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车头的拖挂车,包括车头和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上设置有悬挂轴,所述车厢上设置有供悬挂轴插接的悬挂孔,所述车厢底部设置有顶起机构,所述车头上设置有牵引装置;所述顶起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车厢底壁上的顶起杆,所述顶起杆远离车厢一端转动连接有顶起轮,所述车厢上设有带动顶起杆转动的顶起驱动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固定滑动连接在车头上的勾杆,所述车厢上设有供勾杆勾持的拖挂杆,所述车头上设置有带动勾杆移动的滑动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同时移动车头和车厢来完成更换车头,从而达到快速更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车头的拖挂车
本技术涉及拖挂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车头的拖挂车。
技术介绍
现有如图1所示,拖挂车包括车头1和车厢2,车头1上设置有悬挂轴3,车厢2上设置有供悬挂轴3插接的悬挂孔4。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缺陷是:更换车头时需要将车厢上的液压千斤顶启动顶起车厢,然后开动车头人工观察车头上的挂轴是否对准车厢上的悬挂孔,若对准之后缓慢关闭液压千斤顶,然后使得挂轴插入悬挂孔中,完成更换车头,这种方法的车厢不能移动使得在对准调节过程只能调整车头位置,使得更换车头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车头的拖挂车其优点是便于快速更换车头。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更换车头的拖挂车,包括车头和车厢;所述车头上设置有悬挂轴,所述车厢上设置有供悬挂轴插接的悬挂孔,所述车厢底部设置有顶起机构,所述车头上设置有牵引装置;所述顶起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车厢底壁上的顶起杆,所述顶起杆远离车厢一端转动连接有顶起轮,所述车厢上设有带动顶起杆转动的顶起驱动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固定滑动连接在车头上的勾杆,所述车厢上设有供勾杆勾持的拖挂杆,所述车头上设置有带动勾杆移动的滑动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顶起驱动装置带动顶起杆转动下移,使得顶起轮接触地面,使得车厢整体被抬起,然后再经过车头上的滑动驱动装置带动勾杆勾住拖挂杆吗,然后带动勾杆向车头移动,然后使得车厢整体向车头移动,在滑动驱动装置的牵引下使得车厢上的悬挂孔对准,然后收缩顶起杆,使得车厢整体下移,进而使得悬挂轴插入悬挂孔中,从而达到安装车头的效果;当需要更换车头时只需要通过顶起驱动装置使得顶起杆向下转动,从而使得车厢整体被抬起,从而使得悬挂轴从悬挂孔中脱离,即可完成车头的脱离,以达到快速更换车头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起机构设置有三个,所述顶起机构在车厢底部呈三角形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起机构呈三角形设置,保证了车厢整体的稳定性,同时便于车厢在移动过程中的转向,以便于跟随牵引装置移动,进而达到快速更换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拖挂杆固定在远离悬挂孔的两个顶起杆之间,所述顶起驱动装置设置在顶起杆靠近悬挂孔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完成悬挂之后,只需要通过顶起驱动装置带动顶起杆向转动孔转动,进而直接带动拖挂杆从勾杆中脱离出来,然后通过滑动驱动装置回退勾杆即可,从而达到快速完成安装车头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勾杆水平设置有两个,所述拖挂杆沿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M型,所述勾杆的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和两个勾杆之间的最短距离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勾杆在勾持在拖挂杆上时,在M型的导向作作用下,使得两个勾杆均勾持在拖挂杆的两个波峰处,校正车厢的角度,从而使得车厢跟随勾杆进行水平移动,以便于挂镀孔和悬挂轴之间的校准,从而达到快速更换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厢底壁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设置有卡合齿,所述车头上设有供卡合齿卡合的卡合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车厢在下移过后,车厢的卡合齿卡合在车头的卡合槽中,整加了车厢在前进和后退过程中与车头连接的紧密性,从而整加车厢的制动性,同时不影响车厢的转向。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车头底壁上竖直向下的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伸缩端连接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固定有水平液压伸缩缸,所述勾杆固定在水平液压伸缩缸的伸缩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压千斤顶带动承载台向下移动,然后通过水平液压伸缩缸带动勾杆向拖挂杆方向移动,然后通过液压千斤顶上移使得勾杆勾持在拖挂杆上后,回退至承载台处,从而带动车厢移动,进而达到快速安装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头底壁上设有供承载台放置的容纳槽,所述液压千斤顶固定在容纳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勾杆和承载台在牵引完毕之后回退至容纳槽内,从而防止在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不平到撞击到牵引装置,从而保证了牵引装置牵引的准确性和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头上设置有水平修正轨,所述修正轨沿远离车头方向的宽度逐渐变大,所述车厢上设有竖直向下的修正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修正块经过修正轨的导向作用,从而对车厢和车头之间的位置进行微调对准,以便于快速安装更换调度车头。