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液压弯曲调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59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液压弯曲调直机,其包括驱动组件、液压组件、油缸组件、换向组件以及弯曲调直组件。液压组件连接于驱动组件,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将油液泵出。油缸组件包括油缸体、油缸底盖以及设置于油缸体内的活塞杆,油缸底盖可拆卸式密封连接于油缸体,油缸底盖与液压组件相连接的端部具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底盖进油孔,油缸底盖的侧壁上开设有一连通多个底盖进油孔的环形凹槽。换向组件切换环形凹槽与油缸体内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连通关系以改变油缸体内油路的循环方向,驱动活塞杆前进或后退。弯曲调直组件包括固定座和连接于活塞杆的推轴,推轴跟随活塞杆运动,弯曲或调直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液压弯曲调直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工具,且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液压弯曲调直机。
技术介绍
折弯调直机是一种将钢板、钢筋等进行折弯或调直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传统的折弯调直机是采用圆盘对钢筋进行折弯的,其配件多且体积庞大,携带搬运困难且也很难在现场使用。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手持式折弯调直机,相比传统的圆盘式的折弯调直机,这种手持式的折弯调直机体积小,故携带很方便且操作时占用的空间也很小,可很好的用于现场的作业。然而,现有的手持式弯曲调直机中,液压组件泵出的油液通常是经过油缸底部的一个油孔进入油缸的无杆腔从而推动推轴前行,单油孔进油不仅进油速度慢且进油量小,对于直径较大的钢筋而言,现有的手持式折弯调直机很难对其进行折弯或调直。此外,现有的手持式折弯调直机为实现推轴的往复运动,其油路都较复杂,油路组件的重量也较重,不利于操作人员长时间手持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驱动能力强且体积小的一体式液压弯曲调直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液压弯曲调直机,其包括驱动组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液压弯曲调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组件;/n液压组件,连接于驱动组件,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将油液泵出;/n油缸组件,包括油缸体、油缸底盖以及设置于油缸体内的活塞杆,油缸底盖可拆卸式密封连接于油缸体,油缸底盖与液压组件相连接的端部具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底盖进油孔,油缸底盖的侧壁上开设有一连通多个底盖进油孔的环形凹槽;/n换向组件,切换环形凹槽与油缸体内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连通关系以改变油缸体内油路的循环方向,驱动活塞杆前进或后退;/n弯曲调直组件,包括固定座和连接于活塞杆的推轴,推轴跟随活塞杆运动,弯曲或调直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液压弯曲调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组件;
液压组件,连接于驱动组件,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将油液泵出;
油缸组件,包括油缸体、油缸底盖以及设置于油缸体内的活塞杆,油缸底盖可拆卸式密封连接于油缸体,油缸底盖与液压组件相连接的端部具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底盖进油孔,油缸底盖的侧壁上开设有一连通多个底盖进油孔的环形凹槽;
换向组件,切换环形凹槽与油缸体内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连通关系以改变油缸体内油路的循环方向,驱动活塞杆前进或后退;
弯曲调直组件,包括固定座和连接于活塞杆的推轴,推轴跟随活塞杆运动,弯曲或调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液压弯曲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油缸底盖螺纹内套于油缸体,换向组件设置于油缸体,油缸体的侧壁上具有与环形凹槽的开口处相对设置的径向油道,多个底盖进油孔经环形凹槽和径向油道连通换向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液压弯曲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每一底盖油孔均向底盖的中心方向倾斜,每一底盖油孔的末端均对应连通环形凹槽靠近底部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液压弯曲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换向组件包括阀体和阀杆,阀体连接于油缸组件,阀体上具有与环形凹槽相连通的阀体进油孔、分别连通油缸体无杆腔和有杆腔的无杆腔油孔和有杆腔油孔以及阀体回油孔,阀杆相对阀体运动改变阀体进油孔、有杆腔油孔、无杆腔油孔以及阀体回油孔的连通关系以改变油缸体内油路的循环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液压弯曲调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具有一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亚民赵立
申请(专利权)人:欧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