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载式压缩机用冷却管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59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空气循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载式压缩机用冷却管束,包括托板、压缩机、冷却管道、开闭机构和稳压仓;所述托板的上端与船体固定连接,托板的上端安装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侧壁环绕布置有了冷却管道,其中长管与托板平行并连通曲杆,所述冷却管道的进气口与压缩机连通;所述稳压仓安装在托盘的下端,稳压仓的进气口与冷却管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稳压仓内部的分层机构,使得船舶在行驶过程中,利用流动的海水解决高温气体压缩过程中出现的温度骤降和气流不稳定的问题,而且还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控的气体输出,确保了船载压缩机及其相关设备的卓越性能,提高了船舶的操作效率和可靠性。舶的操作效率和可靠性。舶的操作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载式压缩机用冷却管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空气循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船载式压缩机用冷却管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的船载式压缩机通常采用高效的冷却管束系统,以应对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高温气体压缩的要求。船载式压缩机的特点在于其需要在恶劣的船舶环境中高效运行。这意味着这些压缩机必须具备良好的耐用性和适应性,以应对海水腐蚀、振动和高温等因素的影响。
[0003]船载式压缩机在压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降低温度并维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现代技术通常采用海水冷却系统。这些系统利用船体周围的海水,通过冷却管束将热量散发到海水中,以保持压缩机的温度在可控范围内。
[0004]然而,压缩的气体通常包含不稳定成分,当这些气体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时,气体温度会急剧下降,引发温度骤降。这种情况会导致产出的气体流动不稳定,进而影响到用于空气调节的设备。
[0005]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稳定压缩机气体的稳定性,于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载式压缩机用冷却管束,以解决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压缩机压缩后的气体温度较高,当这些气体与海水进行热交换的时候,气体温度急剧下降,引发温度骤降,会导致产出的气体流动不稳定,进而影响到用于空气调节的设备。
[0007]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船载式压缩机用冷却管束,包括托板、压缩机、冷却管道、开闭机构和稳压仓;所述托板的上端与船体固定连接,托板的上端安装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侧壁环绕布置有了冷却管道,其中长管与托板平行并连通曲杆,所述冷却管道的进气口与压缩机连通;所述稳压仓安装在托盘的下端,稳压仓的进气口与冷却管道连通,稳压仓通过船舶行驶过程中海水的流动对冷却管道内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稳压仓内通过气体和海水因密度交替升降使得高速气体稳定后通过开闭机构离开稳压仓并输出稳定气体。
[0008]所述稳压仓包括分离板、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的容腔为倒锥形结构,从而通过不同水平面的容积大小使得更换后的水体从环形开槽与外界进行更换;通过锥形的结构,海水能够在活动腔内有足够的空间,进而在分离板移动的时候,通过气体密度低于液体的原因,使得分离板下降,推动液体进入活动腔内,进而使得所述能够对气流进行稳定;所述内筒为空心柱体,内筒的内部为缓压腔,所述分离板的下底面与液面贴合且滑动连接在内筒的内部,进而通过海水自身的压强对气流进行稳定;内筒和外筒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分离板根据当前稳压仓内的海水和压缩气体的含量比例滑动连接在内筒的内部。
[0009]其中冷却管道内的气体与海水进行的是第一次冷却,这一次冷却换热效率高,且海水由于船舶在行驶过程中,海水持续流动,使得换热的冷介质持续更换,使得一次冷却始终处于高效率的状态;而二次冷却是在稳压仓内,这一阶段主要目的在于一次冷却的气体进行稳定,同时通过分离板带动的升降海水,使得二次冷却开始作用。
[0010]分离板为隔水金属板,分离板的圆心区域设置有存气区,存气区为竖直向下凹陷的结构,且与冷却管道出气口连通的位置设置有竖直向下的滑口,所述滑口与进气口连通,以便于接收来自冷却管道的高压气体并通过存气区进入内筒;设置有向下的滑口,并且圆心处竖直向下凹陷,主要目的在于以便于冷却管道内的高压气体进入内筒,并且当一次冷却的不稳定气体进入的时候,可以通过滑口快速进入分离板的一侧,随后带动通过密度推动内筒内的海水下降,并且给予持续的压力。
[0011]所述分离板的上表面卡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内筒内部的上端卡接,进而提供分离板滑动后的收回作用力同时将内筒内的气体进行稳定,由于气流的高压状态,会带动分离板下降,同时由于拉伸弹簧的作用,此时是克服弹性力的移动,当气压变小的时候,弹簧会快速恢复,进而使得分离板归位,进而使得所述排气口与气体关闭,提供气体在稳压仓内的稳定性。