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顶起机构和牵引装置配合,达到快速更换车头的效果;2.容纳槽的设置,对牵引装置起到保护作用,保证了牵引的准确性,进而保证了更换过程的精准性和快速性,同时保证了牵引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牵引装置的机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车头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头;2、车厢;3、悬挂轴;4、悬挂孔;5、顶起机构;6、顶起杆;7、顶起轮;8、顶起驱动装置;9、拖挂杆;10、容纳槽;11、牵引装置;12、滑动驱动装置;13、勾杆;14、液压千斤顶;15、承载台;16、水平液压伸缩缸;17、卡合齿;18、卡合槽;19、修正轨;20、修正块;21、避让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2和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于更换车头的拖挂车,包括车头1和车厢2。车头1上顶壁上固定有悬挂轴3,车厢2侧壁上固定有供悬挂轴3插接的悬挂孔4。参照图2和图4,车厢2的底壁上固定有沿底壁等腰三角形设置的三个顶起机构5。顶起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在车厢2底壁上的顶起杆6,顶起杆6远离车厢2一端转动连接有顶起轮7,车厢2的底壁上设置有带动顶起杆6转动的顶起驱动装置8,顶起驱动装置8为转动连接车厢2底壁上的液压伸缩缸,液压伸缩缸的伸缩杆转动连接在顶起杆6上。远离悬挂孔4方向的两个顶起机构5的顶起驱动装置8位于定位杆靠近悬挂孔4一侧,顶起杆6之间固定有M型拖挂杆9。参照图3和图4,车头1底部设置有容纳槽10,容纳槽10内设置有牵引装置11。牵引装置11包括固定在容纳槽10内的滑动驱动装置12和固定在滑动驱动装置12工作端的两个J型勾杆13,两个勾杆13水平且平行设置的,两个勾杆13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拖挂杆9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相同。滑动驱动装置12包括固定在容纳槽10底壁上竖直向下的液压千斤顶14,液压千斤顶14的伸缩端固定有承载台15,承载台15上设置有平行的水平液压伸缩缸16,两个勾杆13分别固定在两个水平液压伸缩缸16的工作端。通过液压千斤顶14带动承载台15向下移动,然后通过水平液压伸缩缸16带动勾杆13向拖挂杆9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车头的拖挂车,包括车头(1)和车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1)上设置有悬挂轴(3),所述车厢(2)上设置有供悬挂轴(3)插接的悬挂孔(4),所述车厢(2)底部设置有顶起机构(5),所述车头(1)上设置有牵引装置(11);/n所述顶起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在车厢(2)底壁上的顶起杆(6),所述顶起杆(6)远离车厢(2)一端转动连接有顶起轮(7),所述车厢(2)上设有带动顶起杆(6)转动的顶起驱动装置(8);/n所述牵引装置(11)包括固定滑动连接在车头(1)上的勾杆(13),所述车厢(2)上设有供勾杆(13)勾持的拖挂杆(9),所述车头(1)上设置有带动勾杆(13)移动的滑动驱动装置(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车头的拖挂车,包括车头(1)和车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1)上设置有悬挂轴(3),所述车厢(2)上设置有供悬挂轴(3)插接的悬挂孔(4),所述车厢(2)底部设置有顶起机构(5),所述车头(1)上设置有牵引装置(11);
所述顶起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在车厢(2)底壁上的顶起杆(6),所述顶起杆(6)远离车厢(2)一端转动连接有顶起轮(7),所述车厢(2)上设有带动顶起杆(6)转动的顶起驱动装置(8);
所述牵引装置(11)包括固定滑动连接在车头(1)上的勾杆(13),所述车厢(2)上设有供勾杆(13)勾持的拖挂杆(9),所述车头(1)上设置有带动勾杆(13)移动的滑动驱动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车头的拖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机构(5)设置有三个,所述顶起机构(5)在车厢(2)底部呈三角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车头的拖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挂杆(9)固定在远离悬挂孔的两个顶起杆(6)之间,所述顶起驱动装置(8)设置在顶起杆(6)靠近悬挂孔(4)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车头的拖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红,赫永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赫氏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