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敏型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63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频敏型减震器,包括:活塞杆,其在缸体的内部往复运动并在该活塞杆中具有连接通道;活塞阀,其安装在活塞杆上并具有上下贯穿该活塞阀的多个压缩流动路径和回弹流动路径,并且将缸体分隔为压缩室和回弹室;以及阀总成,其安装在活塞杆上以在回弹行程期间产生随频率变化的阻尼力;其中阀总成包括:壳体,其联接到活塞杆并具有与连接通道连通的导向室;主保持部,其联接到活塞杆并具有形成在该主保持部的上部的、与连接通道连通的主室;第一导向阀,其联接到活塞杆,并且设置在壳体和主保持部之间以将导向室和主室分隔;以及第二导向阀,其联接到活塞杆并设置在导向室上方,并且配置成可以根据导向室的压力变化而弹性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频敏型减震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2019年6月12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19-0069359的韩国专利申请并且要求该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一种频敏型减震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过分别在活塞阀的压缩行程和回弹行程期间控制高频阻尼力和低频阻尼力以既满足乘坐舒适性又满足调整稳定性的频敏型减震器。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装备有阻尼装置以通过在行驶时吸收从路面接收到的冲击或振动来改善乘坐舒适性,并且减震器用作阻尼装置中的一种。减震器通过取决于路面状况的车辆振动而运行。此时,在减震器中产生的阻尼力根据减震器的运行速度而变化,即当运行速度快或慢时变化。因为可以根据如何控制在减震器中产生的阻尼力特性来控制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调整稳定性,所以在设计车辆时调整减震器的阻尼力特性非常重要。这种减震器通常设置有:缸体,其填充有工作流体(油);活塞杆,其连接到车身以往复运动;以及活塞阀,其联接到活塞杆的底部以在缸体内部滑动并控制工作流体的流动。由于活塞阀被设计为通过使用单个流动路径而在高速、中速和低速下具有恒定阻尼特性,因此当尝试通过降低低速阻尼力来改善乘坐舒适性时,可能会影响中速阻尼力和高速阻尼力。另外,传统的减震器具有阻尼力根据活塞的速度变化来改变而不管频率或行程的结构。如上所述,由于仅根据活塞的速度变化而改变的阻尼力在各种路面状况下产生相同的阻尼力,因此难以既满足乘坐舒适性又满足调整稳定性。因此,由于阻尼力可根据各种路面状况,即频率和行程而变化,因此有必要持续研究并开发既可以满足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又可以满足调整稳定性的减震器的阀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将阀总成与活塞阀一起安装以产生根据频率和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阻尼力来改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调整稳定性的频敏型减震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防止阻尼力在低频区域下的回弹行程期间减小来防止调整稳定性能劣化的频敏型减震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减小在高频区域下的回弹行程期间的阻尼力来改善乘坐舒适性的频敏型减震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一体地制造阀总成和辅助活塞杆来提高组装和生产率的频敏型减震器。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并且部分地根据描述而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获知。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频敏型减震器包括:活塞杆,其在缸体的内部往复运动并在该活塞杆中具有连接通道;活塞阀,其安装在活塞杆上并具有上下贯穿该活塞阀的多个压缩流动路径和回弹流动路径,并且将缸体分隔为压缩室和回弹室;以及阀总成,其安装在活塞杆上以在回弹行程期间产生随频率变化的阻尼力。其中阀总成包括:壳体,其联接到活塞杆并具有与连接通道连通的导向室;主保持部,其联接到活塞杆并具有形成在该主保持部的上部的、与连接通道连通的主室;第一导向阀,其联接到活塞杆并设置在壳体和主保持部之间以将导向室和主室分隔;以及第二导向阀,其联接到活塞杆并设置在导向室上方,并且配置成可以根据导向室的压力变化而弹性变形。此外,第一导向阀可被配置成由于主室和导向室之间的压力差而可弹性变形。此外,第一导向阀包括:主体部分,其下表面与主保持部的上部紧密接触;以及阀部分,其沿主体部分的外边缘部分突出以与壳体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并且可以根据由流入主室的工作流体的流入量引起的压力差而弹性变形。此外,主保持部包括第一底座部分,其沿主保持部的内边缘以规则的间隔突出;以及第二底座部分,其沿主保持部的外边缘突出。此外,主保持部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在第一底座部分之间以与连接通道连通的主流动路径。此外,频敏型减震器可以进一步包括入口盘,该入口盘插设在壳体与第一导向阀之间,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将连接通道和导向室连通的缝隙。此外,频敏型减震器可以进一步包括导向盘,该导向盘联接到活塞杆,并且设置在第二导向阀上方并设置成可弹性变形。此外,导向盘可以包括:盘-S,其配置成与第二导向阀的上部紧密接触以调整从导向室流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量;以及辅助盘,其配置成与盘-S的上部紧密接触以弹性地支撑盘-S和第二导向阀。此外,第二导向阀在径向上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槽,并且盘-S在其外边缘处可以具有与槽连通的至少一个孔。此外,频敏型减震器可以进一步包括插设在第一导向阀和主保持部之间的至少一个盘。此外,第一导向阀可以在低频行程期间与主保持部的上部接触,并且可以在高频行程期间与主保持部的上部间隔开。此外,壳体包括:分隔壁,其将导向室划分为下导向室和上导向室;以及至少一个连通孔,其竖直地穿透该分隔壁。此外,活塞杆包括:主活塞杆,在主活塞杆上安装活塞阀,主活塞杆设置在活塞杆的上侧;以及辅助活塞杆,在辅助活塞杆上安装阀总成,该辅助活塞杆联接到主活塞杆的下侧。此外,连接通道包括:主连接通道,其形成在主活塞杆内部;以及辅助连接通道,其形成在辅助活塞杆内部以将主连接通道和阀总成连通。此外,主保持部包括:第一底座部分,其沿主保持部的内边缘以规则的间隔突出;以及第二底座部分,其沿主保持部的外边缘突出。此外,主保持部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在第一底座部分之间以与辅助连接通道连通的主流动路径。