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压成型模具。它包括机台、下层导模装置、中层导模装置以及上层导模装置。下层导模装置包括:基座和下层模板。中层导模装置包括:中层模板和第一抬模装置。上层导模装置包括:上层模板和第二抬模装置。本实施例通过将模具设置为三层模板组合而成的结构,可以同时进行两层硅胶产品的成型过程,从而加快了硅胶产品的成型速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抬模装置和第二抬模装置,可以依次对上层模板和中层模板进行抬模,使硅胶产品成型过程可以有秩序地进行,保证了硅胶产品成型工作的有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压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
,具体涉及一种模压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由于现状固态硅胶成型模具多采用上下两层模具成型,存在生产效率低下,能源消耗大等问题,但硅胶成型本身具有较强的温度和时间要求,在提高产能降低能耗方面一直无法突破。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同时能进行多层硅胶成型的模压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模压成型模具,具有能同时进行多层硅胶成型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压成型模具,它包括机台、下层导模装置、中层导模装置以及上层导模装置;所述下层导模装置包括:基座和下层模板,所述下层模板设置在基座上;所述中层导模装置包括:中层模板和第一抬模装置,所述中层模板可拆卸地装配在下层模板上且用于与下层模板合模,所述第一抬模装置设置在机台上且用于驱动中层模板与下层模板合模;所述上层导模装置包括:上层模板和第二抬模装置,所述上层模板可拆卸地装配在中层模板上且用于与中层模板合模,所述第二抬模装置设置在机台上且用于驱动上层模板与中层模板合模。优选的,它还包括:第一后扣,所述第一后扣包括:固定设置在下层模板后端的第一连接片和连接在中层模板后端且与第一连接片轴转连接的第二连接片。优选的,所述第一抬模装置包括:抬模框和第一气缸,所述抬模框位于中层模板的前侧且后端轴转连接于第二抬模装置,所述抬模框上且靠近中层模板的一侧相对于中层模板开设有抬模槽;所述第一气缸一端固定在抬模框上、另一端固定在机台上且用于驱动抬模框的前端沿竖直运动。优选的,它还包括:第二后扣,所述第二后扣包括:固定在基座后端的第三连接片和连接在上层模板上且与第三连接片轴转连接的第四连接片。优选的,所述第二抬模装置包括:引导板、抬模板以及第二气缸,所述引导板固定设置在上层模板上且前端两侧均设置有导柱,所述抬模板固定设置在机台上且设置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基座的两侧,所述两个抬模板的相对侧均设置有用于与导柱滑动连接的轨道,所述轨道设置为弧形且一端设置在抬模板的上端前侧、另一端设置在抬模板的下端后侧,所述第二气缸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机台上且用于驱动下层模板沿前后方向做水平运动。优选的,所述中层导模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抬模板上的连接块,所述抬模框的后端轴转连接于连接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施例通过将模具设置为三层模板组合而成的结构,可以同时进行两层硅胶产品的成型过程,从而加快了硅胶产品的成型速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抬模装置和第二抬模装置,可以依次对上层模板和中层模板进行抬模,使硅胶成型过程可以有秩序地进行,保证了硅胶成型工作的有序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下层导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中层导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上层导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下层导模装置;11、基座;12、下层模板;20、中层导模装置;21、中层模板;22、第一抬模装置;221、抬模框;222、第一气缸;23、连接块;30、上层导模装置;31、上层模板;32、第二抬模装置;321、引导板;3211、导柱;322、抬模板;3221、轨道;41、第一后扣;411、第一连接片;412、第二连接片;42、第二后扣;421、第三连接片;422、第四连接片;a、抬模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7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压成型模具,它包括机台(图中未示出)、下层导模装置10、中层导模装置20以及上层导模装置30。下层导模装置10包括:基座11和下层模板12,下层模板12固定设置在基座11上。