体外形美观,以优质铝合金压铸而成,它的作用是控制机械传动速度,广泛运用于工业机械领域。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与齿轮传动(齿轮减速机)类似,亦有齿面的点蚀、磨损、胶合以及蜗轮轮齿的折断等形式,其中以喻合齿面的点蚀及蜗轮齿面磨损最为常见,此外胶合亦时有发生。上述失效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啮合齿面间相对滑动速度较大,尤其在圆柱蜗杆传动中润滑角过小,形成不了动压油膜,以致啃合效率低而温度升高所引起。现有类似的蜗轮减速机在使用时,仅采用蜗轮与蜗杆之间的间接传动达到减速的效果,减速效果差,且蜗轮与蜗杆之间的长时间接触摩擦温度较高,容易产生磨损,影响蜗轮减速机内部传动稳定性,且蜗轮减速机内部润滑油由于温度的升高而变稀,容易造成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润滑油冷却机构的减速机,其结构简单合理,具有良好的减速稳定性和适用性,且能够降低润滑油的温度。为实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润滑油冷却机构的减速机,包括箱体(1)、与所述箱体(1)顶端螺接固定的箱盖(11)以及与所述箱体(1)底端螺接固定的箱底(12),其特征在于:/n所述箱体(1)的左侧底端螺接固定有法兰盘(7),所述箱体(1)的前侧中间位置处螺接固定有端盖(4);/n所述端盖(4)上具有贯穿该端盖(4)并与所述箱体(1)内部相连通的注油嘴(41),所述箱体(1)的底端中间位置处螺接固定有放油阀(5),所述放油阀(5)的输入端与所述箱体(1)内部相连通,所述放油阀(5)的输出端螺接固定有呈螺旋状盘绕分布在所述端盖(4)外侧的散热管(42),所述散热管(42)的输入端与所述放油阀(5)相连接,所述散热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润滑油冷却机构的减速机,包括箱体(1)、与所述箱体(1)顶端螺接固定的箱盖(11)以及与所述箱体(1)底端螺接固定的箱底(12),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左侧底端螺接固定有法兰盘(7),所述箱体(1)的前侧中间位置处螺接固定有端盖(4);
所述端盖(4)上具有贯穿该端盖(4)并与所述箱体(1)内部相连通的注油嘴(41),所述箱体(1)的底端中间位置处螺接固定有放油阀(5),所述放油阀(5)的输入端与所述箱体(1)内部相连通,所述放油阀(5)的输出端螺接固定有呈螺旋状盘绕分布在所述端盖(4)外侧的散热管(42),所述散热管(42)的输入端与所述放油阀(5)相连接,所述散热管(42)的输出端与所述注油嘴(41)相连接;
所述箱体(1)的右侧底端螺接固定有变速机(3),所述变速机(3)的顶端螺接固定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速机(3)传动连接,所述变速机(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蜗杆(9),所述蜗杆(9)的上方传动连接有蜗轮(8),所述蜗轮(8)的内侧中间位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振宇杨欣明李俊丰刘英飞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沃莱尔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