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骑行跟随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701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骑行跟随行李箱,包括箱体、装设于箱体内的控制机构、与控制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及与控制机构连接的跟随机构;所述跟随机构包括装设于箱体且与控制机构连接的第一感应器及与第一感应器连接的第二感应器。具体的,所述第二感应器采用定位器、定位手环或手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箱体上设置第一感应器,将第二感应器放置于用户身上,当用户移动时,会带动第二感应器移动,第一感应器感应到第二感应器的移动方向后,向控制机构发送移动指令,控制机构根据移动指令驱动所述驱动机构带动行李箱向第二感应器方向移动,从而达到跟随的效果;用户可以骑坐在行李箱上,通过手机或遥控便可控制行李箱的运动状态,简单便捷,便于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骑行跟随行李箱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行李箱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骑行跟随行李箱。
技术介绍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或拉杆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通常行李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等。用户通过拉杆拖动或推动该行李箱长时间移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容易导致用户身体疲惫,影响用户使用时的心情。同时,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市场上常规的行李箱在使用时需要人工拉拽或搬运,有时在人杂人多的地方容易丢失,因此,研制出一种能够自动跟随,让原本辛苦的旅途减少一份负担,并同时不用担心行李丢失的智能行李箱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骑行跟随行李箱。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骑行跟随行李箱,包括箱体、装设于箱体内的控制机构、与控制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及与控制机构连接的跟随机构;所述跟随机构包括装设于箱体且与控制机构连接的第一感应器及与第一感应器连接的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放置于用户身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前轮组及用于驱动前轮组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箱体远离前轮组一端还设有后轮组。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设有敞口的左箱及与所述左箱敞口一侧缘枢接以旋转盖合于所述左箱的敞口处的右箱;所述左箱和右箱的相背侧均设有踏板组件。进一步地,所述踏板组件包括与箱体连接的踏板及用于驱动所述踏板伸缩的踏板动力件;所述箱体设有供所述踏板伸出的踏板通孔。r>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还设有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的测距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前轮组包括两个独立设置的前轮,每个前轮独立连接前轮动力件。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部还设有与控制机构连接的电源模组及与所述电源模组连接的充放电接口。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设置于箱体表面且可收合的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外侧以遮盖所述控制面板的盖板。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指纹锁和与控制机构连接的控制开关。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设有踏板容置槽,所述踏板组件包括一端枢接于所述踏板容置槽一端的踏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箱体上设置第一感应器,并将第二感应器放置于用户身上,当用户移动时,会带动第二感应器移动,第一感应器感应到第二感应器的移动方向后,向控制机构发送移动指令,控制机构根据移动指令驱动所述驱动机构带动行李箱向第二感应器方向移动,从而达到跟随的效果;同时,用户可以骑坐在行李箱上,通过手机或遥控便可控制行李箱的运动状态,简单便捷,便于用户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骑行跟随行李箱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智能骑行跟随行李箱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智能骑行跟随行李箱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骑行跟随行李箱10,包括箱体1、装设于箱体1内的控制机构81、与控制机构81连接的驱动机构83及与控制机构81连接的跟随机构82;所述跟随机构82包括装设于箱体1且与控制机构81连接的第一感应器131及与第一感应器131连接的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放置于用户身上。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箱体1上设置第一感应器131,并将第二感应器放置于用户身上,当用户移动时,会带动第二感应器移动,第一感应器131感应到第二感应器的移动方向后,向控制机构81发送移动指令,控制机构81根据移动指令驱动所述驱动机构83带动行李箱10向第二感应器方向移动,从而达到跟随的效果;同时,用户可以骑坐在行李箱10上,通过手机或遥控便可控制行李箱10的运动状态,简单便捷,便于用户使用。具体地,所述第一感应器131和第二感应器均可以采用红外线感应器、超声波传感器或蓝牙传感器,通过红外线定位、蓝牙定位或超声波定位,能够有效的确定两者之间的位置方向和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感器可以为定位手环、遥控或者手机。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83包括前轮组21及用于驱动前轮组21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箱体1远离前轮组21一端还设有后轮组22。所述前轮组21包括两个独立设置的前轮,每个前轮独立连接前轮动力件;所述前轮动力件采用轮毂电机。所述后轮组22采用万向轮。本实施例中,由于两个前轮由独立的前轮动力件单独控制,每个前轮动力件可以单独连接一个控制芯片,通过单独的单独控制芯片控制不同前轮动力件的速率,从而控制行李箱10的左转、右转、前进或后退,简单便捷。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包括设有敞口的左箱及与所述左箱敞口一侧缘枢接以旋转盖合于所述左箱的敞口处的右箱;所述左箱和右箱的相背侧均设有踏板组件。可选的,所述踏板组件包括与箱体1连接的踏板5及用于驱动所述踏板5伸缩的踏板动力件;所述箱体1设有供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骑行跟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装设于箱体内的控制机构、与控制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及与控制机构连接的跟随机构;所述跟随机构包括装设于箱体且与控制机构连接的第一感应器及与第一感应器连接的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放置于用户身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前轮组及用于驱动前轮组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箱体远离前轮组一端还设有后轮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骑行跟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装设于箱体内的控制机构、与控制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及与控制机构连接的跟随机构;所述跟随机构包括装设于箱体且与控制机构连接的第一感应器及与第一感应器连接的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放置于用户身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前轮组及用于驱动前轮组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箱体远离前轮组一端还设有后轮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骑行跟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设有敞口的左箱及与所述左箱敞口一侧缘枢接以旋转盖合于所述左箱的敞口处的右箱;所述左箱和右箱的相背侧均设有踏板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骑行跟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包括与箱体连接的踏板及用于驱动所述踏板伸缩的踏板动力件;所述箱体设有供所述踏板伸出的踏板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骑行跟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庆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途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