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12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包括贮油筒,所述贮油筒的内腔设置有油液通道,所述贮油筒的内腔设置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弹垫,所述框体远离回弹垫的一端贯穿贮油筒并延伸至贮油筒的外部,所述框体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当活塞杆受到冲击发生晃动时,活塞杆受到的冲击力会带动连接杆和支撑杆向下运动,连接杆和支撑杆的运动分别压缩第三弹簧和第一弹簧,活塞杆带动上工作缸和下工作缸向下运动,下工作缸向下压缩第一弹簧带动框体向下运动,压缩油液通道内的油液,利用油液进行减振,综上所述,解决了减振器减振效果太过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
本技术涉及减振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
技术介绍
减振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振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振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振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在关于悬挂系统的改装过程中,硬的减振器要与硬的弹簧相搭配,而弹簧的硬度又与车重息息相关,因此较重的车一般采用较硬的减振器,与引震曲轴相接的装置,用来抗衡曲轴的扭转震动,即曲轴受汽缸点火的冲击力而扭动的现象。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减振器,汽车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行驶时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力,而现有的减震器在使用时,只是通过较为单一的方式进行减震,减振效果太过单一,还会容易使零件损坏,这样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继而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保障不了消费者的安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解决了现有减振器减振方式太过单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包括贮油筒,所述贮油筒的内腔设置有油液通道,所述贮油筒的内腔设置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弹垫,所述框体远离回弹垫的一端贯穿贮油筒并延伸至贮油筒的外部,所述框体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框体的内腔设置有下工作缸,所述下工作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下工作缸的一端焊接有上工作缸,所述下工作缸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震胶块,所述缓震胶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缓震胶块的一端依次贯穿上工作缸和框体并延伸至框体的外部,所述活塞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焊接有第三弹簧,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焊接有第四弹簧,所述活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优选的,所述框体两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优选的,所述缓冲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球,所述弹性球的数量设置为六个。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上工作缸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贮油筒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远离贮油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阀。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底部均焊接有凹块,所述凹块远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框体和下工作缸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贮油筒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1、本技术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当活塞杆受到冲击发生晃动时,活塞杆受到的冲击力会带动连接杆和支撑杆向下运动,连接杆和支撑杆的运动分别压缩第三弹簧和第一弹簧,活塞杆带动上工作缸和下工作缸向下运动,下工作缸向下压缩第一弹簧带动框体向下运动,压缩油液通道内的油液,利用油液进行减振,综上所述,解决了现有的减震器在使用时,只是通过较为单一的方式进行减震,减振效果太过单一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缓冲块,使框体向下运动时得到缓冲,减少了框体与贮油筒之间的摩擦力,有效的延长了框体与贮油筒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了弹性球,减少了缓冲块与贮油筒的摩擦力,增大了缓冲力;通过设置了滑块,提高了活塞杆在移动时的稳定性,防止活塞杆在移动时晃动;通过设置了调节阀,方便使用者调节贮油筒内的油压,方便对油压进行控制;通过设置了凹块,能够固定第一弹簧,使第一弹簧受到压力使更加稳定;通过设置了密封装置,防止油液流出,增加了贮油筒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贮油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下工作缸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1、贮油筒;2、油液通道;3、框体;4、第一弹簧;5、下工作缸;6、上工作缸;7、立杆;8、第二弹簧;9、活塞杆;10、缓震胶块;11、连接杆;12、支撑杆;13、第三弹簧;14、第四弹簧;15、连接环;16、回弹垫;17、缓冲块;18、弹性球;19、滑块;20、滑槽;21、调节杆;22、调节阀;23、凹块;24、密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贮油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下工作缸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一种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包括贮油筒1,所述贮油筒1的内腔设置有油液通道2,所述贮油筒1的内腔设置有框体3,所述框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弹垫16,所述框体3远离回弹垫16的一端贯穿贮油筒1并延伸至贮油筒1的外部,所述框体3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弹簧4,所述框体3的内腔设置有下工作缸5,所述下工作缸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7,所述立杆7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远离下工作缸5的一端焊接有上工作缸6,所述下工作缸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震胶块10,所述缓震胶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远离缓震胶块10的一端依次贯穿上工作缸6和框体3并延伸至框体3的外部,所述活塞杆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底部焊接有第三弹簧13,所述连接杆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底部焊接有第四弹簧14,所述活塞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5。所述框体3两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块17,所述缓冲块1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通过设置了缓冲块17,使框体3向下运动时得到缓冲,减少了框体3与贮油筒1之间的摩擦力,有效的延长了框体3与贮油筒1的使用寿命。所述缓冲块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球18,所述弹性球18的数量设置为六个,通过设置了弹性球18,减少了缓冲块17与贮油筒1的摩擦力,增大了缓冲力。所述活塞杆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9,所述上工作缸6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19相适配的滑槽20,所述滑块19与滑槽20滑动连接,通过设置了滑块19,提高了活塞杆9在移动时的稳定性,防止活塞杆9在移动时晃动。所述贮油筒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杆21,所述调节杆21远离贮油筒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阀22,通过设置了调节阀22,方便使用者调节贮油筒1内的油压,方便对油压进行控制。所述第一弹簧4的顶部与底部均焊接有凹块23,所述凹块23远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框体3和下工作缸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了凹块23,能够固定第一弹簧4,使第一弹簧4受到压力使更加稳定。所述贮油筒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装置24,所述密封装置2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通过设置了密封装置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包括贮油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油筒(1)的内腔设置有油液通道(2),所述贮油筒(1)的内腔设置有框体(3),所述框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弹垫(16),所述框体(3)远离回弹垫(16)的一端贯穿贮油筒(1)并延伸至贮油筒(1)的外部,所述框体(3)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弹簧(4),所述框体(3)的内腔设置有下工作缸(5),所述下工作缸(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7),所述立杆(7)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远离下工作缸(5)的一端焊接有上工作缸(6),所述下工作缸(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震胶块(10),所述缓震胶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远离缓震胶块(10)的一端依次贯穿上工作缸(6)和框体(3)并延伸至框体(3)的外部,所述活塞杆(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底部焊接有第三弹簧(13),所述连接杆(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底部焊接有第四弹簧(14),所述活塞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包括贮油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油筒(1)的内腔设置有油液通道(2),所述贮油筒(1)的内腔设置有框体(3),所述框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弹垫(16),所述框体(3)远离回弹垫(16)的一端贯穿贮油筒(1)并延伸至贮油筒(1)的外部,所述框体(3)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弹簧(4),所述框体(3)的内腔设置有下工作缸(5),所述下工作缸(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7),所述立杆(7)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远离下工作缸(5)的一端焊接有上工作缸(6),所述下工作缸(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震胶块(10),所述缓震胶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远离缓震胶块(10)的一端依次贯穿上工作缸(6)和框体(3)并延伸至框体(3)的外部,所述活塞杆(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底部焊接有第三弹簧(13),所述连接杆(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底部焊接有第四弹簧(14),所述活塞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式阻尼可调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睿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