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输出轴的导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49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输出轴的导油装置,其包括挡油盘、连接于所述挡油盘的内侧的第一导油槽和第二导油槽,所述挡油盘布置于双离合器和离合器壳体之间形成的腔体中且连接于所述离合器壳体上;所述双离合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中均设有贯穿各自轴心线的中心油道;所述第一导油槽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中心油道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油槽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中心油道相对设置。该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输出轴的导油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节约安装空间,具有较好的集油性能且能够同时为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两根输出轴提供润滑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输出轴的导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变速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输出轴的导油装置。
技术介绍
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是当前国内汽车市场上运用较多的一种变速器,其通常具有两个输出轴,每个输出轴上均有多个齿轮和滚针轴承需要大量的油液进行润滑,因此,需要通过导油装置将润滑油导入输出轴内。目前常见的导油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由油泵供油通过变速器壳体内的润滑油道导入;第二种是通过安装在变速器后端壳体上的导油槽将齿轮运转飞溅的油液导入;第三种是通过导油装置借用湿式双离合器搅油油液,并对输出轴进行润滑。但是,第一种方式由于油泵本身的功率损耗,会降低变速器效率;第二种方式由于变速器壳体内零件较多,难以找到导油装置的安装空间,装配难度较大且集油量较小;而现有技术中,有少数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三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收集双离合器搅油的油液并将其导入输出轴,但这些技术方案需要在离合器壳体内设计导油加强筋,结构相对复杂,无法节省轴向空间,集油效果不理想,且由于只有一个出油道,无法同时为两根输出轴供油。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借用湿式双离合器搅油油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输出轴的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油盘、连接于所述挡油盘的内侧的第一导油槽和第二导油槽,所述挡油盘布置于双离合器和离合器壳体之间形成的腔体中且连接于所述离合器壳体上;所述双离合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中均设有贯穿各自轴心线的中心油道;/n所述第一导油槽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中心油道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油槽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中心油道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输出轴的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油盘、连接于所述挡油盘的内侧的第一导油槽和第二导油槽,所述挡油盘布置于双离合器和离合器壳体之间形成的腔体中且连接于所述离合器壳体上;所述双离合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中均设有贯穿各自轴心线的中心油道;
所述第一导油槽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中心油道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油槽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中心油道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盘包括弧形挡板部和连接于所述弧形挡板部的底端且向着其中心延伸的固定板部,所述固定板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离合器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锁紧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油槽包括第一挡油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油板的底部的第一集油槽、及与所述第一集油槽连通的第一导油嘴;
所述第二导油槽包括第二挡油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挡油板的底部的第二集油槽、及与所述第二集油槽连通的第二导油嘴;所述第一导油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中心油道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油嘴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中心油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勇凌晓明刘学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