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注塑模具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高效的塑料制品用注塑模具,包括支撑装置、注塑装置和成型板,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顶座和滑柱,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滑柱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和所述顶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第一液压缸;该高效的塑料制品用注塑模具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在底座的内部安装有成型板,成型板与压模板配合后制成所需的塑料成品,成型板中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三弧形板分别在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的作用下向两侧移动与塑料成品分离,顶块在第四液压缸的作用下将塑料成品从下模的内腔中顶出,从而能够快速的取出塑料成品,从而提高注塑模具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塑料制品用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的塑料制品用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现有的注塑模具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够方便的将注塑成型的塑料成品从模具中取出,从而会影响到注塑模具的使用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的塑料制品用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塑料制品用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注塑模具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够方便的将注塑成型的塑料成品从模具中取出,从而会影响到注塑模具的使用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塑料制品用注塑模具,包括支撑装置、注塑装置和成型板,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顶座和滑柱,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滑柱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和所述顶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第一液压缸,所述注塑装置套于所述滑柱的外部,所述注塑装置包括下模、上模和顶板,所述下模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下模的右侧壁插接有导流管,所述下模的内腔左侧壁、右侧壁和底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所述上模通过螺栓固定于顶板的底部,所述上模的底部镶嵌有压模板,所述顶板的顶部通过螺栓与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部,所述成型板位于所述下模内腔顶部,所述成型板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第三弧形板和密封装置,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内部镶嵌有顶块,所述密封装置焊接与所述第三弧形板的右侧壁。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L板、第五液压缸和凸型块,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内部开有凸型槽和导流腔,所述导流腔与所述凸型槽连通,所述凸型块与所述凸型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五液压缸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L板和所述凸型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下模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封板,所述成型板的顶部与所述密封板的底部接触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和所述第三弧形板组成一U形腔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的塑料制品用注塑模具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在底座的内部安装有成型板,成型板与压模板配合后制成所需的塑料成品,成型板由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和第三弧形板组成,第一弧形板和第三弧形板分别在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的作用下向两侧移动与塑料成品分离,顶块在第四液压缸的作用下将塑料成品从下模的内腔中顶出,从而能够快速的取出塑料成品,从而提高注塑模具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模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弧形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装置100,底座110,支撑柱120,顶座130,第一液压缸131,滑柱140,注塑装置200,下模210,导流管211,密封板212,第二液压缸213,第三液压缸214,第四液压缸215,上模220,压模板221,顶板230,成型板300,第一弧形板310,第二弧形板320,顶块321,导流腔322,第三弧形板330,密封装置340,L板341,第五液压缸342,凸型块34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的塑料制品用注塑模具,用于能够快速的取出塑料成品,从而提高注塑模具的使用效率,请参阅图1-3,包括支撑装置100、注塑装置200和成型板300。