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载物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051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载物流系统,其技术方案是,车载物流监测单元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块以及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第一图像采集模块与物流监控中心连接且用于实时采集装卸货过程中的视频信息,第二图像采集模块与物流监控中心连接且用于实时采集装卸货后车厢内的视频信息;物流监控中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有车载移动终端。在包裹运输的过程中,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和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的设置,能够观察包裹在运输过程中的状态,对包裹进行实时监控,便于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对包裹进行掉包的概率,进一步加强物流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载物流系统
本技术涉及物流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载物流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生产及其组织方式、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物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化和对电子商务的重视下,电子商务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而物流以低成本和快捷送达等优势,将更加深刻的影响到国计民生的众多领域。但是,目前物流运送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陷:在物流包裹运送过程中,可能存在包裹损毁或调包等情况,使实际签收的物品与邮寄时的物品不一样,但由于运送路线长,周转次数多等原因,不能明确造成损失的具体责任方。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客户心理增长了不安全因素,以及可能造成实际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载物流系统,其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加强物流管理。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载物流系统,包括运输车辆、设置在运输车辆车厢内的车载物流监测单元以及物流监控中心;所述车载物流监测单元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块以及第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与物流监控中心连接且用于实时采集装卸货过程中的视频信息,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与物流监控中心连接且用于实时采集装卸货后车厢内的视频信息;所述物流监控中心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有车载移动终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包裹运输的过程中,第二图像采集模块实时检测车厢内的视频信息并发送至物流监控中心,使得物流监控中心能够实时监测运输车辆车厢内包裹的状态;第一图像采集模块能够实时采集装卸货时厢门处的视频信息,为物流监控中心提供装卸货过程的监控数据,从而能够便于观察包裹在运输过程中的状态,便于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对包裹进行掉包的概率,进一步加强物流管理。且物流监控中心将第二图像采集模块实时检测的车厢内的视频信息发送至对应运输车辆的车载移动终端处,便于对应的运输车辆驾驶人员观察车厢内包裹的状态,当发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处理,加强包裹运输的安全性,便于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对包裹造成损坏或掉包的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载物流监测单元还包括设置在车厢内的厢门开关模块,所述厢门开关模块与物流监控中心连接且用于检测厢门的开关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厢门开关模块检测到厢门处于打开的状态,物流监控中心控制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开始工作,采集运输车辆厢门处的装卸货的视频信息,为物流监控中心提供装卸货过程的监控数据;当厢门开闭时,第一图像采集模块不工作,能够有效节省电能损耗。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厢门开关模块包括设置在车厢内且靠近厢门位置的光照强度传感器,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与物流监控中心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厢门处于打开状态时,车厢内的光照强度较高;当厢门处于关闭的状态时,车厢内的光照强度较低,采用光照强度传感器的设置,便于观察检测厢门的开关状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厢门开关模块包括红外对射传感器,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的发射端与接收端分别设置在厢门的内壁上以及运输车辆靠近厢门的一端,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的接收端与物流监控中心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厢门关闭时,红外对射传感器的接收端与发射端红外对射;当厢门打开后,红外对射发生阻断,红外对射传感器的接收端向物流监控中心发送信号,物流监控中心控制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开始工作,进一步便于观察厢门的开关状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载物流监测单元还包括二维码扫描模块,所述二维码扫描模块与物流监控中心连接,所述二维码扫描模块用于采集物流包裹上的二维码信息,所述物流监控中心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有客户移动终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包裹在装车时,二维码扫描模块对包裹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获取包裹的二维码信息并发送至物流监控中心,物流监控中心能够获取该运输车辆上的包裹所对应的收件人信息,物流监控中心根据收件人信息将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信息发送至对应的客户移动终端,便于客户观察包裹在运输时的状态,进一步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对包裹造成损坏或掉包的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载物流监测单元还包括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与物流监控中心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GPS定位模块用于实时检测运输车辆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物流监控中心,物流监控中心根据收件人信息将运输车辆的位置发送至对应的客户移动终端,便于客户实时查询包裹运输途中的当前具体位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运输车辆车厢内设置有车厢环境检测单元,所述车厢环境检测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物流监控中心连接;所述物流监控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报警器,所述第一报警器与物流监控中心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车厢内的温度和湿度信息并发送至物流监控中心,当车厢内的温度或湿度高于设定值时,第一报警器进行报警,便于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处理,进一步降低包裹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的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运输车辆上设置有第二报警器,所述第二报警器与物流监控中心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厢内的温度或湿度高于设定值时,物流监控中心控制第二报警器进行报警,便于提醒该运输车辆上的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处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厢环境检测单元还包括设置在车厢内的烟雾浓度传感器,所述烟雾浓度传感器与物流监控中心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雾浓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车厢内的烟雾浓度并发送至物流监控中心,便于物流监控中心观察车厢内的烟雾浓度,物流监控中心并将烟雾浓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发送至车载移动终端上,便于对应运输车辆的工作人员技术进行处理。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第二图像采集模块、物流监控中心以及车载移动终端的设置,对运输过程中的包裹进行实时监控,便于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对包裹进行掉包的概率,进一步加强运输管理;2.通过厢门开关模块的设置,厢门打开时,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开始工作;厢门关闭后,第一图像采集模块不工作,能够有效节省电能损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示出的运输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示出的物流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示出的厢门开关模块的结构框图。图中,1、运输车辆;2、车载物流监测单元;3、物流监控中心;4、车载移动终端;5、客户移动终端;6、第一图像采集模块;7、第二图像采集模块;8、第一无线通信模块;9、厢门开关模块;91、光照强度传感器;10、二维码扫描模块;11、GPS定位模块;12、车厢环境检测单元;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载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车辆(1)、设置在运输车辆(1)车厢内的车载物流监测单元(2)以及物流监控中心(3);/n所述车载物流监测单元(2)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块(6)以及第二图像采集模块(7),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6)与物流监控中心(3)连接且用于实时采集装卸货过程中的视频信息,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7)与物流监控中心(3)连接且用于实时采集装卸货后车厢内的视频信息;/n所述物流监控中心(3)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8)连接有车载移动终端(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载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车辆(1)、设置在运输车辆(1)车厢内的车载物流监测单元(2)以及物流监控中心(3);
所述车载物流监测单元(2)包括第一图像采集模块(6)以及第二图像采集模块(7),所述第一图像采集模块(6)与物流监控中心(3)连接且用于实时采集装卸货过程中的视频信息,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7)与物流监控中心(3)连接且用于实时采集装卸货后车厢内的视频信息;
所述物流监控中心(3)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8)连接有车载移动终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载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物流监测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车厢内的厢门开关模块(9),所述厢门开关模块(9)与物流监控中心(3)连接且用于检测厢门的开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载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厢门开关模块(9)包括设置在车厢内且靠近厢门位置的光照强度传感器(91),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91)与物流监控中心(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载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厢门开关模块(9)包括红外对射传感器(17),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17)的发射端与接收端分别设置在厢门的内壁上以及运输车辆(1)靠近厢门的一端,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17)的接收端与物流监控中心(3)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成猛彭红赫忠于闫小凡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赫氏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