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翅片式热交换器的导流管与散热片的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08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50
本设计是针对一种翅片式热交器的导流管与散热片的装配结构的技术方案。针对小管径尤其是5毫米以下管径的翅片式热交换器,其翅片与导流管的装配中实现翅片间隔的翅片孔口翻边产生翻边裂纹的问题。本设计的特征是:不设置保持散热片间距的孔口翻边,在散热片上设置支撑翅片实现散热片之间的合理间距。散热片孔无翻边裂纹克服了翻边裂纹造成的导热不良与抗震性差的缺陷。支撑翅片的成型高度可控,避免了片距过小带来的灰堵危害。同时支撑翅片起到有效扰流作用改善气流的层流效应,可明显提高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翅片式热交换器的导流管与散热片的装配结构
本设计属于制冷领域翅片式热交换器的导流管与散热片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空调制冷系统的翅片式热交换器使用的导流管采用标准规格外径7-16毫米导流管(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7659.5-1995氟利昂制冷装置用翅片式换热器),图17是传统的翅片式热交换器的导流管与散热片的装配结构,其中1、是散热片,2、是导流管。导流管与散热片的装配结构特点为:多条平行排列的导流管通过设置在散热片上的导流管孔,与多片散热片孔有间隙配合。散热片上的导流管孔周边设置有经过冲压加工的与孔垂直的翻边,由翻边高度控制散热片之间的间距,散热片节距由标准:JB/7659.5-1995氟利昂制冷装置用翅片式换热器,蒸发器及风冷冷凝器结构参数表5规定为1.3-3毫米。组合装配后应用机械胀管加工使导流管涨粗消除导流管孔与散热片之间的间隙,实现管与片之间紧配合,实现良好接触热传导。实验证明当设计的热交换器的导流管外径在5毫米以下并采用多管平行分流代替传统的大直径单管时会有效克服大直径单管内流体的层流效应而显著提高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翅片式热交器的导流管与散热片的装配结构,其特征是:针对5毫米以下导流管的小管径热交换器,在散热片上冲压加工出有间隙配合导流管的孔,在散热片无孔位置均匀分布由散热片经冲压翻出的多个支撑翅片,每个支撑翅片保留一边与散热片保持连接不切断,并以此边为翻转轴线,利用支撑翅片实现散热片的平行间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翅片式热交器的导流管与散热片的装配结构,其特征是:针对5毫米以下导流管的小管径热交换器,在散热片上冲压加工出有间隙配合导流管的孔,在散热片无孔位置均匀分布由散热片经冲压翻出的多个支撑翅片,每个支撑翅片保留一边与散热片保持连接不切断,并以此边为翻转轴线,利用支撑翅片实现散热片的平行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式热交器的导流管与散热片的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支撑翅片的表面与散热片受风方向平行或成不大于正负30度角度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式热交器的导流管与散热片的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支撑翅片的最高点与最低点连线相对翻出平面必须大于90度,保证支撑翅片的最高点支撑在相对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广计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烯泰天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