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程机械行走机构及履带张紧装置一体化液压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液压传动
,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机械行走机构及履带张紧装置一体化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履带行走装置因其具有牵引力大、接地比压低、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等诸多优点,在工程机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挖掘机、压路机和起重机等。在履带张紧装置使用过程中,其预张紧力对履带行走性能的影响很大,预张紧力过大,则履带刚性太大,张紧装置起不到缓冲作用,同时会造成履带行走机械的内摩擦力的增加,导致传动效率低下以及履带的过度磨损;预张紧力太小则会造成履带松弛,起不到张紧作用,同时造成履带的振动和跳动,也会导致摩擦力的增加,使磨损增大。因此,履带张紧装置的性能对提高履带行走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履带张紧装置有弹簧张紧、液压蓄能器保压的液压张紧等方式,弹簧张紧方式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频繁地进行预张紧力的调节,不仅自动化程度低,还加重的作业人员的劳动负荷;而传统的液压蓄能器保压张紧方式需要单独设置供应油源,增加了制造的成本,同时,传统的液压蓄能器保压张紧过程中并不能实现对冲击的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机械行走机构及履带张紧装置一体化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源(1)、换向阀(2)、油箱(6)、第一溢流阀(401)、第二溢流阀(402)、第一单向阀(501)、第二单向阀(502)和液压马达(3);/n所述换向阀(2)的P口和T口分别与油源(1)和油箱(6)连接,其A口和B口分别与液压马达(3)的A口和B口连接,第一溢流阀(401)的P口和第二溢流阀(402)的P口分别与液压马达(3)的A口和B口连接,第一单向阀(501)的进油口和第二单向阀(502)的进油口均与油箱(6)连接,第一单向阀(501)的出油口和第二单向阀(502)的出油口分别与液压马达(3)的A口和B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机械行走机构及履带张紧装置一体化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源(1)、换向阀(2)、油箱(6)、第一溢流阀(401)、第二溢流阀(402)、第一单向阀(501)、第二单向阀(502)和液压马达(3);
所述换向阀(2)的P口和T口分别与油源(1)和油箱(6)连接,其A口和B口分别与液压马达(3)的A口和B口连接,第一溢流阀(401)的P口和第二溢流阀(402)的P口分别与液压马达(3)的A口和B口连接,第一单向阀(501)的进油口和第二单向阀(502)的进油口均与油箱(6)连接,第一单向阀(501)的出油口和第二单向阀(502)的出油口分别与液压马达(3)的A口和B口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蓄能器(701)、第二蓄能器(702)、张紧液压缸(9)、第三单向阀(503)、第四单向阀(504)、第三溢流阀(403)、第四溢流阀(404)和减压阀(8);
第一溢流阀(401)的T口和第二溢流阀(402)的T口均与第三单向阀(503)的进油口连接,第三单向阀(503)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蓄能器(701)、第三溢流阀(403)的P口和减压阀(8)的P口连接,减压阀(8)的A口通过第四单向阀(504)分别与第二蓄能器(702)、第四溢流阀(404)的P口和张紧液压缸(9)的无杆腔连接;第三溢流阀(403)的T口、减压阀(8)的L口和第四溢流阀(404)的T口均与油箱(6)连接;
所述第二蓄能器(702)的预充气压力高于所述第一蓄能器(701)的预充气压力,且第二蓄能器(702)的有效容积小于第一蓄能器(701)的有效容积;
所述第三溢流阀(403)的设定压力与所述第一溢流阀(401)的设定压力之和等于工程机械行走机构的驱动系统的设定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行走机构及履带张紧装置一体化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2)为三位四通换向阀,在电磁铁Y1b得电时工作在上位机能,其P口与A口之间的油路连通,其T口和B口之间的油路连通,在电磁铁Y1a得电时工作在下位机能,其P口与B口之间的油路连通,其T口和A口之间的油路连通,在电磁铁Y1b和Y1a均不得电时工作在中位机能,其P口、T口、A口和B口均截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行走机构及履带张紧装置一体化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2)为电磁换向阀。
4.一种工程机械行走机构及履带张紧装置一体化液压控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大华,李建松,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