请再参阅图1,支撑装置100包括底座110、支撑柱120、顶座130和滑柱140,支撑柱120和滑柱14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底座110的顶部和顶座130的底部固定连接,顶座130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第一液压缸131,底座110、支撑柱120、顶座130用于保证顶座200和成型板300注塑塑料时的稳定,第一液压缸131、滑柱140用于控制上模220与下模210分离和重合。请再参阅图1-2,注塑装置200套于滑柱140的外部,注塑装置200包括下模210、上模220和顶板230,下模210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110的顶部,下模210的右侧壁插接有导流管211,下模210的内腔左侧壁、右侧壁和底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液压缸213、第三液压缸214和第四液压缸215,上模220通过螺栓固定于顶板230的底部,上模220的底部镶嵌有压模板221,顶板230的顶部通过螺栓与两个第一液压缸131的底部,下模210和上模220用于制作塑料制品,压模板221与成型板300之间组成一密封的腔室,用于充填注塑的塑料,第二液压缸213和第三液压缸214分别控制第一弧形板310和第三弧形板33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请再参阅图2-3,成型板300位于下模210内腔顶部,成型板300包括第一弧形板310、第二弧形板320、第三弧形板330和密封装置340,第二弧形板320的内部镶嵌有顶块321,密封装置340焊接与第三弧形板330的右侧壁,成型板300用于储存熔融的塑料顶块321在第四液压缸215的作用下用于将成型的塑料制品导出,密封装置340用于堵住添加塑料的入口。请再参阅图3,为了在堵住第二弧形板320内部的凸型槽的同时也堵住导流腔322的进料口,密封装置340包括L板341、第五液压缸342和凸型块343,第二弧形板320的内部开有凸型槽和导流腔322,导流腔322与凸型槽连通,凸型块343与凸型槽配合连接,第五液压缸342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L板341和凸型块343固定连接。请再参阅图2,为了方便的对下模210内部的零件进行安装和维修,下模210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封板212,成型板300的顶部与密封板212的底部接触连接。请再参阅图2,为了消除弧形板连接处的缝隙,第一弧形板310、第二弧形板320和第三弧形板组成一U形腔室。工作原理:控制第一液压缸131的控制器使其增长第一液压缸131的动力臂,第一液压缸131进而向下挤压顶板230使其顶板230沿着滑柱140向下移动,直至上模220的底部与下模210的顶部接触,压模板221与成型板300之间组成一密封的腔室,打开导流管211上的阀门,使熔融状态的塑料通过导流管211经过导流腔322流进腔室中,待填满之后,控制第五液压缸342的控制开关,第五液压缸342带动凸型块343移动对第二弧形板320内部的凸型槽封闭,等待一段时间后,熔融的塑料在腔室中冷却成型,此时控制第一液压缸131的控制开关使其第一液压缸131反向移动,使上模220与下模210分离,再控制第二液压缸213和第三液压缸214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塑料制品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00)、注塑装置(200)和成型板(300),所述支撑装置(100)包括底座(110)、支撑柱(120)、顶座(130)和滑柱(140),所述支撑柱(120)和所述滑柱(14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110)的顶部和所述顶座(13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座(130)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第一液压缸(131),所述注塑装置(200)套于所述滑柱(140)的外部,所述注塑装置(200)包括下模(210)、上模(220)和顶板(230),所述下模(210)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110)的顶部,所述下模(210)的右侧壁插接有导流管(211),所述下模(210)的内腔左侧壁、右侧壁和底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液压缸(213)、第三液压缸(214)和第四液压缸(215),所述上模(220)通过螺栓固定于顶板(230)的底部,所述上模(220)的底部镶嵌有压模板(221),所述顶板(230)的顶部通过螺栓与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131)的底部,所述成型板(300)位于所述下模(210)内腔顶部,所述成型板(300)包括第一弧形板(310)、第二弧形板(320)、第三弧形板(330)和密封装置(340),所述第二弧形板(320)的内部镶嵌有顶块(321),所述密封装置(340)焊接与所述第三弧形板(330)的右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塑料制品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00)、注塑装置(200)和成型板(300),所述支撑装置(100)包括底座(110)、支撑柱(120)、顶座(130)和滑柱(140),所述支撑柱(120)和所述滑柱(14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110)的顶部和所述顶座(13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座(130)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第一液压缸(131),所述注塑装置(200)套于所述滑柱(140)的外部,所述注塑装置(200)包括下模(210)、上模(220)和顶板(230),所述下模(210)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110)的顶部,所述下模(210)的右侧壁插接有导流管(211),所述下模(210)的内腔左侧壁、右侧壁和底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液压缸(213)、第三液压缸(214)和第四液压缸(215),所述上模(220)通过螺栓固定于顶板(230)的底部,所述上模(220)的底部镶嵌有压模板(221),所述顶板(230)的顶部通过螺栓与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131)的底部,所述成型板(300)位于所述下模(210)内腔顶部,所述成型板(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邓平,
申请(专利权)人:尤邓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