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调节盖板外盖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18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调节盖板外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外盖模腔,下模的底部设有垫板,垫板的四角处设有导向柱,导向柱贯穿上模和下模,该模具加工的外盖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环形排布的圆形管,相邻圆形管之间形成镂空部,所述下模的底部设有伸入到外盖模腔内的第一抽芯机构和第二抽芯机构,第一抽芯机构的端部与所述镂空部对应,第二抽芯机构的端部与所述圆形管对应;第二抽芯机构包括多个分司筒针和主司筒针,主司筒针的中部中空形成走水冷却通道;第二抽芯机构包括铍铜镶件,铍铜镶件的端部与所述圆形管的镂空部对应,铍铜镶件上设有贯穿的通道,该通道为走水冷却通道。便于产品出模,提高圆形管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调节盖板外盖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座椅调节盖板外盖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座椅调节盖板外盖属于座椅调节盖板的配件,主要通过模具注塑完成,现在的座椅调节盖板外盖的内侧面带有多个环形排布的圆形管,圆形管又深又细、产品冷却差,导致产品出模困难、A面不达标,现有的模具往往是再拆分一个零件来达到产品的合格,如何保证外盖内侧面的圆形管出模顺畅且保持良好的冷却状态是现有外盖成型模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针对该技术问题进行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座椅调节盖板外盖成型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座椅调节盖板外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外盖模腔,下模的底部设有垫板,垫板的四角处设有导向柱,导向柱贯穿上模和下模,该模具加工的外盖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环形排布的圆形管,相邻圆形管之间形成镂空部,所述下模的底部设有伸入到外盖模腔内的第一抽芯机构和第二抽芯机构,第一抽芯机构的端部与所述镂空部对应,第二抽芯机构的端部与所述圆形管对应;所述第二抽芯机构包括多个分司筒针和主司筒针,主司筒针的中部中空形成走水冷却通道,分司筒针和主司筒针的端部与外盖内侧面的圆形管对应;所述第二抽芯机构包括铍铜镶件,铍铜镶件的端部与所述圆形管的镂空部对应,铍铜镶件上设有贯穿的通道,该通道为走水冷却通道。进一步,所述铍铜镶件上设有插入通道,所述分司筒针和主司筒针的端部伸入到插入通道内。进一步,所述垫板上设有开模限位机构,开模限位机构包括等高限位螺丝,套设在等高限位螺丝上的弹簧套,等高限位螺丝固定在垫板上,弹簧套连接下模,弹簧套的纵向行程为30mm。进一步,所述垫板的侧面安装外置机械拉钩,外置机械拉钩连接上模和下模。进一步,该模具开模分为两次,第一次开模为下模相对于垫板打开30mm,第二次开模为上模相对于下模全开。进一步,模具开模通过外置机械拉钩驱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模具第一次开模30毫米中,铍铜镶件完成第一步抽芯,同时,分司筒针和主司筒针完成第二步抽芯,第一抽芯机构和第二抽芯机构的结构设计主要是便于外盖上的圆形管出模顺畅,另外,主司筒针的中部中空形成走水冷却通道,铍铜镶件上设有贯穿的走水冷却通道,通过走水冷却通道的设计便于对又深又细的圆形管进行冷却,便于产品出模,提高圆形管的成型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抽芯机构和第二抽芯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抽芯机构与产品的对应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抽芯机构与产品的对应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加工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座椅调节盖板外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上模1和下模2之间形成外盖模腔,下模2的底部设有垫板3,垫板3的四角处设有导向柱4,导向柱4贯穿上模1和下模2,该模具加工的外盖5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环形排布的圆形管6,相邻圆形管6之间形成镂空部7,下模2的底部设有伸入到外盖模腔内的第一抽芯机构和第二抽芯机构,第一抽芯机构的端部与镂空部7对应,第二抽芯机构的端部与圆形管6对应;第二抽芯机构包括多个分司筒针8和主司筒针9,主司筒针8的中部中空形成走水冷却通道10,分司筒针8和主司筒针9的端部与外盖5内侧面的圆形管6对应;第二抽芯机构包括铍铜镶件11,铍铜镶件11的端部与圆形管6的镂空部7对应,铍铜镶件11上设有贯穿的通道,该通道为走水冷却通道12。进一步,铍铜镶件11上设有插入通道13,分司筒针8和主司筒针9的端部伸入到插入通道13内。进一步,垫板3上设有开模限位机构,开模限位机构包括等高限位螺丝14,套设在等高限位螺丝14上的弹簧套15,等高限位螺丝14固定在垫板3上,弹簧套15连接下模2,弹簧套15的纵向行程为30mm。垫板3的侧面安装外置机械拉钩16,外置机械拉钩16连接上模1和下模2。该模具开模分为两次,第一次开模为下模相对于垫板打开30mm,第二次开模为上模相对于下模全开,模具开模通过外置机械拉钩驱动。该模具第一次开模30毫米中,铍铜镶件11完成第一步抽芯,同时,分司筒针8和主司筒针9完成第二步抽芯,第一抽芯机构和第二抽芯机构的结构设计主要是便于外盖5上的圆形管6出模顺畅,另外,主司筒针9的中部中空形成走水冷却通道10,铍铜镶件11上设有贯穿的走水冷却通道12,通过走水冷却通道的设计便于对又深又细的圆形管进行冷却,便于产品出模,提高圆形管的成型质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调节盖板外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外盖模腔,下模的底部设有垫板,垫板的四角处设有导向柱,导向柱贯穿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加工的外盖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环形排布的圆形管,相邻圆形管之间形成镂空部,所述下模的底部设有伸入到外盖模腔内的第一抽芯机构和第二抽芯机构,第一抽芯机构的端部与所述镂空部对应,第二抽芯机构的端部与所述圆形管对应;/n所述第二抽芯机构包括多个分司筒针和主司筒针,主司筒针的中部中空形成走水冷却通道,分司筒针和主司筒针的端部与外盖内侧面的圆形管对应;/n所述第二抽芯机构包括铍铜镶件,铍铜镶件的端部与所述圆形管的镂空部对应,铍铜镶件上设有贯穿的通道,该通道为走水冷却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调节盖板外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外盖模腔,下模的底部设有垫板,垫板的四角处设有导向柱,导向柱贯穿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加工的外盖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环形排布的圆形管,相邻圆形管之间形成镂空部,所述下模的底部设有伸入到外盖模腔内的第一抽芯机构和第二抽芯机构,第一抽芯机构的端部与所述镂空部对应,第二抽芯机构的端部与所述圆形管对应;
所述第二抽芯机构包括多个分司筒针和主司筒针,主司筒针的中部中空形成走水冷却通道,分司筒针和主司筒针的端部与外盖内侧面的圆形管对应;
所述第二抽芯机构包括铍铜镶件,铍铜镶件的端部与所述圆形管的镂空部对应,铍铜镶件上设有贯穿的通道,该通道为走水冷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调节盖板外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铍铜镶件上设有插入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青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丰杰有成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