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脂肪干细胞提取旁分泌因子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脂肪干细胞提取旁分泌因子的方法,属于细胞生物学
技术介绍
旁分泌(paracrine)指某种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和靶细胞非同一细胞,但二者相邻近;该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即为旁分泌效应。旁分泌的信号分子包括生长因子、淋巴因子等。目前研究发现多种组织来源的干细胞都可分泌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即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具有普遍性。间充质干细胞已用于治疗十余种难治性疾病的治疗研究,除了用来促进恢复造血,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提高白血病和难治性贫血等以外,还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肝硬化、骨和肌肉衰退性疾病、脑和脊髓神经损伤、老年痴呆及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研究,已经取得的部分临床试验结果令人鼓舞。间充质干细胞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主要通过以下机制:1、旁分泌作用(分泌细胞营养因子、细胞生长因子、抗凋亡因子等)。2、代替或修复死亡或受损的细胞。3、细胞直接接触,调控细胞的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效应在其发挥治疗效果中起主要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脂肪干细胞提取旁分泌因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采集的脂肪样本,用生理盐水洗涤1~3次;向洗涤后的脂肪组织中加入适量脂肪细胞消化液进行消化;消化后,离心,重悬细胞沉淀,用无血清培养基原代培养;传代培养;扩大培养;用旁分泌因子提取液提取,纯化,得旁分泌因子;/n所述旁分泌因子提取液,是由PBS缓冲液、L-谷氨酰胺、D-葡萄糖和L-抗坏血酸组成的,其中,L-谷氨酰胺、D-葡萄糖和L-抗坏血酸的浓度分别为:1~3mmol/L,10~20μmol/L,10~100μmol/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脂肪干细胞提取旁分泌因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采集的脂肪样本,用生理盐水洗涤1~3次;向洗涤后的脂肪组织中加入适量脂肪细胞消化液进行消化;消化后,离心,重悬细胞沉淀,用无血清培养基原代培养;传代培养;扩大培养;用旁分泌因子提取液提取,纯化,得旁分泌因子;
所述旁分泌因子提取液,是由PBS缓冲液、L-谷氨酰胺、D-葡萄糖和L-抗坏血酸组成的,其中,L-谷氨酰胺、D-葡萄糖和L-抗坏血酸的浓度分别为:1~3mmol/L,10~20μmol/L,10~100μmo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脂肪干细胞提取旁分泌因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细胞消化液,是由DMEM/F12培养基和Ⅰ型胶原酶组成的,Ⅰ型胶原酶的浓度为0.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脂肪干细胞提取旁分泌因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旁分泌因子提取液中,L-谷氨酰胺、D-葡萄糖和L-抗坏血酸的浓度分别为:2mmol/L,15μmol/L,50μ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从脂肪干细胞提取旁分泌因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代培养的具体方式如下:
(1)取采集的脂肪标本,离心;
(2)离心后,吸掉上层油脂,将中层脂肪组织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等体积加入生理盐水,离心;
(3)重复步骤(2)两次,得脂肪组织;
(4)向脂肪组织中加入等体积的脂肪细胞消化液,混匀,放入37℃摇床,100转/min消化1.0h;
(5)消化后,离心;弃掉上层脂肪,细胞沉淀用DMEM/F12培养基重悬,用40um滤网过滤细胞,离心;弃上清,沉淀用DMEM/F12培养基重悬,计数,离心;弃上清,沉淀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重悬,置于培养瓶中铺瓶培养;当细胞生长密度达到80%时,进行脂肪干细胞传代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从脂肪干细胞提取旁分泌因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代培养的具体方式如下:
(1)取出培养瓶,吸弃旧培养基,于非细胞培养面加入适量生理盐水,轻轻摇晃使其覆盖整个瓶底,吸弃细胞洗涤液,重复洗涤一次;
(2)向培养瓶中适量胰酶或胰酶溶液,37℃消化1min,当细胞明显回缩后,加入终止液终止消化;用100μm细胞筛网收集细胞,加入适量生理盐水,轻柔吹打后离心;弃上清,沉淀用适量生理盐水重悬,离心;弃上清,沉淀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重悬铺瓶,保证接种细胞密度在8×104/ml以上,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从脂肪干细胞提取旁分泌因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安文强,董白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银丰鼎诚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