此外,频敏型减震器可以进一步包括入口盘,其插设在壳体与第一导向阀之间,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将辅助连接通道和导向室连通的缝隙。此外,壳体包括:分隔壁,其将导向室划分为下导向室和上导向室;以及至少一个连通孔,其竖直地穿透该分隔壁。此外,辅助活塞杆包括:主体部分,其向下延伸以与阀总成一起安装;以及凸缘部分,其在主体部分的上端部径向地延伸。此外,辅助活塞杆可以进一步包括插入部分,其以凹陷形状形成在凸缘部分上,并且具有与主活塞杆的外圆周表面相对应的内圆周表面。从以上显而易见,通过将阀总成与活塞阀一起安装以产生根据频率和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阻尼力,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频敏型减震器可以即满足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又满足调整稳定性。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频敏型减震器可以通过防止阻尼力在低频区域下的回弹行程期间减小来防止调整稳定性的性能劣化。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频敏型减震器可以通过减小在高频区域下的回弹行程期间的阻尼力来改善乘坐舒适性。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频敏型减震器可以通过一体地制造阀总成和辅助活塞杆来提高组装和生产率。附图说明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并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频敏型减震器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设置在频敏型减震器中的阀总成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频敏型减震器的阀总成在低频回弹行程期间的运行状态的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频敏型减震器的阀总成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频敏型减震器,包括:/n活塞杆,其在缸体的内部往复运动并在所述活塞杆中具有连接通道;/n活塞阀,其安装在所述活塞杆上并具有上下贯穿所述活塞阀的多个压缩流动路径和回弹流动路径,并且将所述缸体分隔为压缩室和回弹室;以及/n阀总成,其安装在所述活塞杆上以在回弹行程期间产生随频率变化的阻尼力;/n其中,所述阀总成包括:/n壳体,其联接到所述活塞杆并具有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的导向室;/n主保持部,其联接到所述活塞杆并具有形成在所述主保持部的上部的、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的主室;/n第一导向阀,其联接到所述活塞杆,并且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主保持部之间以将所述导向室和所述主室分隔;以及/n第二导向阀,其联接到所述活塞杆并设置在所述导向室上方,并且配置成根据所述导向室的压力变化而弹性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2 KR 10-2019-00693591.一种频敏型减震器,包括:
活塞杆,其在缸体的内部往复运动并在所述活塞杆中具有连接通道;
活塞阀,其安装在所述活塞杆上并具有上下贯穿所述活塞阀的多个压缩流动路径和回弹流动路径,并且将所述缸体分隔为压缩室和回弹室;以及
阀总成,其安装在所述活塞杆上以在回弹行程期间产生随频率变化的阻尼力;
其中,所述阀总成包括:
壳体,其联接到所述活塞杆并具有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的导向室;
主保持部,其联接到所述活塞杆并具有形成在所述主保持部的上部的、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的主室;
第一导向阀,其联接到所述活塞杆,并且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主保持部之间以将所述导向室和所述主室分隔;以及
第二导向阀,其联接到所述活塞杆并设置在所述导向室上方,并且配置成根据所述导向室的压力变化而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敏型减震器,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阀被配置成由于所述主室和所述导向室之间的压力差而弹性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敏型减震器,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阀包括:
主体部分,其下表面与所述主保持部的上部紧密接触;以及
阀部分,其沿所述主体部分的外边缘部分突出以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并且根据由流入所述主室的工作流体的流入量引起的压力差而弹性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敏型减震器,
其中,所述主保持部包括:
第一底座部分,其沿所述主保持部的内边缘以规则的间隔突出;以及
第二底座部分,其沿所述主保持部的外边缘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频敏型减震器,
其中,所述主保持部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底座部分之间以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的主流动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敏型减震器,进一步包括入口盘,所述入口盘插设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导向阀之间,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将所述连接通道和所述导向室连通的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敏型减震器,进一步包括导向盘,所述导向盘联接到所述活塞杆,并且设置在第二导向阀上方并设置成弹性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频敏型减震器,
其中,所述导向盘包括:
盘-S,其配置成与所述第二导向阀的上部紧密接触以调整从所述导向室流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量;以及
辅助盘,其配置成与所述盘-S的上部紧密接触以弹性地支撑所述盘-S和所述第二导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频敏型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奎道姜栋元金南昊朴贤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万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