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柱状工件的模内柔性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60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柱状工件的模内柔性定位机构,用于将柱状工件推压至模具的模腔内,包括:导向座,具有与所述模腔同轴的导孔;推杆,插置于所述导孔内,以能与所述导孔同轴地线性滑动;顶杆,能相对所述推杆移动;以及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推杆及所述顶杆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内柔性定位机构使得柱状工件不仅可以被准确地抵压至与所述模腔壁相抵,确保加工成型品质,弹性元件的可收缩的柔性特征还能够消弭顶杆推压形成的冗余误差,避免顶杆刚性地抵压所述推杆所引起的柱状工件及模腔壁损坏。同时,当顶杆反向撤回后,弹性元件恢复变形能带动推杆复位,以便于准备下一次推压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柱状工件的模内柔性定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了汽车连杆生产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柱状工件的模内柔性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在生产汽车拉杆的过程中,需要将柱状的坯料或半成品移入冲压模具的内腔进行加工。为使柱状工件能够准确地被加工成型,需要通过模内定位机构将移入或即将移入模腔的柱状工件推压至与模腔壁抵接。现有的模内定位机构均通过气缸等驱动源直接推压柱状工件,使气缸轴端的推杆与柱状工件之间、柱状工件与模腔壁之间形成刚性碰撞,不仅易使柱状工件和模腔壁发生损坏,柱状工件与模腔壁之间形成的刚性碰撞还亦使柱状工件回弹,产生错位,使加工后的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柱状工件的模内柔性定位机构,其用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柱状工件的模内柔性定位机构,用于将柱状工件推压至模具的模腔内,包括:导向座,具有与所述模腔同轴的导孔;推杆,插置于所述导孔内,以能与所述导孔同轴地线性滑动;顶杆,能相对所述推杆移动;以及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推杆及所述顶杆之间,以在所述顶杆朝向所述推杆移动时,所述顶杆能通过所述弹性元件推移所述推杆,使所述推杆将置于所述模腔入口处的所述柱状工件抵入所述模腔,并在所述柱状工件与所述模腔壁相抵时,所述弹性元件能通过自身形变避免所述顶杆刚性地抵压所述推杆。进一步地,所述推杆朝向所述模腔的一侧具有逐渐缩径的导向部。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进一步地,所述推杆的硬度小于所述柱状工件的硬度。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柱状工件的模内柔性定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顶杆轴接的气缸。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模内柔性定位机构使得柱状工件不仅可以被准确地抵压至与所述模腔壁相抵,确保加工成型品质,弹性元件的可收缩的柔性特征还能够消弭顶杆推压形成的冗余误差,避免顶杆刚性地抵压所述推杆所引起的柱状工件及模腔壁损坏。同时,当顶杆反向撤回后,弹性元件恢复变形能带动推杆复位,以便于准备下一次推压作业。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用于柱状工件的模内柔性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00、模具;200、柱状工件;1、导向座;11、导孔;2、推杆;21、导向部;3、顶杆;4、弹性元件;5、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柱状工件200的模内柔性定位机构,用于将柱状工件200推压至模具100的模腔内,包括:导向座1,具有与所述模腔同轴的导孔11;推杆2,插置于所述导孔11内,以能与所述导孔11同轴地线性滑动;顶杆3,能相对所述推杆2移动;以及弹性元件4,设置于所述推杆2及所述顶杆3之间,以在所述顶杆3朝向所述推杆2移动时,所述顶杆3能通过所述弹性元件4推移所述推杆2,使所述推杆2将置于所述模腔入口处的所述柱状工件200抵入所述模腔,并在所述柱状工件200与所述模腔壁相抵时,所述弹性元件4能通过自身形变避免所述顶杆3刚性地抵压所述推杆2。借由上述结构,当通过与所述顶杆3轴接的气缸5等驱动源推压顶杆3时,柱状工件200不仅可以被准确地抵压至与所述模腔壁相抵,确保加工成型品质,弹性元件4的可收缩的柔性特征还能够消弭顶杆3推压形成的冗余误差,避免顶杆3刚性地抵压所述推杆2所引起的柱状工件200及模腔壁损坏。同时,当顶杆3反向撤回后,弹性元件4恢复变形能带动推杆2复位,以便于准备下一次推压作业。可以理解的是,该弹性元件4未经完全压缩时的长度应使得顶杆3能将推杆2推压至使柱状工件200与模腔壁相抵。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2朝向所述模腔的一侧可以具有逐渐缩径(即直径相交其他部位缩小)的导向部21,导向部21能够在推杆2往复移动时引导推杆2准确地滑动与导孔11内,防止推杆2与导向座1刚性碰撞或刮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4为弹簧。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4还可以为弹性垫等。为进一步防止所述推杆2损伤柱状工件200,所述推杆2的硬度可以小于所述柱状工件200的硬度。本技术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柱状工件的模内柔性定位机构,用于将柱状工件推压至模具的模腔内,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向座,具有与所述模腔同轴的导孔;/n推杆,插置于所述导孔内,以能与所述导孔同轴地线性滑动;/n顶杆,能相对所述推杆移动;以及/n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推杆及所述顶杆之间,以在所述顶杆朝向所述推杆移动时,所述顶杆能通过所述弹性元件推移所述推杆,使所述推杆将置于所述模腔入口处的所述柱状工件抵入所述模腔,并在所述柱状工件与所述模腔壁相抵时,所述弹性元件能通过自身形变避免所述顶杆刚性地抵压所述推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柱状工件的模内柔性定位机构,用于将柱状工件推压至模具的模腔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向座,具有与所述模腔同轴的导孔;
推杆,插置于所述导孔内,以能与所述导孔同轴地线性滑动;
顶杆,能相对所述推杆移动;以及
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推杆及所述顶杆之间,以在所述顶杆朝向所述推杆移动时,所述顶杆能通过所述弹性元件推移所述推杆,使所述推杆将置于所述模腔入口处的所述柱状工件抵入所述模腔,并在所述柱状工件与所述模腔壁相抵时,所述弹性元件能通过自身形变避免所述顶杆刚性地抵压所述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晨晨林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崴骏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