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夹层结构底板及动力电池下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58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夹层结构底板及动力电池下箱体,夹层结构底板包括从上到下分层设置的水冷系统(3.4)、钢制的冲压下底板(3.6)和碳纤维板(3.1);水冷系统(3.4)包括至少一个水冷板,水冷板上分布有挂耳通孔(3.4.9),冲压下底板(3.6)上分布有压铆螺母(3.3),水冷板固定螺栓(3.5)穿过挂耳通孔(3.4.9)与压铆螺母(3.3)连接从而将水冷板固定在冲压下底板(3.6)上,碳纤维板(3.1)胶接固定在冲压下底板(3.6)上,冲压下底板(3.6)上分布有用于外接的底板紧固螺栓(3.2)。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箱体底部耐腐蚀与抗石击能力,便于维护,在轻量化的同时,机械性能好,结构刚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夹层结构底板及动力电池下箱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夹层结构底板及动力电池下箱体。
技术介绍
目前,动力电池系统多采用铸造/钣金/型材箱体集成锂电池模组。铸造技术成熟成本低,但铸造箱体重量大,致使电池系统成组效率低;钣金技术改善了铸造箱体重量大的缺陷,但其装配工艺复杂,箱体密封设计复杂;铝型材技术改善了二者的不足,被广泛应用于电池系统箱体,但其成本高,底部抗冲击能力不足,空间利用率不高。中国专利CN110380153A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液冷系统,包括布设在电池箱体底板与电池模组之间的液冷板及位于液冷板两侧的液冷管,所述液冷板的顶端面平铺有导热片,位于液冷板的底部设有保温支撑件;所述保温支撑件包括用于支撑液冷板的支撑件以及用于填充液冷板和电池箱体底板之间的保温层。上述方案中的液冷系统组件复杂,箱体在Z方向要预留布置空间,导致整个动力电池系统空间利用率降低。中国专利CN209183614U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用于电池包的框体,所述框体用于电池包的框体包括相对并间隔开的第一梁和第二梁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夹层结构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分层设置的水冷系统(3.4)、钢制的冲压下底板(3.6)和碳纤维板(3.1);水冷系统(3.4)包括至少一个水冷板,水冷板上分布有挂耳通孔(3.4.9),冲压下底板(3.6)上分布有压铆螺母(3.3),水冷板固定螺栓(3.5)穿过挂耳通孔(3.4.9)与压铆螺母(3.3)连接从而将水冷板固定在冲压下底板(3.6)上,碳纤维板(3.1)胶接固定在冲压下底板(3.6)上,冲压下底板(3.6)上分布有用于外接的底板紧固螺栓(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夹层结构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分层设置的水冷系统(3.4)、钢制的冲压下底板(3.6)和碳纤维板(3.1);水冷系统(3.4)包括至少一个水冷板,水冷板上分布有挂耳通孔(3.4.9),冲压下底板(3.6)上分布有压铆螺母(3.3),水冷板固定螺栓(3.5)穿过挂耳通孔(3.4.9)与压铆螺母(3.3)连接从而将水冷板固定在冲压下底板(3.6)上,碳纤维板(3.1)胶接固定在冲压下底板(3.6)上,冲压下底板(3.6)上分布有用于外接的底板紧固螺栓(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夹层结构底板,其特征在于:水冷系统(3.4)包括多个水冷板,水冷板间通过两通(3.4.1)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夹层结构底板,其特征在于:水冷板包括上盖板(3.4.5)和并联水道冲压下底板(3.4.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夹层结构底板,其特征在于:水冷板顶面设有导热垫(3.4.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夹层结构底板,其特征在于:水冷板与冲压下底板(3.6)之间设有纤维保温垫(3.4.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夹层结构底板,其特征在于:保温垫(3.4.7)与冲压下底板(3.6)之间设有支撑垫(3.4.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下箱体的夹层结构底板,其特征在于:整个夹层结构底板的Z向设有若干个车身挂载连接用的贯通孔F。


8.一种动力电池下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1.1)、铝型材制成的框架梁组件和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强刘坤邢俊亚怀慧姜昕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