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是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是整车的一个重要安全部件。汽车座椅的主要功能在于支撑乘坐者的重量,缓和由车身传来的振动和冲击,为乘坐者提供舒适和安全的乘坐环境。目前现有的汽车座椅骨架盆座内如果设置网框,则会增加车体座椅骨架的重量,因而不满足车体轻量化侧发展需求,如果在盆座内不设置网框,则会需要增加座椅泡沫的厚度,造成成本高的同时,夏天散热效果差,舒适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结构,包括骨架主体,所述骨架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拉绳,所述骨架主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骨架主体的另一侧嵌设有收纳块,所述收纳块内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收纳腔的一侧开设有与收纳腔内部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与轴承座对应设置,所述收纳腔内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穿设通孔设置,并延伸至收纳块的外侧,所述收纳块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收纳腔连通的线孔,所述拉绳的一端与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设线孔内与转动杆缠绕设置。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收纳块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侧开设有滑腔,所述转动杆的端部插设在滑腔。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杆的端部表面对称设置有两限位条,所述滑腔的内壁开设有两对称设置的限位槽,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结构,包括骨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拉绳(2),所述骨架主体(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骨架主体(1)的另一侧嵌设有收纳块(3),所述收纳块(3)内开设有收纳腔(7),所述收纳腔(7)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2),所述收纳腔(7)的一侧开设有与收纳腔(7)内部连通的通孔(17),所述通孔(17)与轴承座(12)对应设置,所述收纳腔(7)内设置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一端与轴承座(1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8)的另一端穿设通孔(17)设置,并延伸至收纳块(3)的外侧,所述收纳块(3)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收纳腔(7)连通的线孔(10),所述拉绳(2)的一端与连接柱(4)固定连接,所述拉绳(2)的另一端穿设线孔(10)内与转动杆(8)缠绕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结构,包括骨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拉绳(2),所述骨架主体(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骨架主体(1)的另一侧嵌设有收纳块(3),所述收纳块(3)内开设有收纳腔(7),所述收纳腔(7)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2),所述收纳腔(7)的一侧开设有与收纳腔(7)内部连通的通孔(17),所述通孔(17)与轴承座(12)对应设置,所述收纳腔(7)内设置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一端与轴承座(1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8)的另一端穿设通孔(17)设置,并延伸至收纳块(3)的外侧,所述收纳块(3)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收纳腔(7)连通的线孔(10),所述拉绳(2)的一端与连接柱(4)固定连接,所述拉绳(2)的另一端穿设线孔(10)内与转动杆(8)缠绕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块(3)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块(5),所述转动块(5)内侧开设有滑腔(14),所述转动杆(8)的端部插设在滑腔(14)。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福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