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气缸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62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柴油机配件,具体的说是一种耐磨气缸套,自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内层以及隔热层,隔热层内侧设有若干凹坑。隔热层的最上端高于气缸套中活塞运动的上止点,最下端低于活塞运动的下止点。外层和内层之间设有双螺旋冷却水管道:第一冷却水管道和第二冷却水管道。第一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第一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第二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第二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也可以是第一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第一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第二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第二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保证气缸套整体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了气缸套的耐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气缸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柴油机配件,具体的说是一种耐磨气缸套。
技术介绍
气缸套是一个圆筒形零件,置于机体的气缸体孔中,上由气缸盖压紧固定。活塞在其内孔作往复运动,其外有冷却水冷却。但由于冷却水在接近出水口时温度高于靠近进水口部位的温度,因此导致气缸套靠近出水口的一端冷却效果欠佳,进而降低气缸套的耐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气缸套,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保证气缸套整体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了气缸套的耐磨效果。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耐磨气缸套,自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内层以及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侧设有若干凹坑。所述隔热层的最上端高于气缸套中活塞运动的上止点,最下端低于气缸套中活塞运动的下止点。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之间设有双螺旋冷却水管道,即第一冷却水管道和第二冷却水管道。所述第一冷却水管道的第一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其第一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所述第二冷却水管道的第二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其第二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冷却水管道的第一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其第一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所述第二冷却水管道的第二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其第二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水管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水管道皆由所述内层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水管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水管道皆由所述外层的内侧壁向外凹陷形成。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第一凸台,所述隔热层靠近所述第一凸台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凸台上,所述外层远离所述第一凸台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凸台,所述隔热层靠近所述第二凸台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凸台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台的内圈直径、所述第二凸台的内圈直径与所述隔热层的内圈直径皆相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保证气缸套整体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了气缸套的耐磨效果。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能够有效的将隔热层固定住,也方便了气缸套各部件的安装固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一种耐磨气缸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双螺旋冷却水管道设置在外层内侧的示意图;图中:1.外层,11.第二凸台,2.内层,21.第一凸台,3.隔热层,4.第一冷却水管道,41.第一进水口,42.第一出水口,5.第二冷却水管道,51.第二进水口,52.第二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基于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耐磨气缸套,自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1、内层2以及隔热层3,所述隔热层3内侧设有若干凹坑(图中未示出)。所述隔热层3的最上端高于气缸套中活塞运动的上止点,最下端低于气缸套中活塞运动的下止点。图2所示,所述外层1和所述内层2之间设有双螺旋冷却水管道,即第一冷却水管道4和第二冷却水管道5。所述第一冷却水管道4的第一进水口41位于气缸套上端,其第一出水口42位于气缸套下端,所述第二冷却水管道5的第二进水口51位于气缸套下端,其第二出水口52位于气缸套上端;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冷却水管道4的第一进水口41位于气缸套下端,其第一出水口42位于气缸套上端,所述第二冷却水管道5的第二进水口51位于气缸套上端,其第二出水口52位于气缸套下端。所述第一冷却水管道4和所述第二冷却水管道5皆由所述内层2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也可以皆由所述外层1的内侧壁向外凹陷形成。冷却水分别从位于气缸套两端的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进入,分别沿第一冷却水管道4和第二冷却水管道5流过气缸套之后,再分别经第一出水口42和第二出水口52流出。由于冷却水在接近出水口时温度高于靠近进水口部位的温度,将进水口设置在气缸套的两端,能够保证气缸套整体的冷却效果,防止气缸套靠近出水口的一端冷却效果欠佳,进而提高了气缸套的耐磨效果。所述内层2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第一凸台21,所述隔热层3靠近所述第一凸台21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凸台21上,所述外层1远离所述第一凸台21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凸台11,所述隔热层3靠近所述第二凸台11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凸台11上。所述第一凸台21的内圈直径、所述第二凸台11的内圈直径与所述隔热层3的内圈直径皆相等。第一凸台21和第二凸台11能够有效的将隔热层3固定住,也方便了气缸套各部件的安装固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内”、“外”等描述方位的术语皆是基于气缸套中轴线的位置关系,靠近其中轴线的位置为“内”,远离其中轴线的位置为“外”。以上术语仅是为了简化对本技术的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气缸套,自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内层以及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侧设有若干凹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最上端高于气缸套中活塞运动的上止点,最下端低于气缸套中活塞运动的下止点,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之间设有双螺旋冷却水管道,即第一冷却水管道和第二冷却水管道,所述第一冷却水管道的第一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其第一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所述第二冷却水管道的第二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其第二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冷却水管道的第一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其第一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所述第二冷却水管道的第二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其第二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气缸套,自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内层以及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侧设有若干凹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最上端高于气缸套中活塞运动的上止点,最下端低于气缸套中活塞运动的下止点,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之间设有双螺旋冷却水管道,即第一冷却水管道和第二冷却水管道,所述第一冷却水管道的第一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其第一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所述第二冷却水管道的第二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其第二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冷却水管道的第一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其第一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所述第二冷却水管道的第二进水口位于气缸套上端,其第二出水口位于气缸套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久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