[0012]所述内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水管,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为活动腔,所述导水管另一端与活动腔连通,所述活动腔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开槽,并与外界海水连通,从而依靠热胀冷缩的原理以及倒锥形的内筒,在分离板竖直下降的时候使换热介质相对上升并与外界进行更换;从而依靠热胀冷缩将换热介质进行更换;通过环形开槽,实现稳压仓内的海水更替,由于在二次冷却的过程中会持续进行热交换,而热交换后的海水当温度升高的时候由于热胀冷缩,热量含量较高的海水会上升,进而通过分离板带动海水移动通过导水管流出,并从环形开槽排出,进而实现介质的更换。
[0013]所述内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通内筒并水平贯穿活动腔,排气管设置在导水管的一侧且二者位于同一液面,进而导水管能够使得缓压腔内的换热介质相对活动腔内的换热介质变化,排气管相对导水管封闭,且通过开闭机构防止海水进入并在高压气体接触的时候开启;进而扩大与海水的接触面积,同时减少海水进入的可能;排气管设置在导水管的一侧,并通过开闭机构防止海水进入,进而实现海水排出后的气体排出。
[0014]所述开闭机构包括推动塞、活动壳、固定壳和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壳固定连接在排气管内,所述推动塞一端延伸出与排气管内径相同的隔水塞,其中隔水塞设置为与排气管同直径的柱状结构,进而防止海水涌入;其中隔水塞设置为柱状结构,通过与排气管同直径的柱状结构防止海水涌入;所述推动塞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壳;所述压缩弹簧与推动塞同轴心卡接,进而在液面降至开闭机构后,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使压缩弹簧形变以实现开闭;所述固定壳内壁向内筒的圆心方向延伸出柱形的滑动杆(331),所述滑动杆通过推动塞的竖直移动在活动壳表面滑动,进而实现开闭机构对气体的均匀控制;所述活动壳的侧壁设置有滑动凹槽,所述活动壳水平展开后滑动凹槽呈“S”型,“S”型的滑动凹槽两端连通形成闭环,使得滑动杆沿“S”型的闭环形成往返,进而在低压条件下闭合,高压条件下开启,以实现气流稳定。
[0015]所述开闭机构主要实现在在于通过柱状结构的封闭,并且由于分离板在气压的控制下,以及拉伸弹簧的调控,所述分离板在导气管上方的时候,由于气压不够,无法使推动
塞移动,由于柱状结构的封闭,可以很好的将海水进行隔离,进而防止海水进入空气循环系统;当分离板由于气压的推动,排气管暴露在分离板之上的时候,由于压强的推动,所述推动塞被推动,由于“S”型的滑动凹槽,所述滑动杆在滑动凹槽内滑动,并且滑动塞转动,并且由于转动的结构,使得在压强达不到推力的时候,推动塞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会发生回弹,进而保证气流的稳定,并且是一种加压稳定。
[0016]所述排气管的气口设置在推动塞的内侧,且压缩弹簧形变后与外界导通,从而实现高压气体的稳定排出;且压缩弹簧形变后并达到极限位置后与外界导通,所述气口设置为圆形且设置在推动塞的内侧,所述气口水平向远离圆心方向延伸出出气管,从而使得分离板在拉伸弹簧极限位置时能够完全排出水体,进而使得气体二次降温后的稳定排出;推动塞一旦推动,此时位于侧面的排气口会暴露出来,进而稳定低温的气体会进入空气循环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载式压缩机用冷却管束,包括托板(1)、压缩机和冷却管道(2);所述托板(1)的上端与船体固定连接,托板(1)的上端安装有压缩机,压缩机的侧壁布置有了冷却管道(2),其中长管(21)与托板(1)平行并连通曲杆(22),且所述冷却管道(2)的进气口(423)与压缩机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闭机构(3)和稳压仓(4);所述稳压仓(4)安装在托盘的下端,稳压仓(4)的进气口(423)与冷却管道(2)连通,稳压仓(4)通过船舶行驶过程中海水的流动对冷却管道(2)内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稳压仓(4)内通过气体和海水因密度交替升降使得高速气体稳定后通过开闭机构(3)离开稳压仓(4)并输出稳定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载式压缩机用冷却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仓(4)包括分离板(41)、内筒(42)和外筒(43);所述外筒(43)的容腔为倒锥形结构,从而通过不同水平面的容积大小使得更换后的水体从环形开槽(451)与外界进行更换;所述内筒(42)为空心柱体,内筒(42)的内部为缓压腔(424),所述分离板(41)的下底面与液面贴合且滑动连接在内筒(42)的内部,进而通过海水自身的压强对气流进行稳定;内筒(42)和外筒(43)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分离板(41)根据当前稳压仓(4)内的海水和压缩气体的含量比例竖直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载式压缩机用冷却管束,其特征在于:分离板(41)为隔水金属板,分离板(41)的圆心区域为竖直向下凹陷的存气区(412),且与冷却管道(2)出气口(423)连通的位置设置有竖直向下的滑口(411),所述滑口(411)与进气口(423)连通,以便于接收来自冷却管道(2)的高压气体并通过存气区(412)进入内筒(42);所述分离板(41)通过卡接拉伸弹簧(44),进而提供分离板(41)滑动后的收回作用力同时将内筒(42)内的气体进行稳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载式压缩机用冷却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4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水管(421),所述内筒(42)和外筒(43)之间为活动腔(45),所述导水管(421)另一端与活动腔(45)连通,所述活动腔(45)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开槽(451),并与外界海水连通,从而依靠热胀冷缩的原理以及倒锥形的内筒,在分离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衍龙董辉陈威董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烯泰天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