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淋式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884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滴淋式蒸发器,包括筒体、穿设于所述筒体内的进气管及设于所述筒体顶部的第三出气口,所述筒体内设有分配器、均气板及换热管组件,所述分配器设于所述换热管组件上方,所述均气板设于所述分配器上方;在分配器的设置下,使制冷剂液体更均匀的滴落在换热管组件上,增加换热管与制冷剂的接触效果,从而提升换热管组件的换热性能;均气板与分配器相互配合,避免制冷剂液体被气体带出进入到压缩机内,有效的避免了“吸气带液”现象,保证蒸发器使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滴淋式蒸发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滴淋式蒸发器。
技术介绍
滴淋式蒸发器也可以称之为降膜蒸发器,相比于当前主流的满液式蒸发器,其主要优点在于:在不降低换热性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制冷剂充注量来降低冷水机组的成本。其主要缺点在于:比满液式蒸发器更容易发生“吸气带液现象”(即制冷剂液体被压缩机吸入,对于螺杆机组来说,易造成排气温度过低冷冻机油难以回收。对于离心机组来说,易造成叶轮损坏)。为了进一步扩大其优点、避免其缺点,冷水机组行业内各厂商均进行了大力研发,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约克国际公司于2005年申请的名为《降膜蒸发器》的专利(CN101052854A)提出一种降膜蒸发器,分配器由若干个喷头构成,制冷剂通过喷头高速喷射而出,牺牲压降来确保每个喷头喷出的制冷剂的质量流量几乎相同(均匀性),为了避免发生“吸气带液”现象,设置了一个倒“U”型的罩子,将喷头组、绝大部分换热管束包裹住。该专利技术解决了均匀性问题,确保了换热器的性能,但存在两个缺陷:1.基于“吸气带液”是流速集中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滴淋式蒸发器,包括筒体(5)、穿设于所述筒体(5)内的进气管(5)及设于所述筒体(5)顶部的第三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5)内设有分配器(3)、均气板(2)及换热管组件,所述分配器(3)设于所述换热管组件上方,所述均气板(2)设于所述分配器(3)上方;所述分配器(3)包括第一分配盒(31)和第二分配盒(32),所述第一分配盒(31)设于所述第二分配盒(32)顶部,所述第一分配盒(3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311),所述第二分配盒(32)上设有第二进气口(321),所述第一分配盒(31)上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321)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通;制冷剂气液混合物通过进气管进入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淋式蒸发器,包括筒体(5)、穿设于所述筒体(5)内的进气管(5)及设于所述筒体(5)顶部的第三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5)内设有分配器(3)、均气板(2)及换热管组件,所述分配器(3)设于所述换热管组件上方,所述均气板(2)设于所述分配器(3)上方;所述分配器(3)包括第一分配盒(31)和第二分配盒(32),所述第一分配盒(31)设于所述第二分配盒(32)顶部,所述第一分配盒(3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311),所述第二分配盒(32)上设有第二进气口(321),所述第一分配盒(31)上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321)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通;制冷剂气液混合物通过进气管进入第一分配盒,制冷剂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一分配盒的上腔内,在静压力差的作用下,制冷剂通过第一通孔进入下腔内,前述制冷剂气液混合物通过第二进气口均匀进入第二分配盒,接收到来自第二进气口处的制冷剂气液混合物后,在总压的驱动下,制冷剂在腔室内沿着第二隔板的长度方向向前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淋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毅杭炳炳张道斌谢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