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18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模具定位装置,包括模具、定模磁力模板和动模磁力模板,设有定位机构和定位块,模具下端间隔设有定位机构,动模磁力模板下端两侧和定模磁力模板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块,定位机构与定位块相配合将模具与动模磁力模板和定模磁力模板定位,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座、连接板、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和调节螺钉,所述固定座和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第一调节板经调节螺钉穿过固定座与固定座连接,第一调节板的下端面为倾斜面并与第二调节板的上端面相接触,第二调节板的下端面为倾斜面,定位块上端面呈倾斜状并与第二调节板下端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调节方便、定位准确、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模具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称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模具一般通过换模台进入注塑机内,如中国专利CN202439154U,名称为注塑机模具自动更换系统,包括移动式的换模台,换模台与注塑机的模板换模架配合,更换的模具通过换模台安装到模板换模架上,但是注塑机注塑合模过程中,注塑机内动模磁力模板和定模磁力模板挤压模具,必然会带动模具移动,而模具与注塑机内模板换模架接触,模具移动困难,模具前后很不容易移动不同步,影响模具挤压注塑,如果模具与模板换模架滑动连接,则模具下端因为滑块滑轨干涉无法移动,此外,现有技术中,模具从换模台进入注塑机内到合适的注塑位置还需要人工查看,这大大降低了注塑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调节方便、定位准确、省时省力、效率高的模具定位装置。一种模具定位装置,包括模具、定模磁力模板和动模磁力模板,其特征在于:设有定位机构和定位块,所述模具下端间隔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动模磁力模板下端两侧和定模磁力模板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机构与定位块相配合将模具与动模磁力模板和定模磁力模板定位,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座、连接板、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和调节螺钉,所述固定座和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向下开口的开口凹槽,所述开口凹槽两侧的固定座上设有固定螺纹孔,所述开口凹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下端面为倾斜面并与第二调节板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有横向贯穿的调节板螺纹孔,所述调节螺钉穿过固定螺纹孔和调节板螺纹孔与第一调节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上间隔设有两个竖向螺纹槽,所述第二调节板经螺钉穿过竖向螺纹槽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下端面为倾斜面,所述连接板盖在固定座、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上,所述连接板上端和周边经螺钉穿过连接板、固定座与模具固定连接,以利于通过转动调节螺钉,调整第二调节板下端面的倾斜度和第二调节板下端漏出固定座的高度,所述定位块上端面呈倾斜状并与第二调节板下端面相配合,所述定位块下端设有定位块固定板,所述定位块固定板上端与定位块固定连接,定位块固定板侧面与动模磁力模板或定模磁力模板固定连接,以利于第二调节板下端面与定位块上端面相配合,将模具抬起,模具下端与注塑腔内模板换模架不接触,方便动模磁力模板和定模磁力模板挤压模具时带动模具移动,不会干涉。本技术所述模具前端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模具固定连接,所述定模磁力模板或动模磁力模板上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定模磁力模板或动模磁力模板固定连接,所述模具进入注塑机内经限位杆抵在限位板上将模具限位,以利于快速定位模具进入注塑机到位的准确位置。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调节方便、定位准确、省时省力、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模具进入注塑机内到位后,模具与定模磁力模板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一种模具定位装置,包括模具1、定模磁力模板2和动模磁力模板,其特征在于:设有定位机构16和定位块57,所述模具1下端间隔设有定位机构16,所述动模磁力模板下端两侧和定模磁力模板2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块57,所述定位机构16与定位块57相配合将模具1与动模磁力模板和定模磁力模板2定位,所述定位机构16包括固定座20、连接板21、第一调节板22、第二调节板23和调节螺钉24,所述固定座20和连接板21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板22和第二调节板23,所述固定座20上设有向下开口的开口凹槽,所述开口凹槽两侧的固定座20上设有固定螺纹孔25,所述开口凹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调节板22和第二调节板23,所述第一调节板22的下端面为倾斜面并与第二调节板23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第一调节板22上设有横向贯穿的调节板螺纹孔,所述调节螺钉24穿过固定螺纹孔25和调节板螺纹孔与第一调节板2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23上间隔设有两个竖向螺纹槽26,所述第二调节板23经螺钉穿过竖向螺纹槽26与固定座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23的下端面为倾斜面,所述连接板21盖在固定座20、第一调节板22和第二调节板23上,所述连接板21上端和周边经螺钉穿过连接板21、固定座20与模具1固定连接,以利于通过转动调节螺钉,调整第二调节板下端面的倾斜度和第二调节板下端漏出固定座的高度,所述定位块57上端面呈倾斜状并与第二调节板23下端面相配合,所述定位块57下端设有定位块固定板,所述定位块固定板上端与定位块57固定连接,定位块固定板侧面与动模磁力模板或定模磁力模板2固定连接,以利于第二调节板下端面与定位块上端面相配合,将模具抬起,模具下端与注塑腔内模板换模架不接触,方便动模磁力模板和定模磁力模板挤压模具时带动模具移动,不会干涉。