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拖挂钩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物流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30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拖挂钩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物流车,所述自动拖挂钩装置包括:挂钩部件,设置于第一物流台车上的第一连接处;拖钩连接部件,设置于第二物流台车上、且与第一连接处相对的第二连接处;辅助凸台,放置于第一物流台车与第二物流台车之间;当第一物流台车与第二物流台车处于连接状态时,使第一物流台车触碰所述辅助凸台,辅助凸台推动挂钩部件旋转,以分离挂钩部件与拖钩连接部件;当第一物流台车离开辅助凸台,挂钩部件在重力作用下旋转下落,以使挂钩部件与所述拖钩连接部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物流台车运作柔性化,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安全风险;该机构可实现物流台车一拖多及自动化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拖挂钩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物流车
本技术属于物流机械
,涉及一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拖挂钩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物流车。
技术介绍
物流台车是一种用于储存、装卸、搬运和陈列货物并起到展示商品及促销作用的简易工具,广泛应用于仓储和物流行业并且在工业企业还可用于工序之间的成品或半成品的周转。目前物流台车的拖挂钩主要是依靠人工操作,无法进行自动连接分离。因此,限制了物流台车自动化的实施。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自动拖挂钩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物流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依靠人工操作拖挂钩,拖挂钩无法进行自动连接分离等缺陷,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拖挂钩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物流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依靠人工操作拖挂钩,拖挂钩无法进行自动连接分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拖挂钩装置,应用于物流车,所述物流车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物流台车和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物流台车搭配使用的第二物流台车,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通过所述自动拖挂钩装置连接;所述自动拖挂钩装置包括:挂钩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上的第一连接处;拖钩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处相对的第二连接处;辅助凸台,放置于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之间;当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处于连接状态时,使所述第一物流台车触碰所述辅助凸台,所述辅助凸台推动所述挂钩部件旋转,以分离所述挂钩部件与所述拖钩连接部件;当所述第一物流台车离开所述辅助凸台,所述挂钩部件在重力作用下旋转下落,以使所述挂钩部件与所述拖钩连接部件相连接。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挂钩部件包括:挂钩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处;两个轴承座,对称设置于所述挂钩连接板上,其上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挂钩安装座,其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安装孔的轴承;挂钩翻爪,设置于所述挂钩安装座的另一端;推杆,纵向垂直地设置于所述挂钩安装座一端的中央区域。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挂钩部件还包括:调节安装座,水平垂直地设置于所述挂钩连接板;在所述挂钩部件与所述拖钩连接部件处于相连接的状态时,所述调节安装座平行于所述挂钩安装座。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安装座包括:支撑板,水平垂直于所述挂钩连接板;所述支撑板的非安装端开设有具有内螺纹的通孔;调节件,穿过所述通孔、且具有与所述通孔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其中,通过所述调节件与所述通孔的内螺纹相咬合,来调节所述挂钩安装座的纵向高度。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挂钩翻爪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其上安装有用于将所述挂钩翻爪固定于挂钩安装座顶端的螺母。所述螺母具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挂钩翻爪的底端呈弯钩状。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拖钩连接部件包括:水平连接板,其上设置有用以限位的拖钩限位孔;固定板,其用于将所述拖钩连接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处;倾斜板,其与所述水平连接板倾斜式连接;所述水平连接板、所述固定板及所述倾斜板一体成型。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凸台呈正梯形状;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与所述辅助凸台的触碰端为所述辅助凸台的底部。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物流车,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物流台车、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物流台车搭配使用的第二物流台车;及自动拖挂钩装置;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通过所述自动拖挂钩装置连接。如上所述,本技术的自动拖挂钩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物流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所述自动拖挂钩装置运作过程中无需工人手动操作,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由于手动操作安全风险;第二,所述自动拖挂钩装置应用于物流台车,有别于有源动力,实施成本低;第三,所述自动拖挂钩装置应用于物流台车,或与AGV等自动化设备结合,可实现物流台车一拖多及自动化的可能,提高物流台车运作柔性化。附图说明图1A显示为本技术的物流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显示为本技术的挂钩部件于一实施例中的正视图。图3A显示为本技术的拖钩连接部件于一实施例中的正视图。图3B显示为本技术的钩连接部件于一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图。元件标号说明1物流车11第一物流台车12第二物流台车111第一连接处121第二连接处2自动拖挂钩装置21挂钩部件22拖钩连接部件23辅助凸台211挂钩连接板212两个轴承座213挂钩安装座214挂钩翻爪215推杆216调节安装座217螺母2161支撑板2162调节件221水平连接板222固定板223倾斜板2211拖钩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拖挂钩装置,应用于物流车,所述物流车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物流台车和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物流台车搭配使用的第二物流台车,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通过所述自动拖挂钩装置连接;所述自动拖挂钩装置包括:挂钩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上的第一连接处;拖钩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处相对的第二连接处;辅助凸台,放置于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之间;当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处理连接状态时,使所述第一物流台车触碰所述辅助凸台,所述辅助凸台推动所述挂钩部件旋转下落,以分离所述挂钩部件与所述拖钩连接部件;当所述第一物流台车离开所述辅助凸台,所述挂钩部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拖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物流车,所述物流车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物流台车和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物流台车搭配使用的第二物流台车,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通过所述自动拖挂钩装置连接;所述自动拖挂钩装置包括:/n挂钩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上的第一连接处;/n拖钩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处相对的第二连接处;/n辅助凸台,放置于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之间;/n当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处于连接状态时,使所述第一物流台车触碰所述辅助凸台,所述辅助凸台推动所述挂钩部件旋转,以分离所述挂钩部件与所述拖钩连接部件;/n当所述第一物流台车离开所述辅助凸台,所述挂钩部件在重力作用下旋转下落,以使所述挂钩部件与所述拖钩连接部件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拖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物流车,所述物流车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物流台车和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物流台车搭配使用的第二物流台车,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通过所述自动拖挂钩装置连接;所述自动拖挂钩装置包括:
挂钩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上的第一连接处;
拖钩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处相对的第二连接处;
辅助凸台,放置于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之间;
当所述第一物流台车与所述第二物流台车处于连接状态时,使所述第一物流台车触碰所述辅助凸台,所述辅助凸台推动所述挂钩部件旋转,以分离所述挂钩部件与所述拖钩连接部件;
当所述第一物流台车离开所述辅助凸台,所述挂钩部件在重力作用下旋转下落,以使所述挂钩部件与所述拖钩连接部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拖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部件包括:
挂钩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处;
两个轴承座,对称设置于所述挂钩连接板上,其上分别开设有安装孔;
挂钩安装座,其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安装孔的轴承;
挂钩翻爪,设置于所述挂钩安装座的另一端;
推杆,纵向垂直地设置于所述挂钩安装座一端的中央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拖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部件还包括
调节安装座,水平垂直地设置于所述挂钩连接板;
在所述挂钩部件与所述拖钩连接部件处于相连接的状态时,所述调节安装座平行于所述挂钩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开华
申请(专利权)人: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