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9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防护结构,实现在高速轴转动的轴承不受压力滑油高压冲击的目的。所述轴承防护结构由轴承防护座和设置在轴承防护座上内凸台和外凸台构成,内凸台和外凸台均为筒形结构,其中,外凸台为直筒形结构,内凸台为锥形结构,外凸台与内凸台间设置有泄油孔,该泄油孔与轴承衬套的出油孔连通;内凸台最小处孔径略大于传动轴的直径,安装时,将整个防护结构套装在传动轴上,轴承防护座固定安装在轴承衬套上,内凸台与传动轴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用于滑油的流通,外凸台与发动机泄油孔无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结构对轴承起到有效的防护,不受压力滑油冲击;也保证了足量的的滑油流入,为轴承进行润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防护结构,实现在高速轴转动的轴承不受压力滑油高压冲击的目的。
技术介绍
在传动机构运转过程中,压力滑油作用重要,不仅能够为齿轮、轴承润滑,同时带走大部分热量,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因此为了避免齿轮及轴承过热和磨损,必须对齿轮啮合处及轴承转动处进行强制润滑。但滑油并不是越多越好,滑油过多将导致滑油无法顺利流出,热量无法带走,滑油会产生结焦现象,导致轴承抱死,产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有效的轴承防护结构,技术方案:一种轴承防护结构,在轴承防护座上设置双筒形凸台,其中外凸台凸台为直筒形结构,内凸台为锥形结构,外凸台与内凸台间设置有泄油孔,该泄油孔与轴承衬套的出油孔连通;内凸台最小处孔径略大于传动轴的直径;安装时,将整个防护结构套装在传动轴上,轴承防护座固定安装在轴承衬套上,内凸台与传动轴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用于滑油的流通,外凸台与发动机泄油孔无间隙配合。所述泄油孔设置有多个,这些泄油孔沿周向均布,以保证发动机流出的滑油更为充分的流入到机匣内部。所述锥形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防护结构由轴承防护座和设置在轴承防护座上内凸台和外凸台构成,内凸台和外凸台均为筒形结构,其中,外凸台为直筒形结构,内凸台为锥形结构,外凸台与内凸台间设置有泄油孔,该泄油孔与轴承衬套的出油孔连通;内凸台最小处孔径略大于传动轴的直径,安装时,将整个防护结构套装在传动轴上,轴承防护座固定安装在轴承衬套上,内凸台与传动轴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用于滑油的流通,外凸台与发动机泄油孔无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防护结构由轴承防护座和设置在轴承防护座上内凸台和外凸台构成,内凸台和外凸台均为筒形结构,其中,外凸台为直筒形结构,内凸台为锥形结构,外凸台与内凸台间设置有泄油孔,该泄油孔与轴承衬套的出油孔连通;内凸台最小处孔径略大于传动轴的直径,安装时,将整个防护结构套装在传动轴上,轴承防护座固定安装在轴承衬套上,内凸台与传动轴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用于滑油的流通,外凸台与发动机泄油孔无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孔设置有多个,这些泄油孔沿周向均布。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广勋张阳程功周玉莲闫云雪孙新杰任连明杨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