本技术所述模具1前端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杆60,所述限位杆60与模具1固定连接,所述定模磁力模板2或动模磁力模板上设有与限位杆60相配合的限位板61,所述限位板61与定模磁力模板2或动模磁力模板固定连接,所述模具1进入注塑机内经限位杆60抵在限位板61上将模具1限位,以利于快速定位模具进入注塑机到位的准确位置。如附图1和附图2,为本技术中的定位机构,附图3为模具进入注塑机内到位后,模具与定模磁力模板的部分剖视图,此时,模具前端的限位杆抵在动模磁力模板或动模磁力模板的限位板上进行限位,同时模具下端的定位机构与定位块配合将模具抬起,此时可进行合模,模具被抬起,不会与注塑机内模板换模架接触,不会造成干涉,使用前,通过调节螺钉调节第一调节板的位置,使得第二调节板下端不会碰到模板换模架,如果模具是以滑动方式进入注塑机,那么可以调整定位机构的安装位置,在调节螺钉,使得第二调节板不会碰到注塑机内滑轨,同时第二调节板下端与定位块接触时可抬起模具,这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调整,但是定位机构的结构不会改变,同时模具也可以是模具承载的结构,只要是进入注塑机内的模具就可以通过在其下端设置定位机构来进行定位,定位机构与定位块相配合,动模磁力模板下端两侧和定模磁力模板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块,这样定位块就有四个,模具下端两侧对应设置四个定位机构,这样通过定位块与第二调节板配合,可以稳稳地抬起模具,在注塑机合模即动模磁力模板和定模磁力模板挤压模具,带动模具移动时,不会造成干涉,同时通过限位杆和限位板配合,可快速定位模具到注塑机内注塑位置,提高注塑机生产效率。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调节方便、定位准确、省时省力、效率高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定位装置,包括模具、定模磁力模板和动模磁力模板,其特征在于:设有定位机构和定位块,所述模具下端间隔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动模磁力模板下端两侧和定模磁力模板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机构与定位块相配合将模具与动模磁力模板和定模磁力模板定位,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座、连接板、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和调节螺钉,所述固定座和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向下开口的开口凹槽,所述开口凹槽两侧的固定座上设有固定螺纹孔,所述开口凹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下端面为倾斜面并与第二调节板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有横向贯穿的调节板螺纹孔,所述调节螺钉穿过固定螺纹孔和调节板螺纹孔与第一调节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上间隔设有两个竖向螺纹槽,所述第二调节板经螺钉穿过竖向螺纹槽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下端面为倾斜面,所述连接板盖在固定座、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上,所述连接板上端和周边经螺钉穿过连接板、固定座与模具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上端面呈倾斜状并与第二调节板下端面相配合,所述定位块下端设有定位块固定板,所述定位块固定板上端与定位块固定连接,定位块固定板侧面与动模磁力模板或定模磁力模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定位装置,包括模具、定模磁力模板和动模磁力模板,其特征在于:设有定位机构和定位块,所述模具下端间隔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动模磁力模板下端两侧和定模磁力模板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机构与定位块相配合将模具与动模磁力模板和定模磁力模板定位,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座、连接板、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和调节螺钉,所述固定座和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向下开口的开口凹槽,所述开口凹槽两侧的固定座上设有固定螺纹孔,所述开口凹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下端面为倾斜面并与第二调节板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有横向贯穿的调节板螺纹孔,所述调节螺钉穿过固定螺纹孔和调节板螺纹孔与第一调节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上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川戴丛林黄朋朋王廷永孙鹏李惠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力磁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