中层导模装置20包括:中层模板21和第一抬模装置22,中层模板21可拆卸地装配在下层模板12上且用于与下层模板12合模,第一抬模装置22用于驱动中层模板21与下层模板12合模。上层导模装置30包括:上层模板31和第二抬模装置32,上层模板31可拆卸地装配在中层模板21上且用于与中层模板21合模,第二抬模装置32用于驱动上层模板31与中层模板21合模。基于以上结构,在对硅胶进行成型前,一般情况下,中层模板21合模于下层模板12,同时,上层模板31合模于中层模板21。先使用第二抬模装置32抬起上层模板31(具体为抬起上层模板31的前端),再使用第一抬模装置22抬起中层模板21(具体为抬起中层模板21的前端);将硅胶注入到下层模板12上,使用第一抬模装置22驱动中层模板21并使中层模板21合模于下层模板12,再将硅胶注入到中层模板21上,之后再使用第二抬模装置32驱动上层模板31合模于中层模板21;待硅胶成型后,使用第二抬模装置32抬起上层模板31,并取出一层硅胶产品,使用第一抬模装置22抬起中层模板21,并取出另一层硅胶产品。基于此,通过将模具设置为三层模板组合而成的结构,可以同时进行两层硅胶产品的成型过程,从而加快了硅胶产品的成型速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抬模装置22和第二抬模装置32,可以依次对上层模板31和中层模板21进行抬模,使硅胶成型过程可以有秩序地进行,保证了硅胶成型工作的有序性。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下层模板12和中层模板21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且对应的第一硅胶成型槽,中层模板21和上层模板31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且对应的第二硅胶成型槽。为保证本实施例的模压成型模具的整体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模压成型模具还包括:第一后扣41,第一后扣41包括:固定设置在下层模板12后端的第一连接片411和连接在中层模板21后端且与第一连接片411轴转连接的第二连接片412。为保证第一抬模装置22的作用,本实施例的第一抬模装置22包括:抬模框221和第一气缸222,抬模框221位于中层模板21的前侧且后端轴转连接于第二抬模装置32,抬模框221上且靠近中层模板21的一侧相对于中层模板21开设有抬模槽a;第一气缸222一端固定在抬模框221上、另一端固定在机台上且用于驱动抬模框221的前端沿竖直运动。基于以上结构,在对中层模板21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压成型模具,它包括机台,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层导模装置(10)、中层导模装置(20)以及上层导模装置(30);/n所述下层导模装置(10)包括:基座(11)和下层模板(12),所述下层模板(12)设置在基座(11)上;/n所述中层导模装置(20)包括:中层模板(21)和第一抬模装置(22),所述中层模板(21)可拆卸地装配在下层模板(12)上且用于与下层模板(12)合模,所述第一抬模装置(22)设置在机台上且用于驱动中层模板(21)与下层模板(12)合模;/n所述上层导模装置(30)包括:上层模板(31)和第二抬模装置(32),所述上层模板(31)可拆卸地装配在中层模板(21)上且用于与中层模板(21)合模,所述第二抬模装置(32)设置在机台上且用于驱动上层模板(31)与中层模板(21)合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压成型模具,它包括机台,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层导模装置(10)、中层导模装置(20)以及上层导模装置(30);
所述下层导模装置(10)包括:基座(11)和下层模板(12),所述下层模板(12)设置在基座(11)上;
所述中层导模装置(20)包括:中层模板(21)和第一抬模装置(22),所述中层模板(21)可拆卸地装配在下层模板(12)上且用于与下层模板(12)合模,所述第一抬模装置(22)设置在机台上且用于驱动中层模板(21)与下层模板(12)合模;
所述上层导模装置(30)包括:上层模板(31)和第二抬模装置(32),所述上层模板(31)可拆卸地装配在中层模板(21)上且用于与中层模板(21)合模,所述第二抬模装置(32)设置在机台上且用于驱动上层模板(31)与中层模板(21)合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一后扣(41),所述第一后扣(41)包括:固定设置在下层模板(12)后端的第一连接片(411)和连接在中层模板(21)后端且与第一连接片(411)轴转连接的第二连接片(4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模装置(22)包括:抬模框(221)和第一气缸(222),所述抬模框(221)位于中层模板(21)的前侧且后端轴转连接于第二抬模装置(32),所述抬模框(221)上且靠近中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建宁,朱寿涛,唐德军,任学艺,
申请(专利权)人:旭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